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设备消费提示 声卡篇
夏昆冈 于 2009.07.26 03:18:24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8.38/225

声卡篇

声卡行业与音箱行业不一样,它经历过一轮生死轮回,这也让幸存的声卡厂商意识到,玩虚的不如玩点实在的。声卡行业中的忽悠和猫腻,远没有音箱行业多,是一个相对“干净”的行业,但某些消费者依然存在消费误区。

PCI-E

PCI-E全称PCI Express,它是新一代的系统总线,它用于取代老旧的AGP和PCI总线。PCI Express是串行总线,支持双向传输模式和数据分通道传输模式。其中数据分通道传输模式即PCI Express总线的x1、x2、x4、x8、x12、x16和x32多通道连接,x1单向传输带宽即可达到250MB/s,比PCI的133MB/s要大了近一倍。

  • 在声卡上,使用的多是PCI-E 1X接口,金手指宽度比传统的PCI要短很多,但支持的数据带宽却大了很多。有消费者就可能认为,PCI-E 1X界面的声卡,是不是比PCI声卡拥有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其实不是这样。

    这要看声卡主芯片是否原生的PCI-E芯片。我们查阅过大量的主流I/O控制器、音频加速器,几乎没有原生PCI-E芯片,它们都是基于PCI界面设计的。在声卡设计时,使用PCI-E界面,会用到一颗桥接芯片,有了这个桥接芯片,相当于在声卡上集成了一个PCI-E到PCI的转换器。我们也看到了有几颗音频加速器不需要桥接芯片就能够直接使用PCI-E界面,但它们依然不是基于PCI-E的芯片,它们只不过在芯片内部再集成了桥接芯片,它们的核心依然是PCI的。

    因此,PCI-E对声卡而言,比PCI更大的带宽优势是没有意义的,至少目前来看,没有任何意义。PCI-E界面的声卡,唯一的好处就是能用到没有PCI插槽的新主板上,仅此而已。

    围绕PCI-E及桥接芯片,还诞生了一些玄学说法,有人认为桥接芯片会降低音质,这是臆测,没有任何数据能够证明会降低音质。而另外一派的说法是,PCI-E界面能获得“更接近原始的信号”,这就是典型的胡说八道了。

    2496与24192

    2496和24192是声卡发烧友常挂最边的词汇,它分别代表了24bit/96kHz和24bit/192kHz,它意味着声卡可以输出(或者还包括输入)24bit/96kHz或24bit/192kHz的音频流。比如这篇《体验高清音频 24bit/352.8KHz音乐下载 》[作者:赵宇为 ] 中提供下载的大部分高清音频文件就能播放。24bit/96kHz或24bit/192kHz相比常见的44.1kHz/16bit的“CD音质”,有了巨大的飞跃,它确实能大幅改善听感,这正是发烧友所向往的。

    但在目前阶段,2496和24192还不具备太大的实用性,因为24bit/96kHz或24bit/192kHz的节目太少了。实际上,你的声卡在大部分时间,播放的仍旧是44.1kHz/16bit或者48kHz/16bit的音频信号。我们并不是鼓动您放弃2496和24192,我们建议您,2496和24192虽然看上去听上去都很美,但您不要把它作为购入声卡时的一个理由,除非您是玩录音的。

    SNR

    SNR就是Signal to Noise Ratio,即常说的信噪比。SNR 1xx dB是各声卡厂商推广产品时的主力卖点。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行业中有个潜规则,就是SNR120dB以上的算顶级产品,SNR11X的产品,算高级产品,之下只能算中低档产品。各厂商在这个数值上暗自较劲。

    声卡迷都知道,以前的高档声卡,测试得到的SNR一般也就90dB左右,到底是什么技术让SNR的改善如此之大?因为测量的条件变了。

    以前的老声卡,测试SNR都是基于16bit的条件,而现在的声卡,则基于24bit的条件,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基本上,每一bit对应的SNR大概为6dB,这样就一目了然了,他们其实不具备可比性。而我们更认为,16bit条件下的实测SNR更有意义。因为我们更多时候播放的是16bit的信号。

