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入门 十大里程碑·上
刘恩惠 于 2010.01.25 17:07:19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64/270
Soomal的《数码相机入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个系列旨在向入门级消费者全面介绍关于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本着为菜鸟解惑、为新人指南的初衷,从构造、原理、参数入手,系统而详细地剖析数码相机技术的方方面面。

不过在谈技术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条不算漫长却充满故事的道路,也是一个技术竞争与市场策略共同决定胜负的激烈战场;这其间不同人物、不同品牌所留下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值得后来者了解并铭记。

●里程碑一:1969年——美国人发明了CCD

2009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高锟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名单里的前两位美国人,因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而获此殊荣;其实对于他们的这个创造,有一个更简洁也更广为人知的英文简称——CCD。

  • 在说明颁奖理由时,评选委员会称赞说:“CCD是数码相机的电子眼,它革新了摄影术,现在光可以被电子化地记录下来,取代了胶片。这一数字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对图像的处理和发送;无论是我们大海中深邃之地,还是宇宙中的遥远之处,它都能给我们带来水晶般清晰的影像。”

  • 的确,这是一项具有非凡意义的发明——它直接导致了光学影像领域的一场数字化变革。从1969年在实验室诞生,直到2009年这项创造为两位科学家带来无上荣誉,时光恰好走过四十年。这四十年来,数字成像技术逐渐从尖端领域向民用领域靠拢,它不但在天文学、医学、军事研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CCD最终催生了照相机、摄像机行业的巨大变革,也由此大幅度改变了人们的摄影习惯。

    然而有消息说,当年与两位获奖者在朗讯科技公司下属贝尔实验室共事的Eugene Gordon以及Mike Tompsett在得知授奖消息后出来“辟谣”,指出数码相机影像感应器的发明者另有其人。好在无论真相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美国人发明的CCD最终改变了照相机行业的发展轨迹。

    ●里程碑二:1975年——斯蒂文·赛尚成了数码相机之父

    相机行业对CCD可能带来的技术变革反应并不算快。在小型胶片式相机发展如日中天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讨论胶片是否有可能被取代这个话题的确是需要勇气的。但这并不代表就一定无人问津,CCD发明后的第六年,也就是1975年,恰恰是以生产胶片闻名的柯达(Kodak)公司试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持电子照相机”。时任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的斯蒂文·赛尚(Steven Sasson)是这台试验品的设计者,他也有幸借此成为数码相机领域的先驱者。

  • 制造商=KODAK;焦距=0毫米;光圈=F;感光度=ISO;曝光补偿=EV;曝光时间=秒;镜头=手动
  • 照片上的这台庞然大物显得如此丑陋、笨拙,但作为数码相机的雏形,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切现代数码相机必备的电子构成——起核心作用的感光芯片、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处理模块和内部存储单元、用于永久(其实是相对永久)记录图像文件的存储媒介以及用于驱动设备的电池;只不过,当时的CCD仅有一万像素(100×100)、数模转换和存储机构异常庞大、存储介质则是卡式磁带、电力支持要依靠16节AA电池,而查看所拍摄的照片则需要把存有图像信息的磁带放在固定的播放设备里并与微电脑、电视机相连。

  • 虽然起初这完全只是一个实验——看看照相机离开胶片后是否能够依靠其他途径成像,但在成功之后赛尚不由对电子相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当时的技术报告中我们读到了如下文字:“此次试验旨在证明,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系统必将对未来的拍照方式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未来的相机可以想象成是一种能在光照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拍摄出彩色照片的小型设备。那时的照片将存储在一种磁介质内,一种非易失性、稳定性极佳的存储器,可从相机内取下以进行播放。这种照片的分辨率将至少相当于现在的110胶卷。声音也可同影像一并录下,以增加照片的诠释性。电子形式的照片经稍作修改或不作修改便可通过现有的通信信道发送出去。红外摄影和可视摄影可通过同一部相机实现,只需更换光学滤镜即可。照片将保存在胶卷、磁带或视频光盘上,并且相机存储介质将可重复使用。”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上面这段话,不由感慨万千——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前景已然一一变为现实,甚至在很多方面大大超越了当年工程师们的想象力。也正因此,对于柯达公司以及斯蒂文·赛尚先生的创举,我们更应怀有敬意。

    ●里程碑三:1984年——索尼马维卡扬名洛杉矶奥运会

    早在1973年,电子业巨头索尼对于CCD技术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他们终于在1981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电子相机——MAVICA(马维卡)。有些文献资料说,MAVICA是全球第一台抛弃胶片感光的相机,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如果MAVICA是先驱,斯蒂文·赛尚的创造又该如何定位?确切地说,索尼的这个产品是全球第一款针对市场发布的电子相机,而赛尚的那个设计可以视为“第一台工程概念机”。MAVICA这个词源于Magnetic Video Camera(按字面翻译便是“磁性视频相机”),厂方选取了这三个单词各自的头两个字母,合并出这个全新商标。在若干年后数码相机趋于普及时,索尼曾重新启用将这个承载着历史的商标,将一个小型DC系列命名为“Digital MAVICA”。

