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重重打压之下,华为的手机业务艰难为继,与徕卡的项目终止,徕卡于是转投小米。12S系列是小米首次与徕卡[LEICA]合作,并打出了“这真徕卡”的宣传口号。12S系旗舰机型Ultra也以手机摄像头作为头号卖点,官方网站页面拿出很大的篇幅也重点介绍了小米 12S Ultra摄像头相关的要点。为了行文方便,小米 12S Ultra将被简称为12SU,将被多次提及的小米 11 Ultra则简称为11U。
摄像头
12SU的摄像头外观比较另类夸张,大而突出,一眼便知这是以摄像头为卖点的机型。其机身厚度约为9毫米,而包含摄像头突出则约为14毫米,突出的部分多少会带来一些不便,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无线充电变得不太方便了。
12SU采用后置三摄像头设计,由主摄、超广、5X构成,没有实体2X镜头,通过主摄截幅模拟。所有镜头均为“徕卡专业光学镜头”。主摄采用索尼IMX989感光器,其尺寸规格1英寸,这是目前主流手机中所用到最大尺寸的感光器,大尺寸意味着更容易做出更好的画质,这也是12SU最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硬件特征。5000万总像素,默认四合一输出约1200万像素,镜头集成光学防抖,等效焦距23毫米,F/1.9光圈。除了感光器之外,镜头镀膜也采用了ALD镀膜以及IRCF旋涂技术,旨在减少眩光和鬼影,小米历代机型鬼影问题是比较明显的,12SU终于开始从镀膜入手修复这些问题了。
超广采用索尼IMX586感光器,尺寸规格1/2英寸,4800万像素,默认四合一输出1200万像素,镜头等效焦距13毫米,镜头光圈f/2.2,没有光学防抖。IMX586虽然有点老,但作为超广用感光器,其实挺合适的。
5X也是采用的IMX586感光器,镜头结构为潜望式,镜头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4.1,集成光学防抖。12SU的5X是当前在售机型中,硬件配置最高的一款。
对焦
12SU对焦迅速,结合预对焦,可以实现快速流畅的对焦体验。具有人脸对焦优先机制,能够正确的识别人物正脸、侧脸,佩戴墨镜和口罩也能正常识别,识别成功之后,焦点就会自动落于人物面部。12SU在近拍场景中,基本遵循了就近优先对焦的原则,中宫是优先范围。
12SU的对焦逻辑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近拍,就近对焦的基本原则有时执行得不够坚决,比较容易被繁杂背景干扰,失败概率偏高。对人脸对焦优先原则存在滥用的现象,例如《狗子》,焦点就落在后方的人物侧脸,这种逻辑显然与拍摄者意图不符。12SU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逆光失焦的问题,概率较大,莫名其妙的脱焦现象也存在,但概率相对较低。
12SU的对焦表现不够好,相比同期竞品旗舰,表现偏弱,相比11U,也有些退步。
测光
12SU 具有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两种模式,两者的测光策略有所不同,经典模式测光风格偏向暗调,即老师傅们常说的向左曝光,高光收敛,但暗部常有死黑或细节不足,被摄主体或场景中没有大占比的高光区,可能会出现测光不准的情况,在弱光场景,这个问题更为明显。在高光差场景中,经典模式会优先中间调,这个时候,高光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溢出现象。生动模式曝光则更倾向准确性,实际使用中,在强光场景下浅白色物体会有轻微的溢出现象,而经典模式高光溢出问题会少一些。生动模式下的HDR触发会更积极一点,所以生动模式对场景的适应性更好,大部分场景下能做到测光相对准确。
12SU 在触发人脸对焦的同时也会启动人脸测光优先,在人像模式下,会结合HDR来保证人脸和背景的正确曝光,经典和生动模式的测光策略也对人像模式产生作用。12SU可以同时开启虚化和HDR,减少了背景溢出的情况。
12SU人脸对焦优先和人脸测光优先机制存在滥用的情况,场景中如果出现人物面部,除了有可能夺走焦点之外,还可能出现测光以该面部优先的情况,此时测光结果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在人流穿梭的街头,这种机制变得非常不友好,测光会变得不可靠。上面例举的三个例子有两个与这个问题有关。HDR的稳定性不佳也会导致逆光场景下的测光结果变得不稳定,连续拍摄多张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此帖使用Win10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