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毒”和假唱
乐迪 于 2016.09.12 09:31:24 | 源自:微信公众号-爱乐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评价好的音响设备,通常只有2句关键词:“三段均衡”、“人声毒”。如果有第三句,就会是“低频下潜很深”。其中“人声毒”似乎是出场频率最高的,到处可见“人声毒”,更毒一点的,写“人声狠毒”。貌似一套好的音响,功夫全在人声上了。

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对于一套音响设备来说,展现不错的人声,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比很好地展现钢琴声音、交响乐队声音,要容易多了。大多数音响爱好者对人声会比较熟悉,容易变为直观感受,而对钢琴、大提琴这类乐器不太熟悉,难以把握。

评判一个电声设备,用“毒”这个词,不是一个客观的技术概念,缺乏定性和量化两个基本测评环节,这只是一种主观感觉,不同的人对“毒”点的捕捉会不一样。所以,夸奖音响设备“人声毒”,说了基本等于没说。

一般的音响设备,对还原人声都没有大问题。人声的频带是很窄的,发声的动态范围也不大,谐波成分相对乐器是少多了。男声的基准频响是64-523Hz,女声是160Hz-1.2kHz。歌唱家的嗓音频带宽一点,优秀的男低音最低可闻频响可达32Hz,花腔女高音的嗓音最高基本频点可达2kHz,也就是说,32Hz-2kHz就是电声设备回放人声的基本频率范围。那么钢琴呢,演奏琴的基本频带是80Hz-8kHz。交响乐队中几件低音乐器的最低基本频点都在60Hz附近,最高频点是镲的碰边声,为12KHz,即60Hz-12kHz是现代交响乐队的基本频率范围。

从以上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人声的最低音和交响乐队差不多,但高频上限则差10kHz。人声最高频点的5次谐波为10kHz,而交响乐队的五次谐波则为60kHz。钢琴的谐波成分最丰富,可以测到16次谐波,即128kHz。

上面这些数据也许看得眼花,我就说一个结论,依目前的功放制作水平,1200元左右合乎国标的入门级音频功放,较为平直地回放80-12kHz的频带都没有难度,欣赏包含五次谐波成分的人声是很轻松的。但频响在60-16kHz范围的中高级功放,回放包含完整2次谐波成分的交响乐队演奏都不是太完美。现在很多数万元级的高级功放把频响上限做到了100kHz,回放包含完整5次谐波成分的交响乐演奏似乎没问题了,但钢琴声的完美回放仍非常勉强。虽然人耳不能直接听到20kHz以上的声音,但通过人体骨骼可以感受到这些泛音的存在,既然现场声存在这些谐波成分,音响设备理论上需要完整复原。所以音响设备是放人声容易放好音乐很难。

揭开“人声狠毒”的秘密,大多是音响设备在调整整机音色时作了倾向性的预设,这是一种针对声音偏好的调整,实际上是制造了一些“好听”的失真,比如超越生理极限地夸张蔡琴敦厚的嗓音,这不表示音响设备的素质高,与高保真、失真低也没半毛钱关系。

在唱片录音这头,对人声的调整会比乐器多,大家听到的“狠毒”的人声,其实和真实现场声相去较远,反正大家能聆听歌手在录音棚真人唱的机会几乎没有。除了如卡拉扬这样的神仙级人物,录音师通常不太敢大幅调整乐器声,因为这是严肃的艺术创作。而娱乐范畴里的流行歌曲则不然,把声音调得五花八门是常态。很久以前有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男女声对唱歌曲,本人参加了录音工作,负责其中女声的录音和后期。音乐编辑的要求是把女声处理成初中生的特质,要求轻盈、青春、甜美。而这位女歌手当时已经19岁了,习惯于拿着动圈话筒近唱,听了她自己录的小样,音乐编辑非常不满意,要求大改音色。研究了一下,我要求她在距离电容话筒20厘米处唱,加防喷罩。人声后期时切除了110Hz以下的频段,对120Hz、200Hz、230Hz三个频点作了1-3dB的衰减,600-800Hz频段全段衰减1dB,1k-2.2kHz全频段和10kHz频段提升1-3dB,在14kHz频点提升了3dB。歌手的嗓音调整后明显减薄了,轻盈青春了,丰富的泛音也得以较好体现。如果说这个人声算“毒”的话,大部分是台子上的功夫,音响设备如果能忠实再现,就是体现了音乐编辑和录音师在电声环节的创作意图;如果音响设备自身有进一步处理,相得益彰可能就成了“狠毒”,背道而驰会成为“歪毒”,反正就是一个“人声毒”。

