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
杨宁 于 2015.08.02 20:40:04 | 源自:外滩画报-靠谱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行星》组曲是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创作于 1913 至 1917 年的作品。如果不把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放在他生活的历史环境中,很可能会把他和圣-桑用同样的方式处理,认为他除了以《行星》一举成名之外,便一无是处。

    他确实不是天才,不是先驱,但有着非常独特的思想和性格,相当勤奋地实践各种音乐活动,包括教学、收集民歌、创作等等,并孜孜不倦地紧跟 20 世纪初音乐界的剧变。在只有埃尔加独树一帜的 20 世纪初英国乐坛,霍尔斯特的创作和教学更是极大地推进了英国音乐的发展。

    霍尔斯特本人丝毫不欣赏《行星》组曲的巨大成功;他认为作曲家应当保持无籍籍名的状态,这样才能继续突破;一旦获得成功,公众便会期望他重复自己,而这绝不是好事。但是,从各个角度看,《行星》组曲都堪称霍尔斯特的代表作。

    在音乐方面,霍尔斯特并不循规蹈矩,时常是笔随心至。他较少顾及曲式,往往只用比较简单而有效的形式。在和声上,由于东方哲学的影响(他曾为了创作印度题材的歌剧而自学梵语),常常表现得较为疏离而灰暗,而且时常有强烈的空间感和时间静止的感觉。

    《行星》的创作最初是受星象学的启发,试图用音乐描绘各个行星的星象学意义,正因此,这部组曲没有包括地球。这也反映出霍尔斯特对远方世界的着迷。

    《行星》各乐章是相对独立的,没有直接的联系。霍尔斯特的笔法十分精致传神,音乐足以表达标题的含义,因此也无需再加文字描绘。下文都可算作附注。

  • 由于作品首演 1918 年,一战尚未结束,第一乐章《火星——战争使者》被时人看作对战争的描绘。事实并非如此,霍尔斯特早在战前就构思了这个乐章。

    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使者》由于其圣咏式的庄严旋律而成为此曲最著名的一章,但霍尔斯特最满意的是第五乐章《土星——老年使者》。这个乐章非常明显地受到勋伯格《五首管弦乐小品,作品16》(Fiver Orchestral Pieces, Op.16)第三首《湖边早晨》里“和声色彩”手法的影响,开头的音乐几乎静止。

    第七乐章《海王星——神秘者》里的女声合唱在当时也是很有创意的做法。霍尔斯特让合唱团在后台演唱,先是打开入场的门,在最后慢慢关上门,让声音渐渐消失至“听觉无法辨别出有声和无声”。对女声合唱的运用,也许是受到德彪西《大海》(La Mer)中第三乐章《海妖》(Sirène)的影响。这两个乐章都可以看出,霍尔斯特绝不是守旧的人。

    关于组曲中七个乐章的顺序安排,历来有许多猜测。英国音乐学家大卫·赫尔维兹的解释也许最有实际意义:以第四乐章《木星》为顶点,之前和之后的三个乐章各自成对,在音乐上形成对比。

    因此,第一乐章《火星》的火爆、剧烈和第七乐章《海王星》的静谧、神秘,第二乐章《金星》的高贵气质和第六乐章《天王星》的世俗、喧闹,第三乐章《水星》的迅捷和第五乐章《土星》的迟滞,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冥王星》呢?霍尔斯特在创作《行星》时,冥王星尚未发现,当然也就没写。不过,冥王星在 1930 年被发现时,他还在世,但由于厌恶《行星》的名声,没有应邀再补写一首。后来,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专家柯林·马修斯(Colin Matthews)补写了《冥王星》。

    虽然 2006 年冥王星被贬出行星家族,但前几天“新视野号”历时 9 年 48 亿公里飞抵星球,为我们首次揭开冥王星的面纱,使这颗遥远的星球又再次成为新闻的主角。

    本文摘自外滩画报-靠谱的《听着这些音乐看 NASA 的新闻,简直太燃了!》一文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2.013.***.***
    122.013.***.***
    在CPU已经不是性能瓶颈的时候,note性价比超高啊,就是摄像头略落伍
    此帖使用MI NOTE LTE提交
    发表于2015.11.19 00:41:15
    3
    171.037.033.***
    171.037.033.***
    发表于2015.11.19 00:26:58
    2
    03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5.11.19 00:26:3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59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