    我们认为行业的这个SNR数值攀比并不好,它脱离了实际需求,让厂商之间的竞赛变得意义不大,为了高信噪比,厂商用料时,拼命的上低噪声元件,却忽略了音色的设计。信噪比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只要不产生可闻的噪声,我们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决定声卡档次的高低,不应该是冰冷的指标,而是音色。

    另外,有些廉价DAC,在44.1kHz/16bit时具有很好的表现,但在96kHz/192kHz/24bit时的SNR表现跟不上潮流,因此被弃用,颇为可惜,从实用角度出发,用于设计廉价声卡其实很好,大部分时候表现不会比高档产品差,但正因为行业的攀比之风,这类更实惠的产品并没有被设计出来。

    Codec

  • 早期和中期的PCI声卡,大部分都采用一颗48引脚的方形小芯片,这颗芯片就是Codec,AC'97 Codec。它具有DAC(数字到模拟转换)和ADC(模拟到数字转换)的功能,虽然功能多,音质却不怎么好。目前中高档声卡基本弃用了AC'97 Codec。久而久之,Codec逐渐变成了音质不好的代名词。其实Codec也在进步,也不是所有的Codec的都是AC'97的规范的。

  • 例如这颗Cirrus Logic cs42426,它不能简单的视为是缩水的DAC+ADC的集成。

    ASIO

    ASIO即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直译就是音频流输入输出。它的出现,是因为传统的API在录入信号时,会产生几百毫秒的延时,因此Steinberg开发出了ASIO,ASIO提高了音频流的输入输出效率,在录入信号时,可以将延时降低到几到几十毫秒的级别。因此ASIO是专业录音卡必须支持的API之一。ASIO其实与芯片性能无关,它改变了音频流的流程,绕开了系统监管,因此更有效率。

    如果只是纯播放,ASIO的意义并不大,在输出时,ASIO的优势并没有录入时的优势大。有人认为ASIO音质更好,这确实是有理论根据的,它绕开了系统的混音器,减少了改变信号的环节。我们的观点是,如果声卡支持ASIO,那最好不过。但如果你只是想听听音乐,那么ASIO,并不宜作为购买声卡的决定性因素。

    硬件加速

    微软从Windows Vista起,正式放弃DirectSound 3D硬件层加速。这意味着,所有支持DirectSound 3D加速的声卡,加速功能都会失效。如果你冲着加速性能去的,并且还想在Vista下耍耍游戏,就一定要考虑一下了。

    创新的X-Fi声卡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创新开发了一套称作ALchemy 炼金术的应用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让X-Fi在Vista下实现DirectSound3D的音效,它的核心原理是将Vista下的 DirectSound 3D API翻译成OpenAL的API,以实现类似效果。但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因为它依然不是全硬件方式实现的,它的本质是一套模拟器程序。X-Fi在Vista下运行支持DirectSound 3D加速的游戏时,注定不如在Windows XP下更有效率。

    S/PDIF

    S/PDIF数字输出是很多解码器用户所关注的。大部分用户舍得花点钱去买一张专用的数字声卡,也有的用户认为,数字输出受到的干扰小,因此主板集成的S/PDIF输出就够了。实际上,主板集成的S/PDIF输出,音质太低劣。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开头就说了就是一座荒山,富士山只有远看才美,还有富士五湖等周边景点也很不错。没有美女陪的话说实话我是不想再爬了,太累。
    发表于2013.10.09 10:14:37
    19
    123.244.***.***
    123.244.***.***
    18
    03
    我原来也登了不少山,爬完富士山之后觉得爬比云还高的山才叫登山。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3.10.04 18:03:12
    17
    03
    那种征服一座山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3.09.30 11:23:36
    15
    03
    又不是大色狼的双峰山之旅……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3.09.30 11:19:38
    14
    03

    此帖使用M9提交
    发表于2013.09.30 10:56:19
    13
    03
    俺也要去爬山
    发表于2013.09.29 20:02:52
    1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37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