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视和网络,古代春节的音乐活动却超乎你想象
黄宗权 于 2019.02.03 09:41:08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70

把传统农历新年叫做“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其实是从民国(1912年)开始的。古代的叫法有很多:元日、元旦、元辰、正旦、朔旦、正朝、元会等等。在秦朝以前,各地历法不一,没有统一的节日,秦始皇喜欢颛顼历,规定十月(孟冬之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汉武帝自元封七年(前104年)开始,规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后世一直沿用下来,成了两千多年来汉族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与此相关的音乐活动则和这一民俗同样古老。

古代元日的音乐活动——古代的“音乐”比现在的“音乐”内涵和外延都更广——在东汉以前主要用于祭祀,祈天求福、拜神祭祖。周、秦时期,要过年的时候,王宫大府里都要举行“跳傩”之类的仪式,周代称为“时傩”。巫觋们穿上“玄衣朱裳”击鼓驱逐疫疠之鬼。

当然,那个时代的任何祭祀都必须符合既定的礼乐之法。不讲“政治规矩”的人,即使未被处理,也会受到舆论的指责。《论语·八佾》就记载道: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雍》是周天子祭祀宗庙后,撤除祭品时用的乐歌。“三家”是彼时鲁国当权的三卿(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他们在祭祖结束时,使用了天子祭祀的音乐。孔子知道后很生气,公开批评他们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肃穆地行主祭’,这样的歌词怎么能用在你们家祭祖的厅堂呢?”

到了汉代,尤其东汉,元日佳节尤其热闹。当时的礼义规定,每年元日,文武百官要入宫给皇帝拜年,称“元日朝会”。在这个仪式中,除了皇帝设宴、赠送礼物以外,还要在宫殿中作“九宾散乐”,举行各种乐舞百戏,就是包含杂技、武术和某些民间歌舞的杂乐、杂戏表演。这些表演大多伴随音乐的演唱或演奏。先秦时的“职业”表演艺术家——俳优(或称倡优、伶优),已逐渐从娱神转向了娱人。汉代的艺人,更是强化了这种娱乐和表演的色彩。

祭祀色彩淡化的倾向,促使民间的新年娱乐活动逐渐活跃。晋朝有个叫辛兰的女诗人,在《元正》里,就描述了这类和音乐多少有些关系的欢乐场面:“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艺文类聚》卷四)。场景看起来和我们现在聚会时喝酒、唱歌,敲敲打打似乎差不多。

源于周代礼乐制度,用于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仪式中的“雅乐”,后来也渐渐成为新年仪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南朝梁时期,萧子云(487-549)写的《介雅》,内容就含有供新年第一天使用的歌词:“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这里的“箫韶”,名字出自“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书·益稷》),因为《韶》乐伴奏的乐器以排箫为主,所以称为“箫韶”。不过,这一时期的雅乐与作为周代礼乐典范的《韶》乐已经完全不同了。《旧唐书·音乐志》就说,南北朝的雅乐是“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用我们时下的话来说,就是加入了大量的民间和地方音乐,以及“外国”音乐元素。

隋唐以后,传统节日的功能相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巫术、信仰、禁忌、禳除的神秘气氛慢慢褪去,娱乐和人文色彩则愈加浓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在唐代除夕的傩仪中,专门的唱师和鼓唱乐队取代了巫师,戏剧表演取代了驱鬼逐疫。音乐活动淡化了娱神祭祀功能,增加了游戏娱乐的成分。

这一时期的宫廷旦日朝会,显示了音乐活动的盛大和多样。隋朝李孝贞写道:“暧暧城霞旦,隐隐禁门开……戈铤映林阙,歌管沸尘埃”(《元日早朝》)。唐太宗自己也曾撸起袖子写诗描绘元旦朝会的情形,几乎都涉及音乐活动。如:“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元旦》);“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正旦临朝》)。这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场景,应对的不光是本朝的文武官员,还要适应“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等唐朝人民的好朋友,音乐的种类自然不会是单一的。

宋代宫廷的新年音乐活动,有一首重要的曲目叫《乾安乐》。有趣的是,伴随这首曲子的是群臣向皇帝多次跪拜舞蹈,然后奏乐,最后才是宴席和赠送、收受礼物。在元代,这一活动也有相对固定的曲目,有一首名为《椒花颂》的汉族传统曲子,专门用来祝福长寿。

宋代都市的繁荣,刺激了城市民俗文化的兴盛。当时有一种流行的娱乐场所叫勾栏,在新年元宵等节日“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者嘈杂十余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明朝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惨。因为官方禁止民间娱乐,一旦被抓住,刑罚很重。学唱歌的被“割舌”,跳舞的被“卸脚”。有个倒霉的府军卫千户虞,因为吹箫唱曲,上唇连同鼻尖都被割了。

不过,明成化以后,音乐娱乐就被解禁了,且有点儿“报复性反弹”。朝廷要求各省“选乐工有精通艺业者,送京供应”(《续通典卷九十·乐六》)。对待到北京的乐户,不但管饭,还给房子。明朝和元朝一样,设有“教坊司”,海选一拨儿水平高的艺人集中培训,艺人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类似新年这样的重大庆典中演出。

明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戏曲的兴盛。戏曲剧目是当时朝野上下的“贺岁片”。李乐写的《见闻杂记》里说,大户人家春节期间请戏班子唱堂会,得提前两个月预约。上流社会整个正月都有演出,有《红拂记》《西楼记》等剧目,且天天不重样。

喜欢看清宫戏的小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天的一条新闻。在故宫的养心殿,发现了两份清宫春节曲目戏折,研究人员查看后,确认是清乾隆二十四年大年三十的“春晚”节目单,上面有19出演出曲目和演职人员名单。这或许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春晚”节目单?

总之,中国古人也和我们今人一样,热烈地追求节日带来的精神享受和人伦之乐。没有电视和网络,对他们来说,缺憾也许是不能像现代人那样拿着手机抢红包;而好处也不少,至少他们不必忍受无孔不入的无聊商业广告。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62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