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 在民族化与世界性中找平衡
慕羽 于 2011.09.17 17:18:01 | 源自:文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8.00/8
继上海首轮演出取得热烈反响和较高口碑之后,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的中文版日前登陆北京,将连续演出80场。该剧悦耳动听的音乐、动感十足的表演、质朴华美的舞台、本土化的移植演绎,着实调动了观众的观剧热情,也让那些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剧事业发展的人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说,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演出既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也促使我们思考音乐剧在中国的生存方式、发展路径及市场潜力等问题。

  • ●市场规则是音乐剧艺术的生存法则

    虽然欧洲的“古典音乐”(轻歌剧)和“通俗表演”(歌舞杂耍)是音乐剧的亲生父母,而且音乐剧诞生在英国,叙事整合音乐剧美学形成于美国,音乐剧产业的大本营也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但是近二三十年来音乐剧已超越了国别的界限,不再只是西方的舞台剧形式了。当代音乐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是一种国际性艺术,代表着一种国际现代文化;当然西方音乐剧在艺术和产业两方面的成功发展经验,的确也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很多关注中国音乐剧的人都执著于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用国际性的语言和现代性的理念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这大概是每位中国音乐剧人的理想。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对“舶来品”都怀有一种“民族化”的情怀,但音乐剧艺术生存的法则是市场规则,这是一种国际规则。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引进西方音乐剧,当时引进音乐剧的名义只是“中美文化交流”。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文化和艺术的市场意识已经不被排斥,音乐剧的名作引进和本土创作才刚刚开始建立了市场的观念,但距离“国际规则”的创作和运营体制还相距甚远。音乐剧本应是一个需要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的大众艺术形式,是以戏剧性为根基,使音乐和舞蹈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再融合相当的舞台效果,并把这些因素整合为有机统一体的、满足观众视听多重享受的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娱乐产品。然而,中国一段时期文艺创作和演出都受到“政府办文化”指导思想的影响,直至到今天,有些地方的艺术创作仍被看做是“地方名片”和“政绩工程”。这些概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剧演出的概念似乎是不搭的。

    ●在民族化与世界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中国既有古典的歌舞剧传统,更有丰富的民间歌舞剧传统,而音乐剧的追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作出现代的中国风格歌舞剧。现代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内源”和“先发”型现代化,再一类是“外源”和“后发”型现代化。但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而今的“现代性”不再只是“西方的”了,它也有了两个含义,一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现代性”,二是“民族的现代性”。前者表示中国也可以向世人展示中国的现当代文化;后者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全球化的格局中如何发展进行的思考。由此说来,多样化的中国音乐剧也可以有两种大类型,一类是用“国际性”的现代通用语言讲述当代中国人的故事;二类是用带有“国际性”特点的民族特有语言讲述中国民族特色的故事。

    音乐剧是一种城市文化,但并不代表音乐剧只能局限于现代都市题材,古代的故事、地方的传奇都可以成为音乐剧创作的素材。认为由于音乐剧通常采用流行的音乐、舞蹈表现形式,所以当代都市题材更为合适的看法是对音乐剧的误读。其实,音乐剧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题材处理的技巧、方法和手法上,在选材的内容方面主要体现为现代的人文价值追求。以当代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为例。该剧在选材上的勇气和剧本的文学性就非常值得中国民族音乐剧创作借鉴。该剧爱情挫折点不是来自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来自于女性、男性自己的选择。虽然也是三角恋、男追女的故事,但大胆直白的爱情表白,女性的自主意识,男性自我转变和勇于担当,在当今主流的戏剧舞台上确是不多见的。实际上,分析历史上优秀的音乐剧,千差万别的题材其实都表现了一些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做事方式,但也有很多共通的东西,比如说共通的情感,共通的审美。

