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春音乐会——由热闹变为常态
张佳林 于 2015.03.06 15:07:09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2015年1月14日,亚洲杯足球赛中国国家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地点是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体育场,但是如果仅从电视直播传送出的现场声判断,仿佛置身北京工体:当天有13000多名华人球迷到现场为国足助威!虽然远在澳洲却俨然成了中国队的主场。一周后,还是在布里斯班,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澳大利亚队的八分之一决赛,同样有超过一万名华人球迷到现场为客队呐喊助威,球场气氛完全不像是主队的主场,甚至在赛前唱国歌的仪式中,中国国歌的声威超过了东道主。这种几乎“反客为主”的现象令国人激动自豪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个事实:华裔族群在澳洲、东南亚、北美的一些国家中,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规模都已经成为仅次于本地族群的第二大群体。正因如此,当地政府和机构对这样一个庞大族群的文化传统和消费习惯不可能熟视无睹。

2012年,纽约爱乐乐团首次在纽约举办中国农历新年音乐会,其观众群就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之所以由外国名团主办的海外新春交响音乐会从纽约首创,首先是因为当代美国政府和社会非常强调种族平等,推崇“国家荣誉感”而不强调“民族自豪感”,多数美国人对待本国公民,无论是哪国移民基本没有“排外”心理。特别是纽约,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有色人种比白人多,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美国的艺术管理机构相比起欧洲国家相对务实,更重视市场开发和商业收益,在不违背艺术原则的前提下,能挣的钱一定会去挣,放得下架子。加之近年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古典音乐机构都面临经费紧张甚至濒临倒闭的困境,人多势众不差钱的华人市场很自然的成为他们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焦距=100毫米;光圈=F2.8;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600;白平衡=手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5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2.01.25 10:48:13
  • 其实海外华人在所在国举办新春联谊会、音乐会的传统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文化部、文联、大使馆等等机构每逢佳节,经常会组织国内的艺术家到海外一些华人较多的城市举办诸如“天涯共此时”一类的演出活动。还有很多当地的华人社团或个人,出资邀请国内的艺术家、影视明星来当地演出,以增添节日气氛。国外的华人从艺术审美方面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就定居国外的小企业主或劳工,以及八十年代初通过各种方式移居海外,祖籍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华人。他们的社交范围基本还是在华人圈内,音乐欣赏习惯与审美与国内城乡结合部居民基本一致。第二类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高级知识分子、商界精英及他们的后代,这些华人除了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一些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外,在文化与思维方式上已经完全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社会,他们也能够欣赏一些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但在审美方面相对西化。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海外华人在数量比例方面,上文中的第一类仍占绝大多数。那个时候就算当地的交响乐团愿意演中国的交响乐作品,当地的华人也未必有意愿支撑起这个市场,当年很多国内交响乐团出访遇到的票房尴尬就是例证。但随着二十世纪末高校出国潮的那批华人逐渐在所在国获得公民身份成家立业,以及老一代华人的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海外华人的文化背景构成发生着变化,上文中第二类华人的比例迅速增加。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李小龙、成龙电影中那种只能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越来越少,华人社会形象和地位让当地人越来越感到亲切与认同。这个时候外国交响乐团在华人的节日举办中国音乐内容的音乐会,也就水到渠成般自然了。

    欧美交响乐团举办中国新春音乐会一旦成为惯例和新的传统,此举最大的契机是华人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有机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过去那种国内乐团“走出去”演几首中国作品,就好比外国的中餐厨子来中国做几道自创新菜,中国美食家也就尝个新鲜说一堆赞美的话,但多半人走菜凉上不了国内饭店的餐桌。这回是外国厨子把菜谱寄来,咱钓鱼台的国宴师傅照着菜谱掌勺烹调,这和当初的“送货上门”完全是两个概念。再加上一批活跃于欧美一线舞台的华裔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正值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他们的明星效应对于中国交响音乐的推广也会是非常有力的。

