蒂勒曼和凯泽解读贝多芬交响曲·一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第21号]
Novich 于 2013.03.11 15:47:28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特约 | 平均/总评分:09.80/98
  • 数码多编者按:2011年Unitel发行了德国著名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实况影碟。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影碟包括蒂勒曼和德国资深乐评人、作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的对话,针对贝多芬的每部交响曲,展开长达五十分钟的分析和探讨;两位嘉宾的分析全都针对音乐和诠释,并牵涉到了乐队训练和音乐史观念,对大家全面深入了解贝多芬交响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来自上海的著名古典音乐节目制作人Novich花费大量精力,根据Unitel提供的对话文本进行了校改修订、整理出其中精华部分,为广大乐迷奉上《蒂勒曼和凯泽解读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并授权数码多登载,在此表示感谢。

  • 以下K为乐评人凯泽,T为指挥家蒂勒曼,括号中文字为Novich所加脚注:

    K:交响曲可说是最具规模和力度的器乐形式。巴洛克时代已告终结,自1750年至1770年间的古典早期也已结束。约瑟夫·海顿和年轻的莫扎特发展和振兴了交响曲形式。海顿创作了一百多首交响曲,莫扎特则写了五十余部。有些写得很精致,属在社交场合演奏的作品,有些规模很大,带有自我表白性质。

    相比写了104首或50首和只写9首的作曲家,例如马勒或贝多芬,在创作要求上肯定截然不同。从音乐的逻辑性上说,贝多芬可被看作海顿的门徒,但他在规模上极大地扩张,且在处理作品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虽说作品光靠听,证据尚不充分,但我们必须说,从一开始,贝多芬就清楚该如何着手。他起先写了三首钢琴三重奏曲,编为作品第1号,接着写作品第2号中的一组钢琴奏鸣曲,大致创作于1795年、1796年和1797年。形式上,这些音乐绝对写得自信、精湛、敏锐,天才之作,至今仍被经常演奏。其中一部分曲子还题献给海顿,堪称绝妙的音乐。

    但贝多芬明白,弦乐四重奏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在弦乐四重奏领域中,海顿和莫扎特,特别是后者的一套《海顿四重奏》,堪称超凡的范本。结果,贝多芬几乎一直拖到1800年,才完成了作品第18号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使四重奏形式更上一层楼。当时人们从未听过类似作品,它们从乐思质量、音乐逻辑和层次上,都是新意十足。

    贝多芬创作交响曲的情形与之相仿。大约在1799年前后,他写了《第一交响曲》作品第21号,首演于1801年。简而言之:当《第一交响曲》问世时,贝多芬正当而立之年。它同样有着全新的创意,不仅有着超高水准,而且采取的特殊手法,使得人们在聆听贝多芬作品时,总感觉有股强大的戏剧推动力,意向强烈。它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们总想去探个究竟。莫扎特和海顿虽说也写了一流的音乐,但其中却没有类似东西。贝多芬音乐的新颖之处就是一种紧迫感,可以说是一种伪装的戏剧,他的作品潜藏有非凡的逻辑性。这就是贝多芬的起步!

    亲爱的蒂勒曼先生,在大指挥家的音乐生涯中,若能在一段较短时间内,指挥并录制贝多芬的全套交响曲,绝对是他指挥生涯的重头大戏。今天我们要谈的是《第一交响曲》。当您接触它时,感受如何?是否会觉得它比较简易,不同于其他,或者说问题较少?要不然竟然如斯特拉汶斯基所说,它和《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一样棘手?

    T:我得说,这首交响曲和其余八首一样困难。我们在一个短时期内集中演出九首交响曲,花了不少时间来讨论演奏顺序。当然,得由《第一交响曲》打头。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排练的情形很有趣:我们先排练了《第一交响曲》,然后是《第二》,我们的首场演出就将如此安排。有意思的是,大家一致察觉到,《第一交响曲》就像披了一件海顿式的长袍,而且与其它交响曲相比,要演好它可一点不轻松。您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第一交响曲》总带给我特殊的乐趣。我指挥《第一交响曲》的感觉和我指挥《指环》没什么两样[蒂勒曼此处意思是在指挥第一时,把它当成一部巨型作品的开篇,犹如《指环》系列,故有下面的表述]。当你要指挥一首超长曲目,比方说《指环》,可说是所有作品中最漫长的,当然,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也不短。每当我走上指挥台之前我习惯快速地想象一下作品的结尾。于是,我琢磨了一下《第九交响曲》那积极正面、多少有些歇斯底里的结尾,正好和《第一交响曲》形成呼应。从某方面看,它们之间差异很大,但其实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极端,于是我就试着用这个思路来指挥它。

    我感觉整部《第一交响曲》像一首大型序曲,一首分为四部分的序曲,《第二交响曲》也可以这么考虑。序曲的功能是寻找并确立某种表现方式,并将在发展中进行检验。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能在《第一交响曲》中感受到喷薄而出的青春气质,无忧无虑,但也不全是毫无牵挂的。《C大调第一交响曲》的引子向来被人津津乐道

    K:您觉得它的开头非常新奇吗?