    音乐剧有许多经典的范本,但在创作上仍然是一个开放体系,也就是说,一方面,音乐剧已经形成了以经典范本音乐剧为核心的整合戏剧美学追求;另一方面,音乐剧也具开放性,尤其体现在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以上两个方面实际上都表述了一个问题,即音乐剧剧场语言的现代性、国际性和多样性,比如在戏剧结构、舞台美术、舞台调度、身体语言等多方面去寻找“情感表达(新)的可能性”。怎样运用音乐剧剧场语言把人性的、共性的东西能够表达出来或化解开来,让更大范围的观众接受到、哪怕是感受到,这就体现出创作者的功力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家要用中国式的当代语言方式去说话,才能与西方音乐剧进行平等对话。民族音乐剧如果要真正名副其实——从空间上来讲,它要有中国特点;从时间上来讲,它更强调对当下的表达(不等于当代题材),努力使中国当代舞台作品传达出新的文化或审美信息,这意味着既不是重复过去(与传统的古典歌舞剧或民间歌舞剧不同),也不是对西方简单的模仿(不是拼贴西方的舞台元素),而是创造一种符合国际规则的中国式的当代歌舞剧艺术。基于这个角度,任何片面强调西方化,或者极端民族化的观点都是偏颇的。

  • ●走适合自身实际的音乐剧发展之路

    近几十年来,西方成功音乐剧导演创作既有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的拓宽与倾斜,也有所谓“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的探索。导演思维方式的活跃以及美学原则与演剧观念的超越,使音乐剧导演艺术迈入了新阶段,即“外观派”和“内心派”的互相交织和联系。根据多年来音乐剧的审美规律,音乐剧通常为两幕结构,无论是“分曲体”还是“联曲体”,在节目单上都标明了以“场”为最小单位的结构。除了少数更为另类的非线性结构之外,不少成功音乐剧的线性叙事结构特点体现为“面的跳跃”和“点的深掘”,导演们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一首歌曲中完成时空转换和戏剧情节“面的跳跃”。更为重要的是,执行导演们极为重视对“心理戏”进行戏剧行动的设计,比如音乐剧中常用的多声部重唱方法和舞蹈内心戏的设计就能直接表现戏剧冲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即所谓“点的深掘”。

    音乐剧是一种现代国际艺术,不再只是西方艺术;相对而言,音乐剧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如果称呼一部剧为“音乐剧”,那就要符合音乐剧的艺术创作和产业运营高度融合的国际规则,换句话说,中国“民族音乐剧”,也要顾及音乐剧的基本创作规律。中国音乐剧创作的国际性的语言并不代表着具体的表现手段一定要使用姓“中”或姓“西”的音乐语言或剧场语汇,而是要根据故事、人物的特色来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换句话说,用了爵士的、美声的表现形式不一定就接近了音乐剧;对传统民间歌舞小戏进行了舞台化的升华也不一定就成为了音乐剧。真正成熟的,有自己原创精神、艺术品格的本土音乐剧不是简单的西体中用、中体西用、拿来主义等,也不是简单地“中国出题材、西方出形式,打造成音乐剧再返销西方”,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旧格局;而要对中国音乐剧创作进行深入探索,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考量、探索出一条音乐剧舞台精神、艺术整合理念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国际形象之间如何互动的道路,以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多种模式。

    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我国音乐剧发展历程还很短,中国音乐剧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本土创作和制作、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民族音乐剧如果要适应国际规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认为,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适应,了解音乐剧的艺术创作和市场运营国际规则,用一种与传统、当代都有关系的方式去呈现我们的舞台艺术,并符合国际规则;总的原则是政府扶持(推动、倡导)、社会参与、企业承办、市场运作、规范管理、专家指导、媒体支持、观众评判;西方音乐剧“养戏不养人”的活动剧组体制,剧目从“非定本”到“定本”的“试演或预演体制”,音乐剧的演出市场多种多层次的评价体制等都值得借鉴。第二步是壮大,提升中国在国际音乐剧创作和演艺市场上的发言权,其关键是创作出真正能赢得观众的国际性的剧目。第三步才是创造新规则。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发表于2012.09.09 13:29:25
    3
    03
    歪睿支持
    发表于2012.09.09 13:26:23
    2
    全大提琴么,没听过,这个要来下下
    发表于2012.09.09 13:22:31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69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