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琴坛的东洋第一花——郑京和
夏宏 于 2018.05.08 11:36:05 | 源自:微信公众号-尚音爱乐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20世纪以来,在小提琴家的行列中出现女性小提琴家甚至是著名演奏家的身影早已不再被视为异端殊俗,她们的出现着实动摇了几百年来男性所把持与垄断的这一领地的根基。尽管巾帼红颜各显风姿,但其人才涌现和发展的地区也不平衡。自1920年代出生的那一拨英雌如内弗、马尔奇、亨德尔、维克斯以及波兰的万达·维尔科米尔斯卡(Wanda Wilkomirska,1929- )等人之后,女性小提琴家似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直至二战结束后的1960年代,才有了新一代女性小提琴家的崛起。若论最早获得国际乐坛公认的亚洲演奏家,则非郑京和莫属。正是她用自己在弓弦上几乎无所不能的精湛表现向世界证明了东方的黄种人也照样能够驾驭西方的古典艺术传统,将之发扬光大。她的成功为之后的整整一代亚洲提琴演奏家们打开了到国际音乐舞台上去展示才华的大门,为他们树立起了楷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威震琴坛的东洋第一花”的雅号对于郑京和是恰如其分、当之无愧的。

郑京和1948年3月26日出生于汉城(今首尔)一个律师的家庭,共有兄弟姐妹七人。在家庭观念重于个体发展的亚洲,家庭的亲和力往往来自家庭成员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爱好。由于父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母亲也粗通钢琴和吉他,因而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个家庭里日后竟有六个孩子成了职业的音乐家,其中最出名的除了郑京和外还有她的姐姐郑明和(大提琴家)和弟弟郑明勋(指挥家兼钢琴家)。郑京和从小就具有鲜明的音乐天赋,2岁时才刚刚牙牙学语的她就喜欢哼哼着唱歌。在母亲的指点下她成了一名小歌星,赢得过国内几次小型的歌唱比赛的优胜,为家庭挣足了面子。后来母亲又教她钢琴,无奈4岁的她偏偏对这个“庞然大物”提不起兴趣,往往练着练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打瞌睡。然而,在她6岁那年当她第一次听到了小提琴那悦耳的琴声时却仿佛全身被电流击中了一般,顿时被它的音色所感化了。于是,在汉城交响乐团担任指挥的表哥送给小京和一把儿童小提琴作为她的生日礼物,小京和如获至宝立刻拿过来咿呀咿呀地拉了起来。“我一听到小提琴的声音就本能地觉得这才是我应该学习的乐器,它将成为我的生命。”母亲为女儿延聘了国内最优秀的小提琴教师崔贤胜来教她习琴,这使学琴若渴的郑京和如鱼得水。她以令人吃惊的刻苦劲头不停地练习,又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飞快地提高着自己的技艺。9岁那年,还是在那位表哥指挥的汉城交响乐团的合作下,郑京和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立刻轰动了高丽乐坛。在以后的日子里,整个家庭为她的学琴简直殚精竭虑,三年里竟为她换了六位老师。而与此同时,郑京和又陆续将在韩国举行的几乎所有小提琴比赛的奖项收入囊中,并与姐姐郑明和、弟弟郑明勋组成少年三重奏在国内进行巡演。为了让子女们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1961年,在郑京和13岁时他们全家决定迁居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才发现在那里生活并不像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交不起高昂的学费,郑京和起先只能在一所职业少年学校里习琴,后来经她另一位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长笛的姐姐郑明索的介绍,茱莉亚音乐学院对她进行了一次演奏的考察。考察的结果十分理想,她因而获得了一份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得以进入学校预科,师从著名的小提琴教授伊凡·加拉米安,成为加拉米安门下唯有的女弟子。

