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夫:年轻的老巴赫
贾晓伟 于 2015.06.22 18:52:25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 匈牙利钢琴家席夫弹奏的巴赫《平均律》(英国迪卡公司于1984年出品,其后多次再版),音符一派光明,珠圆玉润。他的演绎有一种干净的美,深受日本乐评家的推崇,对其热爱程度远胜于对古尔德与图雷克等大师。其实,席夫版《平均律》最重要的特点,是左右手的平衡,他近乎天生的对位感极其出色。巴赫的键盘作品追求均衡,左手与右手是两个音乐构成,要彼此关照,像两座正在建筑的玲珑塔,影子相互说明,有时还需要叠印在一起。稍有不慎的话,两个音乐构成就缠结到一起,比例失当,扭曲并打架。如果这样的话,巴赫表面结构谨严而内在大气的《平均律》,就失落了“平”与“均”。测试一位钢琴家的功力,大多以《平均律》为依凭,而想在这部键盘音乐的“旧约”演绎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件难事。席夫被认为是古尔德之后最权威的此曲阐释者。

    我一直把席夫的弹奏看作青春版的《平均律》。“老巴赫”在他的手指下成了“年轻巴赫”。当年巴赫为八度音程建立律制,是当作教科书写这部作品的。席夫把一部表面并不活泼的曲子弹得既温暖,又诚挚,春风拂面,坦坦荡荡,有一种少年魔术师的英气,流畅,却绝不含糊。但更多乐迷被古尔德线条凌厉、大颗粒音符以及密度十足的《平均律》迷住了。有人会觉得席夫的演绎不够味,太中规中矩。

    公平地说,古尔德的弹奏是一种另类的奇与美,他在CBS录制的《平均律》曾长时间让我抵制其他版本的诱惑。古尔德的魅力正在于此,他的速度与质量使巴赫的音乐既像人类声音最初也是最后的表达,听久了会上瘾,迷惑于塞壬般的吸引力。他的演绎现代感十足,故意去掉音符的光泽,也尽力压低感情在其间的振幅,全部交给智性统辖,是一种物化的声音存在。席夫显然没有古尔德的美学,但其演绎对于理解巴赫却有教科书的示范效果。也就是说,席夫的演绎是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具有人性;古尔德却独一无二,像世外高人,充满魔性,只能远远欣赏,难以研习。

    席夫生于1950年代的布达佩斯,后来到英国发展,是1980年代去世的古尔德的隔代人。1960年代古尔德的琴声风靡全球时,席夫还是一个练琴的孩子。与古尔德清俊、沉思的面貌不同,席夫最初在唱片封套上亮相的,是脸庞圆滚滚、神情专注的邻居大男孩模样。他的干净与清澈,投射在眼睛的明亮里,而古尔德有双鹰一般的眼睛。也许古尔德属于群山之巅,像神祇一样离群索居;席夫属于大地与人性的范畴。两位大师的演绎趣味由此可见一斑。

    在席夫的弹奏里,第一节的音符像太阳从大地上朴素而又灵动地升起,充满温暖与光亮,没有杂质,自然而悦耳。第二节则是一组光线挽着手指跳舞,不停地变换角度与位置。席夫把巴赫的抽象作品还原成大自然的万千风情,让人感到在上帝的光照下,万物都在荣耀上帝——这是巴赫创作的基本信条。除此之外,席夫还传达出古尔德极力回避的感官愉悦,即巴赫作品被时人与今人时常讨论的“欢乐”问题。

    关于感官愉悦,古尔德曾经著文抨击莫扎特,说他的享乐主义降低了音乐品质。但巴赫的音乐里也有感官的东西,虽与莫扎特不一样。巴赫是一种信仰的迷醉,自信的欢欣。古尔德弹奏巴赫过滤掉的这一层,恰是席夫要给感知巴赫者的糖衣。席夫的演绎,其实是对古尔德的巴赫做人性上的必要修补。那是朴素而谦恭的巴赫:今生多苦,但也有快乐相随,苦乐参半,才是活着的真实处境。在被抛弃时,人才可能找到走向上帝的路径。美好在地上的每一粒尘土里,生命正是从“一”到“无限”的回归。其间,并没有衰老还是年轻的外在意味。

    1980年代起,席夫开始活跃于欧洲乐坛,充当一些重要音乐节的主角,深受乐迷欢迎。除了巴赫,他还录制了其他作曲大师的作品。但在广大乐迷心里,《平均律》是他事业的基石。这部作品太重要了,其他的成就难以比肩。席夫也将因此被乐迷记住。可见与巴赫同在,也就与不朽成了近邻,不会湮灭。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58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