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曼和凯泽解读贝多芬交响曲·五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作品第67号]
Novich 于 2013.04.08 12:06:10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特约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数码多编者按:2011年Unitel发行了德国著名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实况影碟。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影碟包括蒂勒曼和德国资深乐评人、作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的对话,针对贝多芬的每部交响曲,展开长达五十分钟的分析和探讨;两位嘉宾的分析全都针对音乐和诠释,并牵涉到了乐队训练和音乐史观念,对大家全面深入了解贝多芬交响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来自上海的著名古典音乐节目制作人Novich花费大量精力,根据Unitel提供的对话文本进行了校改修订、整理出其中精华部分,为广大乐迷奉上《蒂勒曼和凯泽解读贝多芬交响曲》系列并授权数码多登载,在此表示感谢。

    • 译者注:在这一篇里,如果你仔细阅读,有非常多好玩的信息。除了很多音乐细节的讨论之外,蒂勒曼还透露了自己演绎的私房秘密——譬如上台前要洗脑;譬如用巴赫来洗掉瓦格纳!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习惯为音乐想象一幅具体图景,虽然很多音乐家,特别是俄国音乐家都有类似习惯,但是像蒂勒曼这般天马行空的联想,还是少见!你能把贝多芬的音乐和一只屋顶上的猫咪联系起来么?蒂勒曼有关布鲁克纳和东普鲁士的联想,估计曾遭到非议,所以在这里他也顺便吐了吐苦水。

      如果读者联想力同样发达的话,未免不会将蒂勒曼热衷瓦格纳-布鲁克纳-普菲茨纳这些第三帝国时代的音乐红人,和老派德国人对东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大本营、二战后割让给波兰)的缅怀情结联系起来,尤其触目惊心的是,蒂勒曼在这篇对话中还提到邪恶黑暗的迷人刺激之处……打住!我们已经陷入蒂勒曼所诟病的“过度诠释”之弊。凯泽老先生在这次对话中,显得学究气十足,他本想让蒂勒曼为自己难以解释的第二乐章Piu Mosso段落来答疑解惑,谁知被蒂勒曼一顿太极,并当头棒喝:别想太多!

    以下K为乐评人凯泽,T为指挥家蒂勒曼,括号中文字为Novich所加脚注:

    K:贝多芬在1803-08年间动笔写第五和第六交响曲,并最终完成了它们。他1770出生,动笔时33岁时,完成时38岁。两首作品公演时,他进入四十岁,正是风华正茂之年,已是经验丰富的作曲家:写了不少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头四部交响曲,堪称他的创作巅峰期,也标志了我们所说的古典乐派的巅峰。

    直到今天,第五仍是脍炙人口,无疑是所有交响曲中知名度最高的。哪怕是乐盲,也能辨识出这部交响曲——人人知道命运主题:这是命运敲门!据说贝多芬曾对助手辛德勒如此说过,结果弄得妇孺皆知。这多少损害了这部交响曲,它过于出名,造成许多人都敬而远之。这不是交响曲自己的错。

    蒂勒曼先生,第五交响曲如此家喻户晓,人人都记得那个命运主题。很多人会微笑着,拿它开玩笑,所谓太出名的反面效果。实际上,这部交响曲极为透澈,但同时也像所有伟大艺术品一样错综复杂、饱含秘密。

    近来,我常对它感到惊讶!比如第一乐章,从头到尾贯彻着言简意赅的命运主题,充斥众多辉煌的大调乐句。第一乐章呈示部结尾部分为降E大调,可它们在重复段落反复时,却变成了C大调!随后它们又变成最阴郁的f小调和c小调!命运主题的节奏遍布各处。显然,他把敲门动机处理为某种信条。富特文格勒在关于第五首乐章的论文中曾写道:“这一命运动机的关键之处,在于最后的延长音后紧接着一个休止,意味着贝多芬想在乐章正式展开前,将之和动机切断开来。”

    第五是一个超凡的混合体,融合了灿烂、惊奇、循环、单一的节奏。您是否同意我的说法?或者作为一个实践者你有不同观点?