如此再说到过街老鼠般的晚会“假唱”问题,我认为这个事不能一概而论。假唱并不等于歌手偷懒、欺骗观众,往往是为了最终的聆听效果,或说为了达到“人声狠毒”的境界。现场真唱的即时调音手段很少,远不及录音棚,歌手上上下下,客观上没有充足时间去完成调音环节。如果一台晚会就是图个热闹,真唱是应该的。如果要达到较高的创作效果,有完美的音响效果,真唱是做不到的,只有“假唱”。2001的央视春晚全部是真唱的,音响效果比较差,甚至出现了现场话筒啸叫,观众也有意见。恢复了“假唱”后,效果强多了。“假唱”和“人声狠毒”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要理性看待。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还只是在用audition cs5.前一段时间抓来朋友乐队的小样自己改着玩,主要是滤波器。中间有段萨克斯,毕竟只是小样所以录音室大概就是用批处理过了一遍,其中一个高音音色已经是小号了。我改回了萨克斯。时间,设备素质够高,软件算法够好,唱成shit的歌也可以修的有模有样的。音高音色强弱都可以改,还有画笔,你还怕什么。当然大公司还是有操守的,主流意识上现场能力还是比唱片说服力更大一点。
发表于2016.10.01 19:45:20
12
真正有保证的地方是演奏者的实际演出能力。采样水准只是一个影响因素。一些列客观指标都影响最终听觉体验,但是首先核心完完全全是演奏能力和演奏的情况,然后才是从采样到混音发行。
发表于2016.10.01 19:40:54
11
确实有限!不过作为一个中级钢琴爱好者来说,我能理解到的层面,混音技术已经大有可为了。典型例子是霍洛维茨有张play liszt,其中有很多混音的痕迹,甚至我个人怀疑低音都是被加强过的。也有删除过的痕迹。其中几个混响的加入我觉得非常棒!那张cd对我来说就是天碟,混音起了正面的作用。混音起正面还是负面作用,取决于演奏者的素养,既然有了一个可以偷懒的方法,总会慢慢出现想偷懒的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无非是让偷懒看不出来罢了,同时既然总可以得到没有错音的演奏,也许没有错音的意义也没有那么大了。另一方面,历史的录音都被保留下来,对古典音乐以后的发展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发表于2016.10.01 19:36:55
10
03
我们听到的都是“制作”出来的声音,想知道母带是否经过后期?
发表于2016.09.23 09:08:49
9
124.089.008.***
124.089.008.***
发表于2016.09.23 09:06:03
8
218.106.***.***
218.106.***.***
提到的那首对唱情歌是不是 素颜 ,何曼婷的年龄倒是对的上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6.09.17 19:51:19
7
113.102.***.***
113.102.***.***
1楼的论点跟摄影方面“有了后期手段还在意前期质量干什么”有异曲同工之妙。玩了几年的录音难道不知道精良的前期采集才能给后期更大的调整空间么?
此帖使用iPad提交
发表于2016.09.15 02:54:51
6
221.203.030.***
221.203.030.***
发表于2016.09.12 10:40:01
3
222.069.038.***
222.069.038.***
发表于2016.09.12 10:20:43
2
乐器后期也是很多的,卡拉扬的录音反而是后期比较多的,我自己在家玩录音混音也有几年,慢慢发现很多古典唱片的后期其实也是很多。卡拉扬唱片那种辉煌音色就是后期出来的,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确实有些钢琴录音会在某些音上加混响或者音染,甚至切掉部分音头,这都是可以听出来的;我也没有施坦威不知道需不需要激励器。这种一般程度的修改和卡拉扬那个是两回事。然而不管怎么说,在这方面可以认为唱片工业损伤了古典音乐,因为可以找人后期干湿混响和删除错音杂音,何必要在演出时控制;可以调节频响,又有多大意义在演奏时就控制频响/整体音色?
发表于2016.09.12 10:19:1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08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