    T:不能这么说,也可以说是典型的贝多芬手法。他说:“看,我要开始喽。”大家便以为要从C大调开始。可是它偏偏不从C大调开始,而是跑到属调上。这个玩笑太露骨了。您不觉得吗?贝多芬像是向我们吐了吐舌头,然后说:“别紧张,我们很快会回到正轨。”缓慢的引子渐渐展开,此处展开的和声感觉极佳。的确,很别致,但我并不认为它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K:一部交响曲多由四个乐章组成,很多都带有一个缓慢的引子,然后进入第一乐章的快板,堪称一部交响曲中最重要的乐章。快板中将展开多个主题,让作曲家在此大显身手。《第一交响曲》从附点主题G-B-C音[So-Si-Do]开始,在主题的微型结构中,还包含了一个音阶。

    T:就是从细微的旋律“分子”中,贝多芬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建构。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谜题,需要去反复聆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题素材压根毫不起眼,可他却从中变幻出多少东西!

    K:在创作交响曲时,贝多芬处理细节时,常有惊人的构思:主部主题直到发展部结尾才再次现身,当发展部结束,再现部进入时,长笛在高八度上吹出主题,其后还加上了五度,这部分棒极了!主题起先仅是寥寥几个音符,一个原始细胞,猛然成长为一个八度和五度。这正是所谓地道德意志式的,对我来说这不是个骂人词[可见德国人反省到什么程度,想想如果“中华精神”在我们这里成为禁忌用语的话……]贝多芬,瓦格纳,勃拉姆斯及其他艺术家的德意志特质正在于这种“成形诞生”[werden]方式。贝多芬以简单主题起步,猛然间它们都具备了自己的命运。“养成小说”这个概念同样来自独特的德意志现象[Entwicklungsroman或名“教育小说”,以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为代表]。或许这正是德国人的不幸,我们总在“成形”,从不定型固化下来。

    T:没错。

    K:但在音乐上,这点却无比神奇。

    T:是的,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令我们惊讶,这种“成形中,但却不定型”,其中就蕴含着惊奇。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的目标,但他却达到了惊奇效果。从弱音突然转到极强,是贝多芬的惯用手法,或者中断极强随即转为弱音。当音乐中出现纯真风味的曲调或趋向时,他就喜欢用突强[Sforzati],把音乐弄得很粗粝。只要突强音来了,而你不照着演奏,贝多芬就会发火。他超越了单纯优美的界限,其音乐感觉像是戏剧对白——天哪!他开了一个玩笑,谁也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K:他常这样干。

    T:正是在这点上,第一和第九都是一样的:处理乐队的方式,极其喜欢粗暴的突强音,这些从《第一交响曲》开始,就明明白白地存在了。哪怕在这个阶段,他还未充分施展蛮劲、狂暴和雷霆之钧。每一首交响曲都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它们又大相迳庭。

    K:《第一交响曲》中的欢庆流露出一位天才青年的感受。

    T:对。

    K:您自己也曾说过,这种欢庆[der Jubel],用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要带有崇敬之情,它到了《第九交响曲》结尾,变得歇斯底里。倘若没把这点明白表现出来,就是指挥的失误。

    T:我们可以说,在那时,已有很多东西在年轻贝多芬心中酝酿。但随着他的生命历程,有些东西变得温和,有些却更趋极端。年岁渐长,可贝多芬身上一点都看不出任何温和,他谈不上任何老年宽容,他就压根没有。

    K:但他有岁月带来的智慧。

    T:除了智慧之外,还有放松。

    K:第二乐章多为慢板,行板或柔板,经常是交响曲的核心所在。作曲家必须在第二乐章表明,他的内心感觉和敏锐情感。有些东西我特别想问您:您是否意识到,当您指挥《第一交响曲》行板中的反复慢乐段时,重复主题不但更慢,而且还更轻柔。