    T:作为实践者,也同样如此。起码我也感到惊奇不已,面对第五开始时的持续节奏,也就是不断反复的命运主题。这显然对一些指挥构成巨大挑战:他们声称贝多芬为所有交响曲和其他作品所写的开篇,演绎起来最困难的当属第五交响曲的开头。

    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从不觉得这段很棘手。我从不为此担心。当然,我承认命运动机从不停歇,贯穿始终,渗透到每个细节,甚至渗透到大调的段落。由此,命运动机变得空前重要。命运不断!但它不总是负面和咄咄逼人的,它也会变得非常美!贝多芬也让它在大调上再现。这就是技巧!如果整个乐章通篇节奏单一,会很无聊。同样,单一调性时间一长,也会厌烦。而我们看贝多芬如何引领我们,真是别有洞天!想想这个乐章的效果吧,你说贝多芬有哪个交响曲乐章,产生了如此深远影响?我想没有。

    第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写得极为简洁,整个交响曲正由于简明扼要,而效果非凡!它是如此的简洁,主题也渗透在大调段落,不过同样也易于辨识。您说得没错,人们拿它开玩笑,它人尽皆知。但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程度,也正因为它再简单不过!简单得可怕!由此造成的脍炙人口的例子很常见,轻歌剧的旋律就是绝佳范例。一些旋律如此简单,听起来像流行歌曲。比如说威尔第《弄臣》中的“女人善变”,看完歌剧后,观众吹着主题旋律的口哨走回家。第五交响曲情况相同,则要归功于贝多芬的技巧。其中有着某种必然性:你想忘也忘不掉,这也正是宿命!

    K:第一乐章个有发展段落,您处理得很优美,速度也变慢了。在这段中,听者会产生音乐在喘息的印象。

    T:当然是这样。

    K:之后它还在不停变换,在火热的强化段落之后,双簧管以柔板速度进入。卡拉扬曾就该乐句评论道:“宛如一个被抛弃在外太空中的灵魂。”这不是一副美好图景,但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双簧管的独奏,从降A到G,在第一乐章快结束时又再现了。我很钦佩您的演出,印象是双簧管非常柔弱、气息奄奄。这段柔板给人感觉是一切折磨已过去了。

    T:我和双簧管独奏就此交流过,我告诉他,这个地方我无法指挥你。它如同很多类似情况,是完全由独奏者控制的。独奏者要运用想象力,看看之前音乐气氛如何,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演奏。就像你所说的,表现一个被弃灵魂的意象。

    谈到指挥速度,我们又要回到开头敲门动机和速度稳定性。可我认为,如果速度始终保持毫无生气的一致,就会失去乐曲的整体层次。这就是你为何要精心去改变速度,赋予音乐以戏剧感觉。当然,这种改变要有东西来支撑。

    K:看你如何处理反复段落,是很有意义的。这里乐句的后半截形成明显减速的感觉。

    T:很多情形下,乐句不断地反复。而指挥家的工作,就是让乐句有变化,让它们自然地流淌出来。

    K:有时,我自己也感到惊奇:为何我们会对一件事物如此着迷和兴奋?哪怕它变得非常阴暗。第五第一乐章结尾再也没有大调的影子,一个悲惨的、命定的力量获胜。人们成了黑暗的随从。你会说,悲哀啊,无奈世事就是如此!这难道不古怪吗?双簧管还尝试去反驳一句,归于徒劳。乐章开头的时候是大调,可最后,黑暗的命运之力却取胜了。

    T:我们喜欢看犯罪惊悚片,也是同一道理吧。原则上,我们不会觉得良心有愧。因为,罪犯会在结局中被抓住,这很像第五交响曲。黑暗力量得胜,但仅是暂时的胜利。它们虽赢得了战役,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而且是彻底失败。或许这就是原因所在——贝多芬在第一乐章里让黑暗取胜,最终的胜利才更为崇高,崇高到无以复加。挫折越大,反败为胜就愈加可贵。贝多芬肯定精心策划过。