  • 孰料进了著名的茱莉亚对于郑京和而言仍是困难重重,首先要面对的是语言关,亚裔学生在当时的茱莉亚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他们往往由于语言和个性的原因无法迅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去。郑京和就感觉自己是学生群体的局外人,在韩国她是一位人见人爱的艺术新星,但在这里却汇聚着全世界最拔尖的青年俊彦,比她技巧好的学生多得是。这令她产生了失落感。然而,面对困境,从小就个性坚忍的她选择了迎难而上。人们说加拉米安的小提琴班是“一座魔宫”,少年学子们进去时还是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一番修炼后出来已成光彩照人的金凤凰了。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有多少学生因为受不了加拉米安严苛的训练方法而不得不自动退学。然而,郑京和显然不在此列。她虽说是一位女生,但练起琴来却令男生也为之咋舌。而加拉米安也同样喜欢上了这个东方少女。他恩威并施,严格地要求郑京和,千方百计使她的音色达到他所期待的那样,“当你一旦获得了这种声音,你就会知道那才是最适合你的声音,”郑京和说。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她以东方人特有的坚毅不拔的意志埋头苦练,每天达八九个小时,甚至连她的家人都担心她的身体是否吃得消。就在这种施与受的过程中她的演技日渐成熟。寒窗六年的郑京和的演奏水平较之在国内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她渴望着能有一个充分证实自己实力的机会。1967年在美国举行的列文垂特国际音乐比赛给郑京和创造了这样一个脱颖而出的天赐良机。这个仅设钢琴和小提琴两个奖项的比赛是美国音乐界最受关注的比赛,三年前正是郑京和的同门师兄帕尔曼在小提琴比赛上力拔头筹,从而成为小提琴界的新宠。同样,时年19岁的郑京和也想延续他的奇迹,为女性艺术家争得荣誉。为备战比赛她更加刻苦地练琴,而郑的母亲甚至把在韩国的家产全部变卖后特意为她买了一把供比赛使用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她在比赛期间一路过关斩将,以出色的琴技征服了评委。最后的结果是郑京和与小她4个月的师弟祖克曼难分伯仲。于是,在这项因宁缺毋滥的高标准而经常出现大奖空缺的比赛上破天荒地出现了由两位小提琴家并列荣获比赛桂冠的胜景,令国际乐坛为之震惊。一时间,“加拉米安三大弟子”的美誉不胫而走,而郑京和的夺冠更使不少事先瞧不起东方人的评论家大跌眼镜。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新科状元却并不急于就此出山,相反她又回到恩师身边继续深造;与此同时她又赴瑞士向老一辈的琴坛名宿西盖蒂求教。西盖蒂的演奏艺术不以技巧取胜,却有着深厚的音乐修养,在业界以其独树一帜的音乐演释以及琴声中所透出的隽永况味而备受推崇。郑京和在他的建议下经常去看画展,以此使自己在演奏时能感知视觉中的色彩效果,从而再用音乐的语言将它们表现出来。

    郑京和的职业首演几乎可以用“意外”来形容!1970年5月,小提琴家帕尔曼原本在英国伦敦的阿尔伯特大厅要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但演出前夕帕尔曼却因妻子临产而无法履约。音乐会主办方于是紧急启动备案,让当时尚无正式演出经验的郑京和充当“救火队员”。机会总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郑京和二话不说,临危受命。在排演过程中她还遭受了乐团的不信任和轻慢,但这位韩国姑娘对此不卑不亢,首先以自己的实力征服了乐团,进而又在音乐会现场征服了听众,成功地“拿下了”老柴的这首协奏曲。第二天,赞誉溢美的评论占据了各大报刊的主要版面,其中《经济时报》的评论模仿当年克莱斯勒夸赞海菲兹的口吻调侃道:“我从来没有听过还有谁把这首协奏曲演奏得比这位 22 岁的姑娘更好……我甚至怀疑海菲兹是否比她拉得更为精确……”作为郑京和处女秀的合作者,身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普列文更是捷足先登,不仅力邀她参加乐团赴远东的巡回演出,更在当年就与她将这首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录制成唱片(DECCA 837 402),为这位崛起的新秀带来了更大的国际声誉。