    T:当然啦!我是刻意为之。

    K:您从不直截了当表达诗意,而是让它逐步“成形”[又是所谓典型的“德意志”方式]。

    T:且不论对速度的选择,通常认为,人们喜欢鲜明的节奏。但对音乐家而言,再没有比鲜明节奏更糟的。虽说在某些节奏感很强的段落中,你必须做得很鲜明。比方说,它有一个大的节奏框架。

    K:就像在《第七交响曲》终曲里,节奏就得鲜明。

    T:没错,有时该这样处理。可换种情形就不行,就像此处,曾让我反复思考,后来还是乐手们启发了我。改变力度的想法来自于这点:当你演奏两次反复段落,就必须想想,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只是因为贝多芬遵从了反复的惯例,他这样写了,我们就得这样做?坦白说:这理由不够充分。我的目的想要听众在听了一遍后想:“让我再仔仔细细凝神听一次。”您会发现:倘若你先抑后扬,开始演奏得很轻,第二遍加强,就会全无效果。而且很无聊。

    K:无聊又乏味。

    T:所以我对自己说,让我们第一遍保持轻柔,令听众凝神欣赏,先有一个印象。而第二遍反复时,好比有人说: 让我们最后品一口妙不可言的59年Pétrus佳酿吧[柏图斯庄园出产的红酒,1959年出产的一批红酒尤为传奇,地位尊贵],尤其要悠长地品尝出其中所有的芬芳。只要你不逾越大的节奏框架,这么做就十分合情合理。就像你向听众指点说:请再仔细看看,凝神再听一次吧!如何做到这点呢?就是让反复段更缓更轻。当我和维也纳爱乐这样等级的乐团合作时,排练时常会有这种情况,让我会想:何不就照着他们的方式去做呢?我不记得他们是否一开始就演奏得很轻柔。总之让我无话可说。

  • K:伯恩斯坦曾说,这也是他身为指挥最惊讶的事情。他事先对作品有了清晰概念,也有把握可以指挥得很优美。但当他和纽约爱乐演出同样一部作品,结果却和在费城的演出大相径庭。

    T:这是很自然的。在维也纳,情况是这样:像维也纳爱乐的特例,乐手随着世代更迭,一代中不少人并不常演奏某首曲目。但你会感觉仿佛……有故世乐手的幽灵还在今日的爱乐乐团圈中游荡。

    K:交响乐团组织本身具有精神灵性,乐团中老少乐手共事交替,老乐手凋零过世或离开乐团。但一些无法界定的东西延续下来。说到卡拉扬和柏林爱乐,我曾有一次奇特的经验——有一次中场休息,卡拉扬把各声部首席找来,有点粗鲁地说:“没人跟着我的拍子走,虽然出来得很整齐,但总是太晚。”他说的是舒曼《第四交响曲》,卡拉扬命令说:“你们必须跟着我的拍子出来!”乐手们听他训斥,只是耸耸肩。中场休息过后,卡拉扬开始指挥这首结尾曲目,又一次,乐团再次进入迟了,但很一致。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对上拍子。这个惯例可以回溯到富特文格勒执掌柏林爱乐时代[记得吗,当年富特就是以起拍不准而著称]。虽然老团员早已不在,但传统依然延续。

    T:维也纳爱乐的拍子比较准,这是相对而言的,但也不是一味的精确。这就前面说的鲜明节奏同理。当然,前提是节奏和都要正确。但如果一切都精确无误的话,音乐的氛围会不够。而指挥台上的你,就是制造氛围的人。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充分明白这个道理。这点极富意味,指挥时当然不能含混不清,但又不能面面俱到。你自然希望你和乐手能很好理解这点,一个眼神,一个点头或一个姿势,就能激发氛围。但要这样做,你必须和乐团有高度默契才行。我在《第一交响曲》中是怎样做的呢?在一些段落里,你可以稍稍改变速度。指挥如何来做到这点?动作生硬或是拍手打节奏都没有用。其实,我是去找那个度,看看乐手对我手势的柔和程度如何反应。如果听起来太柔和,那我就必须从头开始,换个方式再来。

    对指挥存在普遍的误解:其实指挥是在学校里教不出来的,因为每支乐团有着不同的反应特点。有些乐团很棒,他们很想而且也需要指挥有发挥,或者要么你可以完全放手。而有些乐团面对这些会手足无措,因为他们根本无法领会。歌德曾有言:“感受不到的,就得不到。”但有些事情你可以感受到,却无法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可一旦你硬把它描述出来,它就不是原来那个东西了,它失去了很多,其中的圣洁之物就失落了[蒂勒曼说得比较啰嗦,不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么]。我们必须要记住这点。这不是和我们品尝极品红酒一个道理么[又露出酒徒本色!]