    K:可在第一乐章里,人们还不知道是否有个好结局。此刻,你更多是黑暗力量的追随者。

    T:但这也很享受呀!我们以史为鉴,沉迷于邪恶黑暗,其实具有某种刺激感。你必须抉择是否要投身其中,或是和黑暗力量保持安全距离。

    K:席勒就写过一篇文章,《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

    T:悲剧常给我们带来愉悦,让我们产生优越感。我们会说,悲剧角色很讨厌我们做事比他们强得多,我们道德高尚,能洞察悲惨恶劣的生活。想想《艾莱克特拉》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人们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身处剧情之中,另一方面人们并不介意观赏这部惨剧。我们津津有味观赏王宫中的血腥凶杀,之后人们能为安全回家,而松了口气。

  • K:第二乐章是行板,有个著名的主题。那个乐章不断发展和变化,铜管声部在明亮的C大调上突然吹响,那不该被称为众赞歌,那是凯旋的号角!而后气氛突然又转入阴沉,乐章开始转调,渐轻到极弱的程度。简而言之:欢庆时刻未到。

    说起这个C大调主题的转调段落,不同的指挥家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蒂勒曼指挥得非常温和,好像成了一个甜蜜的幻景。而伯恩斯坦恰恰相反,诠释得非常忧郁,就像美好光辉的事物忽然间黯然失色。

    T: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脱胎于变奏曲,可看作变奏戏剧学的一部分,也就是改变配器,改变音型,加入更多音符,重新整理和弦等等。它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推进。第二乐章和之前的乐章正好相反,第一乐章的意图是黑暗力量的凯旋……

    K:贝多芬深入地加工了慢乐章的主题。“有趣”是个极妙的形容分类,有趣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一首美丽简洁的爱情诗、或是一首曼妙的如歌乐章,像月光曲首乐章那样,是更难以创造的。

    T:贝多芬在此付出了极大精力,首先在音乐上,他努力保持和第一乐章命运动机的关系,其简洁易记的特点都保留下来了。

    K:我始终没弄懂慢乐章里的一个段落,您和其他的指挥家处理得也完全不一样。这里乐谱标为“稍快”(Piu Mosso),切分节奏。这是一个嘲笑吗?您的演绎听起来变化更大、更欢快积极。我弄不懂这个地方,所以觉得很神奇。

    T:它神奇是因为它引导向第二乐章尾声,标志着尾声的开始,整个尾声都标明了“稍快”。

    K:但之后,稍快段有个显著休止,停了下来。

    T:是的,它让您对尾声有了心理准备。我视其为一个小插段,贝多芬之前也曾用过类似手法。那个全休止符在此也是意味深长,我觉得这儿很特别,他为什么要中断音流呢?我觉得答案是这样:一次他静观,下一次他跟上。我认为这里没问题。有时,我们未免顾虑太多了。

    K:我们不应该找出问题所在吗?

    T:但要避免过度诠释。我的原则是:接受它,那么一切就会变好。

    K:对,有时您必须说服自己说——就这样接受吧,意味着某种放弃。

    T:不是不是!但您有点说对了,可那不是主动的放弃,或者我们可以说是有力量去承受无法改变之事?说放弃,总是很糟糕的事,尤其是在诠释作品中。但如果你总是绞尽脑汁,去挤出些内容,人们是不会从中得到享受的!

    您必须自问,这样能带来什么?或者您如此努力,只是希望能产生瞬间的灵感?有时,我冥思苦想相关的诠释难题而不得。但当我沿街散步时,却突然得到了那个答案——知道了如何该去做这个转调。

    K:的确,有些事不能强求,只能听其自然。

    T:有问题是好的,但是当您发觉弄它不懂,也许这个“稍快”段落让你数十年都想破了头,然后,它一下子变得完全符合了逻辑!