    话题回到1981年问世的这第一代MAVICA。它的体积不再庞大(采用小型磁盘作为存储媒介、只靠3节AA电池供电)、拍摄使用也较接近于当时的普通胶片相机(光路结构近似于单反)、甚至可以更换镜头(三支专用镜头的参数分别是25mm f/2、50mm f/1.4以及16-65mm f/1.4),而最关键的是其感光元件的像素支持达到了27.9万(570×490),在分辨率方面远远超越了1975年柯达样机上所采用的那块CCD。这一切使MAVICA的实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不过在技术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商业产品,在市场反馈上也最容易遭遇滑铁卢,MAVICA并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依旧未能突破“概念机”的局限。

  • 然而谁曾想,东京的《朝日新闻》却用MAVICA相机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出尽风头!在盛田昭夫所著的《SONY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们(朝日社)在采访车上安装了一台索尼的移动电话,记者们乘这辆车采访全部的主赛场,把每场比赛的图片通过电话发出去。朝日社用这种立拍可得的数字式图片击败了其它的各家报纸。这是一次试验,其结果使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电子相机在实战中的优势得以凸现,这不但让索尼坚定了发展这类产品的决心,也让其他各家同行企业都借此预见到了未来变革的必然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相机品牌研发出了自己的电子相机原型,其中包括佳能、尼康、松下、富士、东芝、卡西欧、奥林巴斯和柯尼卡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至今依然活跃在数码相机行业中。

    不过这类产品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数码相机——它们虽然抛开了银盐胶片改用CCD感光,但在数据存储方面都还没有做到“数字化”。以索尼的MAVICA为例,它将CCD捕捉到的数字图像信息转换为NTSC制式的视频模拟信号,然后存储在被命名为“MAVIPAK”的专用磁盘里,观看时依然要用专门的读取传输设备与电视机相连。所以使用这类早期的电子相机时需要一个庞大的配件群来支持,成本高昂且易用性并没有比柯达当初的工程样机高明多少。因最终成像文件等同于一幅静态的视频定格,所以当时这类有别于普通胶片式相机的产品被称为“Still Video Camera(静态视频相机)”。

    MAVICA作为数码相机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奠定了索尼的行业先驱地位;虽然并未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但毕竟它是电子相机投入实践应用并取得成功的最早典范。有意思的是,早在1984年,曾模仿索尼MAVICA设计出全球第二款可换镜头静态视频相机RC-701的佳能,在当今的照相机市场品牌占有率上已把索尼远远抛在了后面。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直至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数码影像领域最有话语权的既不是索尼也不是佳能,而是柯达。

    相关阅读: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发表于2011.04.20 20:55:34
    29
    03
    发表于2011.04.20 20:29:02
    28
    03
    “目前市场中主流FM收音机的输出水平也不会比这个更低了”
    发表于2011.04.20 19:59:39
    27
    03
    发表于2011.04.20 19:47:48
    26
    03
    2个喇叭不一定好过1个,乐Pad配置上的噱头很多,但是真用起来,看来效果不好。
    发表于2011.04.20 19:38:12
    25
    联想不给力,看魅族的了
    发表于2011.04.20 19:34:26
    23
    122.095.***.***
    122.095.***.***
    呵呵 为什么不先拆解 想看拆解图
    发表于2011.04.20 19:28:41
    22
    03
    把那两张图拿来当作抽象派画作欣赏还是可以的...总觉得杯具得很有艺术感。
    发表于2011.04.20 18:47:21
    19
    03
    PS:从这个Lenovo收购IBM ThinkPad以来似乎我就没说过一句好听的话,尽管我用过T42一段日子(不到1年,对我忠心耿耿关键时候从来没歇过菜),非常怀念这个小黑,没有拥有这个T42(当时是个全新的行货,太贵了)至今还有点耿耿于怀。T42,最后的经典,如今美人依稀在何方?迟暮了吗?!
    发表于2011.04.20 18:41:18
    18
    10
    发表于2011.04.20 18:24:06
    17
    03
    国产平板让我怎么支持你
    发表于2011.04.20 18:15:42
    16
    112.066.***.***
    112.066.***.***
    本人近期正准备入乐Pad,幸亏今天看了soomal,不然亏大了。已养成买数码产品必先sooma的习惯l,最起码soomal不会像一些评测文,什么产品都是好得很。谢谢soomal !!
    发表于2011.04.20 18:11:27
    15
    03
    还好,我从来没希望过
    发表于2011.04.20 18:06:14
    14
    03
    发表于2011.04.20 17:58:20
    13
    116.232.***.***
    116.232.***.***
    足见联想对待市场和消费者的态度
    发表于2011.04.20 17:57:33
    12
    116.025.***.***
    116.025.***.***
    一个低端的瑞芯解码芯片才5块钱,你剩这几块钱干嘛!
    发表于2011.04.20 17:46:13
    1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4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