    二十世纪初柴可夫斯基、莫索尔斯基、斯克里亚宾等等俄国作曲家的交响乐和歌剧得以在美国推广,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大量流亡美国的俄裔犹太人和贵族后裔的市场需要,以及一大批俄裔演奏家、指挥家在美国的崛起。但有一点区别在于:中国在世界近代音乐史上,没有自己的柴可夫斯基、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中国的交响乐创作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步入向西方学习的“习作”阶段,从而错过了经典交响乐时代最后的半个世纪。当中国作曲家终于拿出了可以令外国同行愿意认真阅读研究的作品时,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具备大众知名度的交响乐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都已经去世了。现今一批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终于被国际乐坛认可和推崇,但交响乐文化本身的“繁衍”功能已经丧失,短期内我们无法指望有多少新的交响乐作品能够与传统经典作品共同成为舞台常备曲目,这不是中国作曲家的问题,而是全世界传统艺术音乐创作所面临的窘境。然而欧美国家的交响乐还可以“吃老本”,连芬兰、挪威、捷克这样的国家也还各自有西贝柳斯、格里格、雅纳切克的经典作品可以撑门面,而亚洲和非洲国家在这方面就相对尴尬了。

    如果打算让国外交响乐团的新春音乐会能够有持续性发展,由“策划”变为“计划”,从“热闹”成为常态,中国交响乐作品的挖掘与创作能否跟得上是关键。如果年年总是靠《春节序曲》《海霞组曲》《梁祝》《黄河》《我爱你中国》主打,用不了几年海外华人也会倒胃口的。无论中外,这种节日音乐会的委约新作品,不能指望那些以深刻和技法见长的学者型作曲家,因为他们内心中对于取悦听众是有抗拒本能的。或许这种类型的作品,更适合具备交响乐创作技术,但日常工作内容又并不是纯学术性的“跨界”作曲家。比如美国的伯恩斯坦,他在成为举世瞩目的指挥大师之前是一位歌舞剧作曲家,也擅长爵士钢琴演奏,而他现今在交响乐舞台上成为经典作品的几首序曲和组曲,基本都是他创作于这一阶段“雅俗共赏”的作品。海外新春音乐会新作品的征集,最有可能诞生“经典”的,或许是那些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现在从事影视音乐创作、编辑的中青年作曲家。另外“音乐会咏叹调”(Concert Aria)这一很多国内音乐专业人士都不很熟悉的体裁,其实非常符合新春音乐会的气氛。欧洲经典的音乐会咏叹调如《春之声》《威尼斯的狂欢节》《夜莺》等等都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会作品。国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出现的很多“创作歌曲”和“艺术歌曲”,如《我爱你中国》《为祖国干杯》《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等等其实都是典型的“音乐会咏叹调”——为人声和交响乐队而作的音乐会独唱曲,只不过这些歌曲后来更多是在各种晚会上用卡拉OK的形式演出。国内创作这类声乐作品的人才济济,这也是扩充海外新春音乐会曲目的突破口。

    外国名团在外国办中国新春音乐会,这对于还在争论该不该过“洋节”的广大国人无疑是一件很振奋的事件。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就像布里斯班体育场里回荡着震耳欲聋“中国队NB”的呐喊声,是对于历史教科书里“半殖民地”这个刺眼词汇的又一次报复性得意。然而假如中国足球队真的已经是世界强队,我们也就不会因为亚洲杯的三战三捷小组出线而感到特别扬眉吐气;如果中国的交响音乐创作真的有足够的经典和影响力,外国交响乐团定期演中国作品就像定期演法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作品一样成为常态,“新春音乐会”也就真的可以回归“音乐会”本身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3.180.***.***
    123.180.***.***
    5
    116.009.000.***
    116.009.000.***
    发表于2015.03.08 00:06:23
    4
    060.223.226.***
    060.223.226.***
    发表于2015.03.07 13:48:39
    3
    222.071.109.***
    222.071.109.***
    发表于2015.03.06 17:39:09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29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