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的“指环”:看热闹,还是听门道
贾晓伟 于 2017.08.28 15:33:36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需要承认,这是一个困惑:瓦格纳耗费20多年写成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究竟是给人看,还是给人听的;抑或看与听必须一体,不可分割。如果要看全剧,四个晚上才能完成,一场车轮大战,不仅情绪的完整性不能保证,听觉的敏感也会丧失殆尽。“指环”的看与听,可以称之为一个音乐“事件”。只有瓦格纳这个充满宏大知觉的人,才会如此制曲——整部作品充斥着19世纪才有的狂想式华丽,并有毁灭之兆。作品巨大到如是程度,让戏剧、音乐、歌唱复杂结合,几近一座冒犯天庭的巴别塔。

北京的老戏迷,从前把听京剧说成“听戏”。他们觉得,到剧院“看戏”的人段位不高,最好的状态是闭眼“听戏”,咂摸滋味过瘾。解放前,有的戏院座位不向戏台,戏迷侧耳恭听,是一时无二的景观。具体到瓦格纳(当然,京剧与歌剧完全两回事,歌剧要复杂许多),纯粹去听,还是觉得他音乐与歌唱的织体不紧密,抽象程度不够,总有点自我中心、自我痴迷的嫌疑。也许,瓦格纳的歌剧必须目睹才能感到张力,大场面、各种演员、声光电的超级布景,立体起来了,他的音乐也“活”了。如果不去现场感受那份大张旗鼓的奢华,此剧的影碟也许是一种媒介。

但喜欢音乐纯粹性的发烧友会不满,影碟的声效不比唱片,想听见深处的门道,还是唱片可靠。记得1994年,我买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全集,索尔蒂指挥,DECCA出品,里面有原文歌本。好像那时候够格的乐迷一人一套,视为收藏必备,基石般的存在。有人真的在阅读歌本,听唱片时用铅笔在德语与英语之间划来划去,有点像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种难题。征服“指环”,是一种意志力要求,一如登山。这是痴迷古典的1990年代才有的风景。但我却对歌剧的热情有限,对“指环”这套大片只是时断时续,听个大概。瓦格纳的任何一部作品,我的兴趣都不够深入。而真正的倾听,是必须抵达细节,甚至声音的毛细血管的。唯有找到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才算“打开”了作品,侦破听觉谜案告一段落。但瓦格纳的音乐案底太大。我猜,许多喜欢瓦格纳歌剧的人,可能只是敷衍着听,还是热闹为主。一如说起他的作品,那些惯性大词:辉煌,宏大。怎么辉煌与宏大,一般乐迷只落得个概念的空洞,细节的心得全无。

对于人人皆知的大作品,达到研究水平,有独一无二的见解,是困难的。这需要时间,耐心,以及与作曲家的同心同感。索尔蒂是研究总谱到痴迷程度的大师,他的指挥是用声音翻译巨著。迄今为止,没有其他“指环”的版本,超过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作品,无论理解,还是在录音的精美上。其中作为“指环”序篇的“莱茵的黄金”,录于1958年,“齐格弗里德”是1962年,“诸神的黄昏”1964年。一生能磨一剑也是福祉,索尔蒂今生最大的成就无疑就是录制“指环”。

同时也必须说,听“指环”与看“指环”,或此或彼,是个问题。这涉及对瓦格纳音乐成就的理解与评价。前些天,一个乐友打电话,对瓦格纳的排名不满,有个榜单把他列在了勃拉姆斯前面,紧随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与舒伯特之后。在重视大制作的今天,上演瓦格纳是商业魔术,有票房支撑,自然排名靠前。而巴赫的神学作品,莫扎特的情爱歌剧,都不如瓦格纳充满象征与寓言的作品,契合这个讲究奢华的时代的美学。世界尽现烟花腾空的华丽,人们爱看好莱坞式的视觉奇观。至于有什么留下,被记住,次要了。也许流水澎湃,人来人去,只是假装热闹,要路人记住什么,无疑是奢望。瓦格纳震撼了人,也就可以了。

一个震撼的时代,于听觉并非幸事。那么多轰鸣,叫喊,冲突与和解;那么多音符,有时近乎挥霍。里尔克在诗歌里说,我们,是挥霍悲痛的人;而真正的倾听,应该朴素,微妙,才可称得上在神秘里听见。冲着耳朵大喊大叫,灌各种靓汤是无效的。但瓦格纳的作品里有世界即将终结的预感与警示,这恐怕是他的意义所指:一切热闹,都有着通向毁灭的火绒。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6.110.***.***
036.110.***.***
此人不懂瓦格纳,就不要乱写了!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9.04 11:20:44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58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