    K:无论是表现贝克特、贝多芬还是哈姆莱特,总有人嚷嚷——表现过度了!就按它原样去做,让它尽可能好就行了。有趣的是,人人都这么说,可常常还是表现太多!为什么?因为难题藏于事物本身之中,迫使你努力去把握它们。

    T:我登上指挥台前,脑中总有一幅音乐图景,我非常精细地将之视觉化。但我不知道是否能和下面的乐手沟通。您知道指挥在上台前必须做什么吗?一个主动积极的洗脑,彻底清洗!就像衣服洗过了头,深红仅洗剩下淡粉色。由此才能自由地塑造音乐,具有自发性。你要忘掉之前的一切!当然,您得把音乐装在脑子里。之前的构思如果是无用功的话,那就太难堪了。准确说,构思留在脑中,就像壶底的咖啡渣。这个办法是为了让思维再一次得到自由。

    K:在清洗过程中,什么音乐对您最有帮助?是弹点莫扎特吗?

    T:如果让我随便听点儿什么,那一定是巴赫。巴赫是唯一让我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还能提供了对比和转换。它洗净了我的耳朵,当您整个夏天都在拜罗伊特指挥瓦格纳之后,除了《马太受难曲》外,绝不再希望听别的音乐了!

    K:回到第五第三乐章的快板,著名的命运敲门主题又回来了,但节奏被重新安排。这个乐章最奇特的是三声中部后的反复,听起来有点神经质,因为几乎都是拨奏,然后突然转向终曲那巨大的胜利狂欢!

    我认为这个地方您处理得特别妙,漂亮得像一首炫技曲,像是场拨奏的狂欢!妙不可言!不过,您不觉得,大量的拨奏出现在一部交响曲里,太古怪了吗?

    T:您知道吗,我觉得这里的感觉是幽默。特别让我想笑的就是小调的拨奏段落。我觉得真像一只猫,猫在房顶上蹦跳,瓦片发出咯咯声。这是一个令人放松的瞬间,但让人感觉到,马上将会引入新的东西。但现在,贝多芬用小调来描绘了一只猫,它踩松了瓦片,环顾四周后溜之大吉。它像是有些古怪精灵的秘密——“我想轻手轻脚,但难免碰出点声响”。

    K:您的联想能力真强!我们又有一出《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了![译者注:Cat On A Hot Tin Roof,这是田纳西·威廉斯的名剧,后被翻拍成电影,伊丽莎白·泰勒主演]

    T:有人说我天马行空,我曾把布鲁克纳和东普鲁士联想到一起,人们都认为我有毛病。联系布鲁克纳的是辽阔感,而在这里我想到的是一只受惊的猫,它迅疾转身溜走,大管表现的不就是这个场景么?

    K:太棒了!听你这么描述真是好玩!

    T: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到的——猫又溜走啦![译者注:蒂勒曼曾在一次关于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的访谈中说,布鲁克纳这部交响曲与其让他想到林茨的圣弗洛里安大教堂,不如说是但泽(格但斯克)的圣母教堂,布鲁克纳的慢板乐章在他脑海中的“图景”是东普鲁士的广袤森林、巨大橡树]

    T:如果有一个刻度来衡量的话,贝多芬哪部交响曲该归于最令人振奋的?哪部最经典?哪部最幽默?哪部描绘自然最生动?哪部最兼收并蓄?无论如何,第五交响曲肯定是最简明扼要的,一定也是最能诱惑指挥家的曲子,让他在演绎上毫无保留。相比之下,第九交响曲就不太合适,第八根本不合适,第七和第三只符合某一点。第五则完全相反,是各项都适用。它一举成名,以后的交响作曲家只要用c小调,总有这部作品的影子。

    K:在第四乐章,历经千山万水,我们还记得黑暗之力,它短暂地回来,但我们会觉得那已经被远远抛在身后。

    T:胜利正因为黑暗,才显得更伟大。您也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手法去呈现第五交响曲,比如用毫无欢乐的严峻手法来处理结尾。但我一定要这样折磨观众吗?我不这么认为。最终,交响乐的存在是为了欢乐,也包括我自己的欢乐。

    扩展阅读: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69.197.***.***
    069.197.***.***
    5
    03
    发表于2013.04.08 22:58:26
    3
    180.169.005.***
    180.169.005.***
    发表于2013.04.08 12:36:2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72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