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小说读音乐
李近朱 于 2019.08.01 15:14:10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在文学形式中,小说的普及度最高。其中有一种,叫“音乐小说”:以音乐为题,由小说文体撰之。

最著名的“音乐小说”,当属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他创作这部小说之前,1903年,著名的《贝多芬传》出版;1912年,《约翰·克里斯朵夫》面世,叙述了一个贝多芬式的天才音乐家奋斗的一生。从出生在莱茵河畔到祖父也是音乐家,以及许多音乐细节,皆可见贝多芬的身影。

对于这个构思,罗曼·罗兰直言不讳:“我要写一部音乐小说。”当然,这不是贝多芬传。小说第一部“黎明”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同标题,且运用了贝多芬传记素材,其余均铺陈作家创作性轨迹,贝多芬不过是一个远远的音乐背景而已。作家直言,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贝多芬,而是贝多芬式的英雄。小说最后结局不单是一位音乐家的功成名就,而是表达其临终自省,即一切苦难与悲欢,一切对立与冲突,皆归于无边的和谐。与音乐一样,这个归宿达到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音乐小说”这个概念确因罗曼·罗兰之作而起。其实,早在他前,就有了这样的作品。19世纪,一些作家诗人,如海涅、格里尔帕策、施多姆、默里克,以及身兼音乐家的瓦格纳、霍夫曼等人,就创作了“音乐小说”。

一代歌剧宗师瓦格纳的小说名为《朝拜贝多芬》。贝多芬去世时他只有11岁,因此,这个“朝拜”就是一个虚构:他与一个英国人到维也纳,拜访了他所崇拜的贝多芬。其余写于19世纪的“音乐小说”则大都有一个音乐的名字,如《骑士格鲁克》《穷乐师》《一位默不作声的音乐家》等。

19世纪末,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与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奏鸣曲”同名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贝多芬音乐中沉思的意境,似与托翁在小说中揭示的古人哲言:“最好的事情就是没有活过,但不幸我们活着”的意念相近。同时期俄罗斯作家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刻画了一个有音乐天分的盲童热爱生活奋斗向上的故事。小说文笔优美,情节动人,处处点描着音乐的深远意境。

离我们最近的一部“音乐小说”,当属德国当代作家尼克·巴科夫的《忧郁的星期天》了。小说开篇就写道:“1970年初,在布达佩斯有位朋友问我知不知道《忧郁的星期天》这首曲子。我几乎情不自禁就哼了起来。”这首流传甚广的曲子是莱索·塞莱什1933年谱写的,那时他刚失恋,传说于此曲谱就之刻死去。又有传闻,这首极度悲伤的曲子,导致许多人听后自杀。

在“音乐小说”中,还有一类传记性质的。英年早逝的当代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的姐弟,一起创作了回忆录式的小说《狂恋大提琴》,讲述了她非凡的艺术生涯。这部风靡全球的“音乐小说”,曾改编成电影,其名颇富文采地译为:《她比烟花寂寞》。

“音乐小说”与其他类型的小说不同,既在于题材,还在于作家笔下的音乐感。如默里克的《莫扎特去布拉格的路上》,通过莫扎特旅途的24小时透视了他的一生。通篇交织着生与死两个意象,像是奏鸣曲的主部与副部主题,充满了对比以及交响性展开的动力。而海涅的小说《帕格尼尼》,则以四个强对比篇章,描写了小提琴大师一次演奏会给予作家的不同感受,犹若交响曲瑰丽的四个乐章。

具有文学与音乐双重魅力的“音乐小说”,虽不总是先声夺人,却以绵绵不尽的感染力,成为爱乐者的一份特殊读物。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94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