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五张唱片
张可驹 于 2017.02.28 12:15:54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烩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笔下最重要的一首协奏曲,它的问世对大提琴家们而言非常重要,几乎每一位名家都录了。

这部作品不仅有深厚的音乐内容,平易近人的气质,还有着相当庞大的规模,对于乐队部分的要求很高。许多录音版本中的明星组合并不是唱片公司的营销手段,而是出于实际需要,灌录这部作品对任何一位大提琴家而言都是件大事。

可能是我收藏的范围不广,到目前为止,基本还没买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版本,两位大师再搭配名团的组合还是有其道理在。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某些录音的看法也会出现变化。

不过,这篇文章仅是很简略地谈谈《b小调协奏曲》的五款录音,它们大多很常见,尚未开始收藏该作唱片的读者或可参考。

罗斯特洛波维奇的两次录音

虽然大提琴名家几乎都录了《b小调协奏曲》的唱片,但像罗斯特洛波维奇这样,先后将作品灌录六次的演奏家还实在不多见。

其中,我在此推荐的可能是其中最常见的两次录音:前一次是罗斯特洛波维奇1969年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合作,为DG灌录的唱片;后一次是1977年,大提琴家与朱利尼指挥的伦敦爱乐合作,由EMI发行的录音。

欣赏这两张唱片,不难发现罗氏的演绎有明显的变化。

经过数年时间,大提琴家对作品的理解有所改变也属正常,但在这两次录音中,我多少感到罗斯特洛波维奇虽然个性很强,却是很擅长同指挥家取得共识的。

卡拉扬与朱利尼的指挥风格虽然大相径庭,罗氏却能在树立自身风格的同时,将独奏部分的气质“融”到乐队之中,从另一侧面展现其大师风范。

罗斯特洛波维奇大概是同卡拉扬最“合得来”的独奏家之一,他与卡老合作这款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不仅不为后者的强势所压倒,还特别展露棱角峥嵘的一面。

  • 虽然整体的音乐表情把握相当细致,音色层次也是大提琴家的一贯水准,独奏乐器还是特别清晰地令我感受到它的风骨;罗氏展现了一种非常挺拔,同时又是内在的气魄,但或许是作为代价,音响中的细腻与温暖减去不少。

    有些地方,如慢乐章中段的主题,大提琴家的演奏在我听来偏“冷”了些,对他而言,这是不多见的(至少在我听过的录音中是如此),但独奏乐器确实顶住了强大的乐队。

    要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压迫感为何,可以说是一种有点冷冰冰,却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指挥将众多细节打磨得难以挑剔,无论是合奏部分整齐如刀切的弦乐,还是管乐器与独奏大提琴对答的乐句,卡老手中的乐队“做工”一流。

    但给我印象更深的却是他对节奏的把握,无论抒情的旋律,还是带有民间舞曲风格的主题,指挥家一方面将音乐性格勾勒得相当清楚,另一方面又基本抹去了进一步发掘其“韵味”的自由度。

    配合那种精细,却是大魄力的音响造型,卡老之英雄本色在这首协奏曲中有充分的体现,对于独奏部分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罗斯特洛波维奇却能以那样挺拔的气魄,细致又不失峻朗的色彩穿梭其间,不仅侃侃而谈,且无论细节中的呼应,还是整体风格的把握都与乐队有着一层“酒逢知己”的感觉。

    到了朱利尼指挥伦敦爱乐的录音中,大提琴家的处理就非常不同了,那种风骨仍有保留,音色中的清俊在此却转为丰富、淳厚。

  • 原本伦敦爱乐与柏林爱乐的演奏功力是存在差距的,但朱里尼作为色彩专家,在此也尽了力,合奏段落虽无柏林爱乐那样的致密感,乐队中诸位独奏者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朱利尼原本就追求温暖而更多歌唱性的音色,弦乐到达不了柏林爱乐那样的犀利与“密不透风”也不要紧;他习惯将音乐表现得从容些,从德沃夏克的旋律天赋、朴素的管弦乐法中挖出了多少东西。

    遇到一位注重细节的指挥是独奏家的幸运,罗斯特洛波维奇也就在此发挥了他特别细腻的一面。

    他充分表现了大提琴“如歌的”音质,卡拉扬版录音中冷色调的因素不复存在;罗氏所使用的揉音令独奏乐器的音响变得相当丰腴,但他的修养高,控制得好,使大提琴的音色如同绚丽的油彩(如果没有那份修养,可能就会弄巧成拙了);同时大提琴家对音乐细节有着手持放大镜般的观察,难怪他与朱里尼合作如此默契。