    K:您之前已经提到过柏图斯红酒……

    T:Latour也可以啊[又是一款极品佳酿,拉图城堡从十四世纪出产高品质红酒],有那么多上佳的牌子可以选啊[陶醉状]。

    我不知道您的感受如何,例如您刚评点了第一乐章中的某个段落,我的反应是:“啊哈,不错。”目的达到。可反过来,我说:“这个地方,我花了不少心血在里面。”可您说:“是吗,我压根没听出来。”我真的会很心酸!

    K:当然。您说的这个争议倒提醒我了,在您看来,第二慢乐章行板,贝多芬似乎是过于传统保守了。对吗?

    T:是的。

    K:更古怪的是,贝多芬把第三乐章冠以“小步舞曲”,可我觉得它更像一首谐谑曲[贝多芬对交响曲体裁的一个历史功绩是将海顿和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改造为更具力度的“谐谑曲”,这在《第一交响曲》即可清楚看到,但贝多芬依然保守地称之为“小步舞曲”,凯泽所说“古怪”即指此点]。

    T:是啊,这点我也弄不明白,更何况还有它的节拍器标记[贝多芬后来在1817年补上节拍器速度为每小节108!]

    K:快得发疯!

    T:正是!我认为这首小步舞曲,我们姑且就之称谐谑曲,可以说是纵情奔放,青春无敌,澎湃狂暴,但演奏起来,问题并不大。

    K:主题其实就是一个音阶,只不过有几个反复音而已。在历史上,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可以说是古老的巴洛克组曲在交响曲体裁中的延续[凯泽的意思是:小步舞曲乃早先形态遗留下来的“阑尾”,最后是贝多芬动手术把它割掉了。]巴洛克的乐队组曲是交响曲的前身,它由一系列舞曲组成,调性一致,小步舞曲属于早期舞曲形式。贝多芬刚开始,也写小步舞曲,可很快就觉得不满足。他有个创举,把小步舞曲扔掉,换成谐谑曲。谐谑曲一般速度更快,曲风更激昂热烈。

    这首小步舞曲和中间的三声中部[trio]的对比很有意思:您听过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录音吗?在三声中部时,卡拉扬把小提琴声部的音量压低到几乎听不出的极弱程度,让木管声部占据主导。卡拉扬没准是这么想的:“这段其实是印象乐派的先声。”他指挥小提琴以极端弱音演奏,上方是清晰、明亮的木管声部的演奏。听起来,像贝多芬预见了德彪西!

    K:这段其实可称为小型的木管交响协奏曲,几乎可以让木管从头主导到尾。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其中颇多玩笑意味,开篇乐章的意外,慢乐章迷失了[der langsame Satz der fehlt 此处有点费解]以及过快的小步舞曲……

    K:他在向听众夸耀,我可以比前人做得更好!当他写作品18号的六首四重奏时说:“我要让别人看看,我可以超过海顿和莫扎特!”他写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时也是这个心态。

    T:他不会去迎合人们对他的期望,我很欣赏他这一点,他本意不想折磨听众,不想对他们施加严格的考验。我们演绎者必须理解这点,这很重要。贝多芬并没有越界,演奏者也得如此。最后乐章你可以有所变化,但同时,你要知道有一个界限在那里,我认为找到结尾乐章的合适速度最为困难。我觉得贝多芬写的某些乐章:特别是终曲乐章,如果我过多变化速度,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时,你采取一个比较谨慎保守的速度,让每个音符都清晰奏出。

    K:对,这时反而会让人感觉音乐比规定的速度要快。

    T:难道不是这样吗?可要在晚上正式音乐会上做到这点可不容易,你要在让各乐章的速度比例关系显得合理。末乐章充满愉悦,一个美妙的结束舞曲。

    K:是的,多么精彩的结束舞曲呀!末乐章开篇的柔板段落,明明白白是由音阶组成的,我能想象,对指挥家来说这段柔板一定很棘手,不是吗?

    T:其实乐队部分不难,但要处理好的确不容易。有人建议,可以适当把音符拖延一点,这里的写法很像钢琴,不是吗?[蒂勒曼指第四乐章开头的柔板部分,乐队齐奏G的延长音,第一小提琴慢慢拉出G音上的自然音阶]

    K:没错呀!

