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雷斯:“业余大师”
贾晓 于 2015.06.18 19:09:54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1944年生于葡萄牙的女钢琴家皮雷斯,1990年代为德国宝丽金公司录制了大量唱片,今天听来仍是光彩照人,深具说服力。她1991年发行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编号分别是279、280、311、576),呈现一个金色、温暖的音乐世界,与其弹奏肖邦《夜曲》音符散发出的银光,恰成有趣对照。金光里顽皮的莫扎特与时常忧郁的肖邦,一个是日光神,一个是月下幽灵。皮雷斯演绎的两位作曲家让声音有了不同的金银质感,足见其深厚的技术功底与读解力。

但坊间传说皮雷斯弹钢琴只是业余为之,她的主要精力是打理一家荒僻的农场,以种菜为赏心乐事。当然,一个声名显赫的钢琴大师,加些生活的八卦与花边,更容易让乐迷津津乐道(比如法裔女钢琴家格里莫,便以养狼这个跟弹琴八竿子打不着的癖好声名远播)。此类说法只可姑妄听之,因为皮雷斯从小就是钢琴神童,年轻时得过里斯本钢琴比赛与李斯特钢琴比赛的名次,以钢琴为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1990年代她才四十多岁,正是出作品的大好年华。她与法国小提琴家杜梅以及后来的华裔大提琴家王健合作,录制了不少室内乐的好唱片。打理农场也许是偶尔为之,生活轶事一桩,她可绝对不是一位“业余大师”。

说来有些奇异,皮雷斯最初闻名乐坛,是1970年布鲁塞尔纪念贝多芬诞辰200周年的大赛。她弹奏的贝多芬赢得大奖。原本是要顺着演绎贝多芬这条路寻找发展轨迹,可后来弹奏的莫扎特与肖邦影响力越来越大,德国的一流唱片公司开始拿她主打市场,录制多种曲目,深得乐迷喜爱,赚得盆满钵满。

  • 乐评家常把皮雷斯的琴艺与阿格里奇比较。在我听来,阿格里奇善作大块文章,激情洋溢,而皮雷斯内在而精致,见微知著。在对肖邦的演绎上两人各有风格,秋色平分。但在莫扎特的作品上,皮雷斯更胜一筹。若不是如此,唱片公司不会让她两次录制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可谓罕有。她弹奏的莫扎特规模不大,每个章节却十分致密,富有精神内涵。皮雷斯去掉莫扎特作品里的某些享乐与感官成分,呈现其笃信的天主教“含泪微笑”的信仰内核,在深具可听性的同时使作品有了情感与信仰相结合的厚度。

    关于莫扎特作品里的即兴、重复与享乐,近年有不少争议。有人说莫扎特的作品自我模仿的成分太多,自己抄自己,心猿意马,有的地方冗长,不精致。此种论调源自莫扎特的作品不够痛苦,太多和谐与快乐,缺乏深沉情感。但这就是莫扎特。听皮雷斯弹他,会觉得每个小节都大有意趣,绝不是逸笔草草,而是结构谨严。莫扎特的快乐也在其间流露,却是内在之灵的快乐,并非外在听觉上的表层熏染。这是“渊面黑暗”——“要有光”的神学命令所寻求的快乐,也是超越了世界与生命给人的重负,把自己交予最高者之后的释然。必须说,在这个真正的内在快乐愈来愈少、确定性不存的时代,皮雷斯的莫扎特有一种确定性的快乐,相信者的快乐。

    弹奏莫扎特出名的女钢琴大师众多。前几年去世的西班牙裔钢琴家拉罗查,生前就以弹莫扎特誉满全球。她的琴声比皮雷斯更暖、更厚,但没有皮雷斯肌理细腻,每一乐句都充满的内涵。皮雷斯的演绎相对于拉罗查那代钢琴家而言是新演绎美学,更重细节的精确性,即尽量控制感情的弥漫,避免简单的感伤与浪漫,去除杂质,回到结构本身说话。

    关于当下对莫扎特作品的演绎美学,有人认为已经失真,现代钢琴与莫扎特所在时代使用的钢琴不是一回事。当然这是一个阐释者改造原创者的时代,现代钢琴中的莫扎特已被普遍接受。乐器的进步带动了演绎美学的前行。当代演绎,其实对钢琴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品的内核如何,如何理解与表现才让人信服,对内功的要求更多,也更复杂。皮雷斯成功做到了内功与新演绎美学的结合,而她后面年轻些的钢琴家多有技术,却不知道如何认识莫扎特作品的神学内核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36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