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贾晓伟 于 2015.02.13 15:50:10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50/19

  • 2002年10月,莫斯科海利根歌剧院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歌剧《璐璐》。据说这是亚洲首演,也是当年北京音乐节的重头戏。记得那晚名流云集,尤以电影界几位名导莅临为最。而报纸对此剧的事前介绍,用了“少儿不宜”的字样。但公允地说,这场歌剧的演唱与舞美水平都一般,没有出现组织方预料的轰动与争论。我见到几位乐评人,问他们感觉如何,但都显示出难以置评的窘迫神情,一副“人在囧途”的模样。

    《璐璐》由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创作,是一部无调性与十二音体系作品。作者生前并未写完,其遗孀一直拒绝将其搬上舞台。法国指挥家布列兹1979年完成该剧完整版首演,对遗作重新进行了配器与改造。而贝尔格1935年去世时留下的作品是钢琴曲谱,还没来得及写分谱。当然布列兹的“璐璐”是否是贝尔格的“璐璐”,存在争议。但根据贝尔格生前文本,指挥家时常在音乐会演出的《璐璐组曲》,却是保真的。阿巴多录制有此曲,唱片封套上是贝尔格的线描画像。

    贝尔格生于1885年2月,2015年是他诞辰130周年。据说他50岁时英年早逝时(因被小虫叮咬后身亡),遗孀几近崩溃,时常与他的亡灵对话,以为其并未死去。贝尔格的作品也因此被她严格管控,轻易不让他人使用。

    中国乐迷对贝尔格不太熟悉,听歌剧《璐璐》感到茫然在所难免。记得那晚歌剧到下半场时,周围的座位开始零落,曲未终人已散,还有“真恶心”的嘟哝式评价。当然,习惯听古典的乐迷一定受不了十二音体系的不和谐与不好听。另外的不适,则在于《璐璐》讲的是一个“女唐璜”的故事。剧中的“璐璐”欺骗与讹诈男人,最后被变态狂杀害。阴森的故事,加上阴森的音乐,尽是对听众的挑战与冒犯。观看《璐璐》,成了一种对耳朵的流放与上刑。

    贝尔格年轻时师从勋伯格,与韦伯恩一起,是十二音体系的忠实传播者与实践者。在写《璐璐》之前,他已写有歌剧《沃采克》。《沃采克》的故事取自天才剧作家毕希纳的作品,讲了一个放浪妻子被胆怯丈夫杀害的事情。由此看两部歌剧的异曲同工,都是对变态欲望及其惩罚的表述。前所未有的新女性形象,从此登上了歌剧舞台。她们破坏男人权力世界的同时,也葬身于这种权力。女唐璜与女萨德的混合体,打开的是潘多拉的盒子。而这个潘多拉,来自现代世界。

    可以这么说,作为现代主义音乐核心技术构成的十二音体系,也与潘多拉魔盒一样有着致命的影响力。古典音乐退场,并非最早来自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上演;推出十二音体系的勋伯格,才是一场革命的始作俑者。客观地讲,贝尔格的歌剧人物多是欲望与人生都迷途并趋于毁灭的样板,适合十二音体系充满表现主义美学风格的表达。幽暗的人性迷宫,也呈现出无调性。但从听觉上讲,十二音体系作品是一种折磨。

    比较古典作曲家与现代作曲家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旋律让人耳熟能详,后者则只以概念存在,很难被人记住什么。现代主义音乐呈现的声音审丑现象,远比视觉审丑更让人难以接受,因为耳朵是比眼睛更挑剔也更敏感的器官。大约很少有人从视觉作品的不适中感到崩溃,但音乐就不一样了。这也说明,抽象世界带来的压迫,远比具象世界厉害。

    斯特拉文斯基曾回忆说,贝尔格长相俊美,举止文雅,与韦伯恩很不一样。但贝尔格当年的影响,远远大于韦伯恩。因为写歌剧,要比写别的音乐作品更易获名获利。两人一样的地方是作品都异常精致。贝尔格的创作十分慢,有时几年才写出一部作品。

    《璐璐》就写了很长时间,临终也未完稿。它的文本底稿来自两部作品,一部叫《地精》,一部叫《潘多拉魔盒》。真是奇妙,他使用的十二音体系技法仿佛就是“地精”,来自“潘多拉魔盒”。斯特拉文斯基这个“新古典主义者”,后来全盘接受并使用十二音体系。“二战”是分水岭,此后古典被弃,音乐转向了“璐璐”的美学。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发表于2015.02.21 20:51:42
    4
    03
    谢谢科普
    发表于2015.02.15 20:34:34
    3
    114.085.106.***
    114.085.106.***
    发表于2015.02.15 20:34:08
    2
    119.179.088.***
    119.179.088.***
    发表于2015.02.15 09:01:1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00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