    1967年的获奖和1970年的首演就这样奠定了郑京和艺术人生的走向,这种看似偶然的机遇中却蕴藏着成功的必然。作为加拉米安的女弟子,她在技艺上自然是娴熟精湛的,左右手的基本功底都极好;相对而言她右手的弓法更具神韵,尤其是她的短弓技巧在演奏那些高难度段落和快速迅疾的乐句时,或如疾风暴雨般的干净利落,或似蜻蜓点水般的轻盈透彻,让人体味到一种快感与美感兼而有之的意蕴。她的音色饱满而富于激情,质如纯银,甚至有评论家声称这种音色只有在她的前辈米尔斯坦、苏克和格吕米欧三人的演奏中才能听到。作为一位女性演奏家,郑京和的演奏曲目也足够宽泛,她既能把那些通常女性演奏家擅长的作品处理得细腻感人,丝丝入扣;又敢于大胆突破所谓“女性的禁区”,掌握那些技巧艰深、结构复杂的乐曲,这突出地表现在她诠释的巴托克两首小提琴协奏曲里(DECCA 425 015)。前一首她以女性特有的婉转妩媚、细腻传神手法再现了作曲家笔下当年那位令自己钟情的、美丽而又有几分伤感幽怨的少女形象;而后一首则彰显出作品中粗犷豪放、饱满浓郁的民族色彩。在这首作品里本身不会演奏小提琴的巴托克却用上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十八般武艺,而郑京和照样从容应对,驾驭自如,她的演奏可谓是夺魄惊魂,光芒四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在DECCA和EMI各录了一版(时间间隔近20年),它们分别被授予美国史蒂文森唱片奖和英国《留声机》唱片大奖。即便是面对那些已存在多个标志性诠释版本的经典之作,郑京和也依然不畏挑战,并且还在演奏中凸显出自己的个人气质与鲜明个性,这在她演奏的门德尔松、圣—桑、拉罗、西贝柳斯等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在不少演奏家的眼中似乎是海菲兹的“私有品”,人们轻易不敢动它,就连郑京和的恩师加拉米安也曾劝她别碰,不曾想这位外貌温顺沉静的姑娘却偏偏不信“这个邪”,她偷偷地发愤自学,终于水到渠成,成为该曲不多的几个令人赏心悦耳的版本之一(DECCA 460 976)。

    见过郑京和演奏的人一定会被她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所感染和折服。她非常善于调动自己的情绪。每每当一个作品的前奏响起,持琴待命的她就会立刻兴奋起来,她的头和身姿会伴随着音乐的律动而轻轻摇曳。她是属于那种热情洋溢类型的演奏家,甚至连亨利·罗思也对她“拉琴有股子凶狠的气质”而印象深刻。其实,身为东方人的郑京和的天性是非常内敛含蓄的,“童年时代的我非常害羞;可当我演出的时候又会极度地兴奋。是小提琴让我毫无障碍地表达自我,这也就是我为 什么终身选择小提琴的原因。”

    在自1970年代开始的全盛时期,郑京和频繁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亮相献艺,她与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等一流顶尖交响乐团以及指挥名宿索尔蒂、阿巴多、普列文、迪图瓦和穆蒂等都进行过合作和录音。她签约的DECCA唱片公司从此也具有了与拥有EMI的帕尔曼、拥有祖克曼的RCA分庭抗礼 的资本,她成了DECCA的“当红一姐”,一时风光无限。然而,褪去舞台斑斓光彩的郑京和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位很随和恬淡的女性。她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式,待人真诚和蔼。在她身上体现着东方女性谦恭善良的美德。

  •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1DS MARK III;焦距=70毫米;光圈=F10.0;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日期=2014.04.30 20:27:57
  • 1997年,在英国的巴比肯艺术中心和自己的家乡首尔,她分别举行了两场音乐会以纪念从艺30周年。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成功永远是与家庭的支持密不可分的。她经常与她的姐姐和弟弟组成乐坛上甚为知名的“郑氏三重奏”,而她的母亲则充当了这 姐弟仨的经纪人。2005年,郑京和因手指受伤以及丧母之痛进行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康复休整,她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2007年她被母校茱莉亚音乐学院任命为小提琴教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2010年她又再次回到了舞台上,并且一复出就用在现场演奏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震惊了乐坛。在2014年中国国际艺术节期间,年已66岁的郑京和再次在上海的舞台上奏响了巴赫的《恰空》以及在她心目中享有特殊地位的弗朗克小提琴奏鸣曲。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作为演奏家是没有退休的。”经历沧桑、洗尽铅华的郑京和如今的琴声愈益返璞归真,炉火纯青。

    以上图文摘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国际乐坛上的巾帼风采 100位享誉世界的女性表演艺术家》 夏 宏│著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99.241.245.***
    199.241.245.***
    发表于2018.05.18 04:43:52
    7
    03
    很喜欢Decca为她出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那张专辑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8.05.18 04:43:20
    6
    10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8.05.16 22:02:18
    5
    东太平洋!嘿嘿!
    发表于2018.05.14 14:26:04
    4
    113.071.013.***
    113.071.013.***
    发表于2018.05.09 18:55:00
    3
    119.085.025.***
    119.085.025.***
    发表于2018.05.08 17:53:14
    2
    03
    还以为郑京和啥时候入了日本籍...
    发表于2018.05.08 17:34:29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95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