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纳德·科恩的《谁罹于火》
李皖 于 2016.09.20 14:14:04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伦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这个人,相当悲观。他的深度催眠如呼噜般的声音;他对人世坚持执黑色的观察;他对日常情感,比如对爱情的绝望受难的感受……展开了民谣世界亘古如斯的暗夜。但他又不承认自己是悲观的。有一回他说,所谓悲观主义,是一直担心着将要来临的暴雨,而他早已被暴雨湿透。

他修过禅。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的禅宗师傅,中国人吧,听了他的录音之后对他说:“唱得更悲伤些!”

已经很悲伤了——如果我们能看懂、体会那些绝望的诗句。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90年代以来,乃至到更晚近的2010年代,确实,老科恩的声音,变得愈加悲伤。岁月,一个老人的岁月,浸透到这几乎只有低音的声音中。而他对世界的观察,更加宽广,也更加浩渺深邃,更加像这人世茫茫。但是很奇怪的,黑暗似乎越来越暖,从科恩的悲观中,我们更多地听到了抚慰。这样平静又深切地频繁说到死亡,说到人类的末路,真是对人生、对人类的绝好的教育。

科恩是个犹太教徒。晚年,他的道修主要是在寺庙里了,变成了佛教徒。但他既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佛教徒,骨子里,这是个充满宗教情感的人,又对宗教所许诺、所定型、所教化的一切,持有深深的疑虑。确实,科恩式的悲观不是悲观主义,而是怀疑论。

他最大的怀疑或许是对上帝。上帝是个绝对的拥有无比主宰力量的存在,而他以摆脱不掉的、似乎永恒的怀疑姿态凝望着它。这是以深切怀疑达到了深情守望的奇特例子。

1974年,科恩40岁,他创作并发表了《谁罹于火》(Who by Fire)这首歌。自发表之后,这首歌久演不衰,成为民谣-摇滚世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

  • 《谁罹于火》是科恩对宗教世界、那位老上帝的直接的叩问。问题如此迫切,在科恩后来的创作中,这样的追迫再没有过。在最先的录音室版本中,它有一种缓慢的、似乎轻轻舞蹈旋转的姿态,弥合了它的悲悼和迫问。这首歌也是可以飞的,在最初的创作中,科恩已经预置了这个设计。后来,若干次演唱会版本,科恩也多采用飞翔、曼舞的姿态唱这首歌,搭配上背景中直上天庭的女声,信仰与怀疑碰撞,甚至,充满了欢愉。

    1980年,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纪录片《伦纳德·科恩之歌》(The Song of Leonard Cohen)中有一段对歌曲《谁罹于火》的采访。“‘谁罹于火?谁罹于水?’歌词来自赎罪日唱的希伯来语祷文。” 科恩解释这首歌的来历,“谁罹于火?谁毙于剑?谁罹于水?按照犹太传统,犹太新年开启的‘生命之书’记录了新的一年里上帝所有子民的生与死,而这篇祷文,就详细记录着如上面所说的各种死亡方式。《谁罹于火》这歌的旋律,应该来自我脑海深层中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在犹太教堂里听到的那些唱诗。不过我写的这首在结尾处却不太一样:‘谁,请问是谁,在召唤?’”

    “那到底是谁啊?”此纪录片导演哈利·拉斯基追问。科恩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答道:“在我看来,这么问才能让这首歌成为一篇祷文。何种力,何许人,究何物,在决定着谁生谁死?这伟大的造物熔炉的柴火,到底是什么?是谁点燃了它?又是谁熄灭了它?”

    据研究者考证,科恩说的这篇犹太祷文,篇名叫《敬畏我主》(Unetanneh Tokef),相传写于11世纪。祷文取诗歌形式,分为四段:第一段怀着敬畏赞美造物主,第二段为主对其子民的宣判,第三段是人子的卑微无望,第四段回到对主的赞颂。《谁罹于火》的歌词内容,来自祷文第二段,即主的宣判——从“生命之书”上所记录的种种死亡方式,发落每个人的命运。

    《谁罹于火》列举了各种死亡方式,最后,不同于《敬畏我主》祷文结尾给众生一个出口,用“悔改、祈祷和慈惠”向造物主求情、求赐、请求宽恕,反而是发出了诘问:“谁,请问是谁,在召唤?”(And who shall I say is calling?)

    这是直接向主的发问,等于说:“请问你是谁?造设这一切的,你是谁?”在事关重大的、生死关头的祈祷里,科恩在作出问询,显示出了他的未尽臣服的自由意志。有一位阐释者,《破碎的哈利路亚:摇滚乐、救赎和伦纳德·科恩生平》传记作者里尔·莱博维茨(Liel Leibovitz)说:这就像是一通日常电话,上帝来了召唤,而科恩问:请问你是谁啊!“这里不仅仅显示了反抗,更是在挑战犹太教的核心传统。”

  • 音乐上,《谁罹于火》有一种远方的、夜晚的时空感觉,轻唱的时候,则有沉思与静默,缓缓升腾。吉他富于建筑感和盘旋感的弹拨,女声伴唱圣洁的飞升,加浓了这种气氛。以后的现场表演中,更配上了土耳其的乌得琴,使如吉他般的声响,更加精巧、曼妙,中东色彩使远方更加远方,歌声乐声像和着天地,静静舞蹈:

    • 谁罹于火?谁罹于水?
      谁在阳光下?谁在暗夜里?
      谁归于神的裁决?谁决于人世的审判?
      谁在你欢天喜地的五月?
      谁慢慢地朽腐?
      谁,请问是谁,在召唤?
      谁穿着寂寞睡裙?谁服了安定片?
      谁在这爱的国度?
      谁受到钝物的袭击?
      谁被雪崩?谁毁于粉末?
      谁因为贪心?谁因为饥馑?
      谁,请问是谁,在召唤?
      谁因勇敢攀登?谁遭遇偶然?
      谁孤独一身?谁在这镜中?
      谁受命于他的女人?谁用自己的手?
      谁在这生死之链?谁掌有大权?
      谁,请问是谁,在召唤?

      ——(伦纳德·科恩《谁罹于火》,1974。李皖译,郝佳校译)

    所有句子唱的,全部是死亡。死亡已经如此难解,更何况兼着这最后的、至高的诘问!这诘问被顿了两顿发出的、异常清晰的吐字唱出,带着全曲中突然一转、旋律最奇妙的调子,变成了似窥向神秘的一双眼睛。科恩的魅力,就在此时诞生。它不同于科学论者,也不同于各类信徒,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永恒的问号:不否定,也不肯定;终究,最后,没有答案。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3.162.***.***
    123.162.***.***
    比较喜欢《Chelsea Hotel #2》.还有 《hallelujah》
    发表于2016.09.25 10:30:27
    6
    117.156.004.***
    117.156.004.***
    发表于2016.09.24 21:57:29
    5
    211.157.***.***
    211.157.***.***
    最爱Waiting For The Miracle~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6.09.21 13:59:05
    4
    014.020.198.***
    014.020.198.***
    发表于2016.09.21 13:30:23
    3
    049.068.233.***
    049.068.233.***
    发表于2016.09.21 10:38:59
    2
    114.080.087.***
    114.080.087.***
    发表于2016.09.21 10:19:1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28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