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无奈
张佳林 于 2017.12.06 14:48:27 | 源自:弹钢琴的张佳林的博客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几年前购置了一台带USB输出功能的黑胶唱机,闲暇之余经常会将自己喜欢的LP唱片转录成数码格式存放在硬盘里,有些也会上传到网络云端与几位唱片收藏方面的同好分享。这种翻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常工作、欣赏时携带方便,然而通过朋友的反馈以及自己的比对,我发现我翻录下来的音频,比起一些大唱片公司再版的同一音源的CD,音质竟然明显要“好”。一开始我对这一现象非常疑惑:我所使用的翻录设备根本无法与唱片公司的专业设备相比,市场上正式发行的CD声音不如我几千块钱的设备翻录下来的音频,不可能是技术原因,只能解释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关于这个疑惑,一位和我有同样爱好的博友,旅居国外的@Jimdrp先生在上个月发表的一篇博文指出了原因所在:“我只是一个极其业余的转制者,但那么多年,从VeryCD到微博到微信,许多人都听出我发的音频与CD的差异,真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大多数CD或LP的早期历史录音均从78转唱片而來,但几乎所有公司(除了Symposium 之外) 在把旧唱片转制过程中,制作人尽都会觉得炒豆声是个大恶瘤,必除之方心安,减噪减爆音再提升,造成最后的效果就是声音都变了质,音色改变。一些没有听过78转或33转的乐友,因为没有比较,於是都沉浸在变了声的调子里尽情陶醉。”

其实从音频处理专业技术角度,大公司制作、再版的历史录音,必然比我们这些业余“作坊”翻录的指标要高得多,但是在对于音质“好”的标准上,唱片公司的制作人,与我们这些历史录音“发烧友”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底噪与原始音质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的选择中,唱片公司认为在消除底噪的同时造成原始录音音质变化,这是一种“美化”,而我们则认为这是一种“失真”。这就好比现在市面上发行的很多老电影DVD,大多数都是经过数码技术重新处理过的,画面非常清晰、明亮、干净、鲜艳,但少数骨灰级电影爱好者对这种美化并不买账,他们更习惯于那种胶片质感和带有强烈时代特色的视觉感受,哪怕画面有明显的瑕疵,也要保留作品原始的画质。然而我们这种追求“原汁原味”、不喜欢PS的极小众群体,在音像制品消费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大多数购买唱片的消费者,底噪声才是不可接受的。唱片公司做的是门生意,在历史录音的转录过程中涂脂抹粉,或许并非制作人的个人意愿,然而他必须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度。

曾经与一位茶叶行内人士深谈,他很坦率的告诉我,在国内广受欢迎的一种名茶,市场上90%以上的产品都是“加料”的:“什么‘纯天然’都是扯,你不‘加料’茶叶就不香,就不如别人加了料的卖的好。那些买茶叶的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原汁原味’?”其实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加入人工合成的香料,在欧美、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是公开的,甚至是“卖点”,茶就是一种饮料,怎么好喝就怎么做,只要香料对身体无害,能够提升口感何乐而不为?而内地对茶的宣传推广特别强调“纯天然”“自然的香气”,因此商家“加料”尽管并不违规,但却只能是一种潜规则。而这种涉及全行业的潜规则成因,关键还是在于消费者的品鉴能力:真能喝出“加料茶”的行家没多少,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人饮亦饮,决定消费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产品的知名度和浅层口感。

其实在唱片行业内,也曾经有一个以“原汁原味”、“不降噪”著称的Pearl公司。它制作发行的历史录音噪音很大,但保留了快转唱片的原始音效,在一小撮历史录音爱好者中曾有崇高的地位。Pearl公司发行的CD基本都是高价版,发行量也不大,这种高价、小众的市场营销策略在CD市场比较红火的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的头几年还可以勉强维持,但到了实体唱片大崩盘的时代,这种小本经营、市场狭小的独立唱片品牌不可能独善其身。如今Pearl品牌的绝版CD在二手市场上经常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交易价格,但作为一个唱片公司,它已经销声匿迹多年了。即便在当年Pearl公司销售量最高的时代,它的销售量也不可能与EMI公司参考系列的历史录音相比。甚至在今天被当做降噪技术“反面典型”的TOSHIBA EMI公司2088系列CD,在刚推出的时候,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原因无非是声音干净,信噪比高。这些历史录音唱片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冲着传奇演奏家、指挥家、歌唱家的名气,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没有条件、也没有意愿去了解、感受当年原版SP、LP唱片的音效,他们没听过“原声”,自然也就不会去追求“原声”。

我的一位厨师朋友告诉我,高汤鲜香的秘诀其实很简单:猪油+味精。特别是那些翻台率很高的中小饭馆,哪儿有条件和成本小火慢炖,猪油和味精是提高羹、菜口感最有效的“秘诀”,一般人吃不出来,吃出来也不违规违法。做菜、做茶、做唱片其实都是在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真正的“原汁原味”未必“顺口儿”。而且就算“原汁原味”有更高的品味,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了这点不易察觉的品味,支付更高的成本?不仅历史录音,就整个艺术市场而言,本真的艺术通常都要比造作、夸张的艺术市场小,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不是特别急于把自己“卖出去”的艺术家总是会说:“我是在为自己做艺术”,这是境界,也是无奈。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所以,一些60年代录音,到80年代末刚开始流行CD的时候,第一批Remaster相当好。这一批还包括重新制作后,在80年代发型的重置的黑胶唱片,真的比60年代首发版本好。
这个东西有点像最近80年代胶片电影的4k重置,第一次重置,都是怀着对新技术的无限新鲜感来的。而不是商业驱动。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12.11 23:16:42
15
10
以目前Remaster的角度来说,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的不行,这东西80%靠录音师主观,20%靠设备。如果能有幸几十年前后还是同一个录音师来做Remaster,那真的有做的非常好的。但画蛇添足的更多。你不要主观臆断光看文字,自己还是去多听唱片,多体会吧。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12.09 22:52:42
13
014.204.***.***
014.204.***.***
老电影修复并不是文章所说的粗暴降噪锐化那么简单,这种dvd时代的错误修复方法在蓝光时代早已经逐步改正,该文作者肯定没看过九年前妖灵妖的帖子"教父三部曲蓝光是怎样炼成的",还大模大样的写着"市面上发行的很多老电影DVD,大多数都是经过数码技术重新处理过的,画面非常清晰、明亮、干净、鲜艳"...该文作者是dvd时代穿越过来的吗?
发表于2017.12.07 23:29:28
11
10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7.12.07 22:20:02
10
182.127.***.***
182.127.***.***
后来技术进步了,想尽办法消除噪音,还原真实的声音,被你们说成是失真。真搞不懂你们。烧破头了。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12.07 22:09:17
9
180.160.116.***
180.160.116.***
发表于2017.12.07 12:27:56
7
03
回去试试
发表于2017.12.07 11:48:11
6
218.249.223.***
218.249.223.***
发表于2017.12.07 09:31:30
5
03
手头的这些“无损”音乐,根本就不知道是否经过处理了。
此帖使用PRO 6 PLUS提交
发表于2017.12.07 01:34:16
4
123.151.***.***
123.151.***.***
原来如此,60年代录音就是有底噪声
此帖使用STF-AL00提交
发表于2017.12.06 22:01:22
3
103.240.127.***
103.240.127.***
发表于2017.12.06 21:55:14
2
039.010.194.***
039.010.194.***
发表于2017.12.06 21:26:1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01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