    以作品第二乐章为例,虽然卡拉扬版中独奏与乐队皆表现得十分干练,我还是认为后来EMI的录音将这一乐章刻画得更加感人,哪怕是乐队部分。

    在此不是硬拼晚期浪漫派的大作,伦敦爱乐在朱利尼手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罗斯特洛波维奇这两次录音都很常见,DG与EMI皆以单张中价发行,分别搭配相同组合演奏的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与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罗氏的纪念专集或套装唱片收入这两款录音,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杜·普蕾的两张唱片

    也许天才就是能令人惊异,那么超级天才呢?听听杜普蕾的录音便知,相对于那款著名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商业录音(与巴比罗利合作),大提琴家灌录德沃夏克的《b小调协奏曲》是已更年长了,时年25岁。

    1970年,大提琴家与巴伦伯依姆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为EMI灌录了德沃夏克的协奏曲。

    在这个年纪创造经典演绎,当然令人啧啧称奇,这款录音可说是尽显理想化之“天才”的特点:

    首先是大提琴家的诠释有一种新鲜感在其中,完全不同于罗斯特洛波维奇手中特别深思熟虑的处理,杜·普蕾给人的感觉是她秉持自己的天才,以一种鲜活的激情“征服”这部作品。

    此类演绎往往容易留下一些粗糙的细节,而杜·普蕾了不起之处正是音乐修养的成熟,那样强烈的自发性,有时仿佛还带着一点生涩,但整体上又具备了完全的说服力。

    杜·普蕾并不在音响方面刻意经营,她手中宏大的音量,丰富而率性的音色变化也都体现出那种新鲜。

    不过需要指出,大提琴家的演奏听起来特别豪迈同样和录音风格有关:这款录音中,独奏乐器的位置相当靠前,与罗斯特洛波维奇在DG的录音比较后,更是一目了然。

    “神来之笔”四字用在杜·普蕾的演奏中很合适,欣赏独奏大提琴在第一乐章展开部中拉出那段延伸两倍长度的主题,或是慢乐章中两个主题的呈现,其效果每每使我感到有些任性,又由衷叹服。

    在慢乐章的中段,罗斯特洛波维奇绘出了大手笔的音画(EMI的录音),杜·普蕾则是天马行空般的恣情,我虽然对罗氏的录音推崇备至,但实在很难说谁的演绎更吸引我,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一同收藏了。

    这张唱片的乐队部分一定要说说。

    巴伦伯依姆与杜·普蕾这对伉俪留下许多彼此合作的录音,相对于妻子那种无拘无束的天才,巴氏的演出往往不那么抢眼。然而,仅通过这款《b小调协奏曲》的录音即不难了解他作为指挥家的功力。

    灌录这款唱片时,芝加哥交响乐团正进入一段新时期,索尔第接过这支乐队未久。

    在他手中,乐队的音响是偏向于凛冽、迅猛的威力,巴伦伯依姆在此却调配出温和、雅致的声音。同独奏乐器相比,乐队的形象未必引人注目,但细品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巴伦伯依姆对于音色的敏感性(后来他接手芝加哥交响乐团,改变了弦乐组的风格)。

    尤其在处理管乐器方面,指挥家收敛了乐队的锋芒,追求充分的圆润饱满与品位;第一乐章呈示部中,圆号吹出副题时的表现实在精彩,乐队合奏的力量则是收放自如。

    我收藏的另一张杜·普蕾演奏《b小调协奏曲》的唱片是1967年,大提琴家与切利比达奇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现场录音。

  • 这岂不是梦幻组合?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指挥与独奏家几乎是各走极端的类型,切利比达奇注重对作品的细微分析,在这方面绝对是精益求精;反观杜·普蕾,她许多冲动且带有直感型的演绎也几乎是仅此一家。

    这样两位大师走到一起,会有怎样的成果呢?

    大提琴家的处理明显收敛了许多,却依然是那样的气质、风貌,杜·普蕾始终才气纵横。但她确实沉静了些,远没有录音室版那样自由,比照一下两分录音中,第二乐章中段的演奏就很清楚。

    此时的切利比达奇还未进入他后期的辉煌,指挥着不甚有名的乐队,后来那种奇妙的风格也仅是部分地展现出来。

    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对于细节的把握无法同大师晚年苦心孤诣训练出来的乐队相比,但我想在切利比达奇手中,他们展现的应该是最高水平。

    慢乐章中,乐队细腻的色调变化有时带着一种朦胧感,是切利的本色;几位管乐演奏家的表现都不错,相对而言,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圆号就弱了些。

    在不破坏全曲氛围的前提下,杜·普蕾富有灵感的演绎与切利比达奇平稳、深刻的解读形成很好的对比(末乐章结尾的演奏是精要所在)。

    这款录音的效果属中上水平,十分自然,一点也不难接受,但表现乐队部分的细节不能同指挥后期的录音相比;独奏大提琴的位置不像录音室版中那样突出,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我手中的是DG发行的切利比达奇系列录音中的唱片,正价版,且无任何补白,属于“奇货可居”的安排。

