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悲凉底色上的一点亮光
李梦 于 2018.02.26 11:50:25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七宗罪》是我屡看不厌的一部电影,不单因为布拉德·皮特年轻时的美颜,以及卡文·史派西和摩根·弗里曼无与伦比的高超演技,还因为这电影讲了一个复杂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故事,直直击中人性中最幽暗的角落,以至于我们在不同年纪、不同心境时观看,每每能自省反思,获得愈见深沉的体会。

整部电影是彻底的阴森而哀伤,像是浸在一望无边的黑暗中。纽约这座城在导演大卫·芬奇的镜头中,成为荒凉且衰朽的“索多玛邪城”,布满阴谋、恶与贪欲。电影开篇处,城中接连发生多起杀人案件,死者均以极其残忍的手法被害,而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诸如“暴食”“贪婪”和“傲慢”等字样后,每每得以顺利脱逃,继续逍遥法外。

负责此案的两位警官——经验丰富且沉稳的威廉以及血气方刚、率直鲁莽的大卫——透过案发现场留下的字迹猜到罪犯应是冷酷且智商极高的惯犯。他自称按照上帝在《圣经》中提及的“七宗罪”(贪婪、暴食、怠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来惩罚世间那些丑陋不堪的灵魂。

当弗里曼饰演的威廉为寻找破案线索而前往图书馆搜查资料的时候,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悠缓响起,蓦地将观众拖曳入一重肃穆沉重的氛围中。如果说大卫、威廉以及罪犯在影片最末的那场对峙是全片情节与情绪的最高点,那么这一段埋置于影片中段的巴赫旋律则完全是神来之笔,既应和本片宗教主题,暗示悲剧结尾,亦隐隐透出悲悯与凝重的情绪。

  • 几乎所有人听到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时,都会感到震撼且心怀敬畏。那是足以洗涤心灵的声音,经由管弦乐团合奏的形式,以从容淡定又不失力量的方法呈现出来,令焦虑的得以平静,痛苦的忆及欢愉,失望的重拾希望。傅雷先生在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中,称“巴赫一生匍匐在上帝脚下”,我觉得“匍匐”两字用得重了,而巴赫的宗教音乐在今天看来,绝非只是为礼赞上帝而作,而是意在表达一种坚挺且笃定的力量,向善,向美,向理想。

    这首咏叹调来自巴赫1722年创作的第三管弦组曲,说来有趣,组曲中的其余曲子虽说不乏精彩,却均未能像这首时长不过五分钟的咏叹调那样,获得后世如此多的注目与倾心。巴赫一生中写下两首为人熟知的咏叹调,除去这首之外,还有著名的《哥德堡变奏曲》开篇处的那首。两首咏叹调虽说各有特色,却有一点相似:旋律抒情性并不浓烈,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既给人情绪上的感染与触动,又适当“留白”,不至于过分煽情。

    乐团稳步奏出四音音型乐句,弦乐声部漂浮其上,多用长线条乐句,像深秋林间的风,也像落日时分登高远眺见到的一片苍茫。如此宏阔、慰藉且充满期盼的旋律,与片中罪恶之城里的压抑与恐慌形成鲜明对照,像是在提问观者:身处这复杂且混乱的世上,清净与和平将去到哪里找寻?

    影片最后也未能给出答案。海明威说“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且值得为她奋斗”,而剧中主人公威廉在经历重重磨折与苦楚之后,尤其是见到大卫因抑制不住愤怒而枪杀凶徒之后,觉得自己有勇气承认的,只是海明威的后半句话罢了。

    这电影注定是一场悲剧,而在导演芬奇看来,生命的底色又何尝不是悲凉?无可逃避,无所依靠。渺小如你我,或许只能在巴赫沉静悠缓的旋律中,暂且一忘世事的薄凉与烦忧。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此帖使用Android设备提交
    发表于2021.12.12 02:16:03
    6
    117.172.043.***
    117.172.043.***
    发表于2021.12.12 02:15:30
    5
    124.089.008.***
    124.089.008.***
    发表于2018.03.02 13:15:00
    4
    182.093.***.***
    182.093.***.***
    感谢作者分享,收藏了全系列准备慢慢阅读
    发表于2018.02.28 15:40:38
    3
    014.028.168.***
    014.028.168.***
    发表于2018.02.28 08:40:58
    2
    112.115.166.***
    112.115.166.***
    发表于2018.02.26 16:49:3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98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