    T:像写给钢琴的段落!难道不像钢琴协奏曲华彩段的开端吗?这里要演奏得就像是钢琴在弹,但不要过于“形象化”地去处理。这是我通过研究贝多芬作品,学到的心得之一:有许多的思考是必要的。你可以形象化地去想象音乐,但在某些关节口,如果你用力过度,考虑太多,反而会搞糟。这个段落就是一个例子。

    K:您是否意识到贝多芬在终曲乐章的发展部里,构建了一个和前面完全不同的全新音阶?

    T:当然。

    K:真是一个神奇的高潮!他这么做,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吃惊,包括终曲乐章的发展部。贝多芬都在展示,他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过,他尚未穷尽自己的所有可能性。你可以怀疑,处于那个阶段,他是否能够这样做。有人猜测他可以。我完全相信,贝多芬有一个清晰规划,酝酿已久:每写一部交响曲,他就要打开一个新世界。这就是他的宏大计划!也许贝多芬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打算写九部交响曲。这点我相当肯定。但他多半想过:“我要在每部交响曲内尝试些不一样的东西。”有时会有些重复,有时没有。一位作曲家如此打算并不算太稀奇,总要规划自己未来的创作嘛。但贝多芬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他一直保持了形式的完整。

    K: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他从来没想过要破坏形式,只有心怀怨恨,才会去推翻体制。他只想拓展既有形式,而这需要勇气!而贝多芬真的有勇气!

    T:是的。请您想像一下《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里最激越的段落:我从来都不觉得,他想把窗户砸碎,如果可以这样形容的话。他站在窗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野。《第一交响曲》也是这方面的一个证明。所以从头开始,一首首演奏非常要紧,这个证明从《第一》贯穿到《第九交响曲》。举例来说,当我开始登台指挥《莱茵的黄金》,我会自问:我就像要进入战壕,该怎么做?《莱茵的黄金》第一个音符响起之前,我在头脑中过一下《众神黄昏》的结尾。如果你从《第一交响曲》开始,也应该想想《第九交响曲》,然后接下来是《第七》和《第八交响曲》,这样,我的心里就出现一个戏剧性的穹顶,连接着全部九首交响曲。

    扩展阅读: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文章反复提到了这个问题,数码多的观点是问题出在自己的供电质量不好

    “噪声还可能来自于劣质的电源,但我们使用的两台电脑以及三星手机,测试都没有发现明显噪声。但是如果外接第三方的移动电源或者外接5V充电器,结果就说不准了。例如我们使用的索尼移动电源、爱国者移动电源的频率扫描中就有明显的谐波出现,不过也有表现好的移动电源。”

    也可以试试套磁环“反馈称底噪太大,要用什么高档磁环USB线来改善的,说明你的电脑的USB供电实在是太差了,我们无法重新如此差的使用环境。 ”
    锅是不是该由乐之邦来背?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9:36:01
    14
    03
    还不快去买买买!
    发表于2017.08.08 09:34:31
    13
    123.007.***.***
    123.007.***.***
    06 PLUS如何连接没有平衡输出的大耳机?比如K701、HD650?不会直接插到LINEOUT里面吧?
    发表于2017.08.08 09:30:38
    12
    已下单,可以替换用了多年的老虎卡了
    此帖使用ONEPLUS A3000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9:28:39
    11
    114.223.***.***
    114.223.***.***
    果然收了个没错,自己听下来也是被吓一跳。HE560和K701在06P上听的相当不错,GR09对比一直用的901S也是更胜一筹。没有内置电池捆绑手机不是很方便是唯一的遗憾。不过S7E在不接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已经很稳定了,就是耗电有些猛。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9:25:43
    10
    117.136.***.***
    117.136.***.***

    此帖使用VIVO X6A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9:22:33
    8
    174.006.060.***
    174.006.060.***
    发表于2017.08.08 09:18:10
    7
    112.096.***.***
    112.096.***.***

    此帖使用MX6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9:12:14
    6
    先占楼、再慢慢看。。。期待。。。
    发表于2017.08.08 09:02:43
    5
    果然底噪问题确实存在,希望乐家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呀,毕竟随身便携小耳塞的应用会更广泛
    此帖使用REDMI NOTE 4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8:58:16
    3
    111.058.***.***
    111.058.***.***
    买买买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8:57:02
    2
    03
    乐之邦还是靠谱

    此帖使用MI 6提交
    发表于2017.08.08 08:54:09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54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