    这张唱片目前已停止生产,所幸Teldec也发行了这份录音,搭配杜·普蕾演奏的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与巴伦伯依姆合作),但不知效果如何。

    EMI的录音室版唱片最常见的是搭配杜·普蕾与巴比罗利合作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后者可谓大提琴家的首席代表作,所以这张唱片虽以正价发行,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此外,还有分别搭配海顿《C大调协奏曲》与舒曼《大提琴协奏曲》的单张唱片(前者正价,后者中价),并许多套装唱片可供选择;我推荐法国版6CDs的套装,那套唱片的规模算是不大不小,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全面。

    傅尼埃(富尼埃)与塞尔合作的录音

    乔治·塞尔擅长德沃夏克的音乐,除了交响曲的录音之外,他至少在两份《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经典记录中担任指挥。

    两次录音的时间相隔二十多年,第一次是1937年与卡萨尔斯合作,第二次是1961年与傅尼埃合作,这里介绍后一次的立体声录音。

    傅尼埃不止一次灌录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他与塞尔指挥的柏林爱乐合作,为DG灌录的唱片。

    傅尼埃的演奏中,首先吸引我的往往是他温暖的音色,此时他的音响却特别给我一种神采熠熠的印象:

    依旧雅致,同时又那样的明丽。这样的音响显然与他对整体风格的把握相对应,大提琴家对《b小调协奏曲》的处理热烈,又相当紧凑,不知是否是与塞尔协调之后的结果。

    傅尼埃的演奏揭示出作品的风骨,大提琴的音响中充满热情,又富有修养,十分高贵,与罗斯特洛波维奇DG版唱片中少许的冷色调,或是杜·普蕾EMI版录音那样“兴之所至”的色彩变化形成对比。

    傅尼埃原本就不是为强调优美的效果而慢下来的演奏者,此时他还特别在演奏抒情旋律时提炼出一种足够感人,又足够洗练的音乐表情。

    不妨欣赏第一乐章中,独奏大提琴最初呈现副题,或是整个慢乐章中独奏乐器的表现,其中流露着无懈可击的品位。

    大提琴家的演奏固然是精彩纷呈,但也仅是在塞尔的乐队部分面前不落下风而已,归根到底,独奏与乐队都展现了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罗斯特洛波维奇的DG版唱片中,卡拉扬指挥这支乐队时注重于整体的雄浑,细节的打磨亦不失其风范,固然精彩,却并不令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样的风格在卡老的许多录音中亦有体现。

    塞尔指挥柏林爱乐时,却能在卡拉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具体表现在何处呢?

    首先,即是指挥家标志性的清晰,塞尔将他所追求的那种室内乐化的清晰带到这里,音响中的剔透感实为一绝。同时指挥家在音色方面用功很深,如此通透的声音,又被赋予非常鲜艳的色彩,真是辉煌的演奏。

    不过取得这样的效果,既由于塞尔的技术,也是柏林爱乐的基础所至。因为这样的效果不仅卡拉扬的录音中没有,塞尔本人指挥他的亲兵,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唱片中也见不到(指挥家没有同柏林爱乐多录几张唱片真是可惜)。

    这款录音中,塞尔的节奏动力亦露出锋芒,第三乐章的前半部分尤为明显,第一乐章呈示部的演奏在光辉中有着咄咄逼人的魄力,独奏乐器亮相时的压力不小,傅尼埃却完美地进入了。

    傅尼埃这款录音应该属于DG压箱宝的范畴,《b小调协奏曲》的录音中我几乎没听过比它更精彩的。

    DG也将其发行了不同组合的唱片,目前世面上有搭配布鲁赫等人作品的单张低价版本,还有两款中价版,分别搭配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列文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推荐画廊系列的唱片(搭配傅尼埃演奏埃尔加的协奏曲)。

    不过同这三张唱片相比,我还是更推荐一套6CDs的环保装唱片,其中除了德沃夏克与埃尔加的协奏曲,还收录了傅尼埃演奏维瓦尔第、包切里尼、海顿等人的协奏曲,舒伯特、勃拉姆斯、弗朗克等人的奏鸣曲,并许多小品。这套唱片不仅是傅尼埃演奏艺术的重要资料,其中不少录音也少见单独发行的唱片。

    这次介绍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五张唱片中,除了杜·普蕾那款现场录音的效果稍显陈旧之外,基本都属于演录俱佳,其实那份现场录音的效果也不错;如果之前还没有收藏这首协奏曲的录音,从其中任何一张唱片开始都无妨。

    相对而言,我推荐罗斯特洛波维奇与朱利尼的唱片,以及傅尼埃与塞尔的录音作为首选版本。两分录音的风格似乎形成了互补,一张一弛,都为这部作品的演绎树立了一种美学高度。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31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