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会死亡吗?
苏立华 于 2015.02.05 15:42:13 | 源自:苏立华聊音乐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7.32/139

  • 自从19世纪末留声机诞生开始到今天,录播音乐的音响革命几乎一直都是录音技术和终端播放技术的革命。信号源功放(前级)、喇叭功放(后级)和音箱喇叭技术,进入电器和电子时代后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喇叭和音箱部分。

    音乐录音从最早的物理振动录音到电器录音、电子录音发展到了最终的数字录音;唱片从早期的蜡质滚筒、蜡盘、金属盘、78转胶木唱片、45—33转密纹唱片、磁带,发展到数码时代的激光唱片(各种规格),期间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人类从捕捉和录制声音开始,发展到今天追求声音清晰度和音色还原的高保真,即真实现场的保真还原;这是人类从运用科学技术发明声音录制与重播到对声音的艺术审美与追求。

    声音是音乐的载体,其音质和音质的保真度对于捕捉和还原音乐录音的保真非常重要。在今天,人们已经无需为声音的清晰度发愁了,我们足够听到最清晰的录音重放,追求的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录音和相对应的重播效果。

    前面提到了,人类录音经历了物理录音、电气和电子模拟录音及数码录音三个阶段。物理录音是最原始的录音,它做为给消费者使用的录音,早已在20世纪初就被淘汰了;模拟录音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基本定型,到今天没有什么新的个性(指原理),先进的模拟录音相对于数字录音来说,信噪比低,声音不如数码录音清晰,但模拟录音声音鲜活;数码录音信噪和清晰度高,但是声音缺乏生命感,冷冰冰,缺乏感染力,直到进入了DSD和DXD录音和以SACD和蓝光CD作为载体的激光唱片时代,激光唱片才在原有清晰度高的优势上增添了音色保真的还原和美化。

    似乎,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激光唱片可以凤凰涅槃,死而后生。但遗憾的是,唱片公司和音乐重播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者却在干着一件极其蠢甚至是不道德的事:录音革命往高处走,重播聆听却把消费者带着往低处走。录音时穷尽最先进的录音技术,录制最高清晰度的录音,而在终端消费者聆听却大力推行仅仅为了方便和储存海量的MP3等低规格音频重放。尽管也有高级的媒体播放器播放高格式的原始母代录音,但那只是很小的发烧友圈子,没有成为市场。唱片公司和设备生产商这么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它们希望在媒体播放和CD播放两个市场都有生意。让CD彻底死会导致整个CD生产、销售和重播相关产业的死亡。在媒体终端低价位开放高格式音频重播,绝对是终止CD的行为。CD厂家和商家这种自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导致了很多刁钻发烧友重新与密纹唱片“复婚”。CD在当今市场上的某种程度上成了鸡肋,高不成低不就。

    数码录音以清晰度取胜于模拟录音,但声音的鲜活度降低了。同样,CD是以超出密纹唱片很多的清晰度和存储量取胜,CD数码唱片是对应数码录音的(早期任何方式的录音都可以转换成数码信息,然后用CD存储和重播)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模拟录音和CD播放出来的声音,音色不如密纹唱片那么鲜活和甜美,于是出现了各种CD的革命,什么HDCD,XRCD,HQCD,DVD-audio等等,试图要在满足清晰度的前提下从CD上听到LP重播的甜美音色。直到DSD数码录音和对应它的SACD诞生,激光唱片才第一次进行了真正的革命,把数码录音和激光唱片的冷硬数码声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在这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迷恋密纹唱片。这时CD又被媒体播放(在线或者下载在媒体播放器上播放)聆听方式的冲击。随之,全球唱片店一个接一个倒闭,不到十年,几乎所有知名唱片店都倒闭了。当今的形势是:音响发烧友复恋密纹唱片,普通听众玩媒体(电脑和手机)播放。

    数码录音和激光唱片的出现,冲击最大的是音乐家的生存,因为人们听录音更加方便了。从前不可能背一台电唱机在身上听,但是后来有了磁带、CD,以及今天的IPOD等媒体播放设备,可以把数千上万张唱片随身携带。音乐厅为了弥补票房收入,开放了音乐会同步网上视听,如柏林爱乐乐团的高清数码音乐厅。是否会有一天,音乐厅只有演奏,没有听众,听众全在家里听呢?这很难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听现场演出的人少了,开车和走路时听录音和看手机视频的人多了。音视频光碟会死吗?如此看来,是迟早的事。

    CD好比一本书,除了声音内容外,它还有很多丰富的东西吸引着收藏者:小册子文案,以及CD制作与设计。如果仅仅是论音质,CD早该死了,还有不少音响发烧与和乐迷依旧迷恋着CD的触摸感和玩趣,这也是CD能苟延残喘的原因之一。

    CD不会死,只是低端格式的CD必定会死。只有那些制作精致、音质好的高格式CD(SACD,蓝光CD等)会成为唱片艺术品存活下去,如:ECM,Green Door,Marston Records等这类讲究的普通CD,录音格式和储存格式高的SACD,BR-CD会存活下去。正如Kindle尽管已经普及,还是有人喜欢传统的书籍。CD也罢,书也罢,它们不能再如从前那样仅仅是一个信息载体。它们必须同时是一件艺术品,才能存活下去。数码和网络时代是给我们带来了使用的方便,满足了我们在数量上的贪欲,但是只图拥有不图品味的贪婪追求,最终会导致我们得到的仅仅是数量,而不是质量。如此一来,我们将成为肉体机器人,丧失了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CD会死吗?那就由作为消费者的你来决定了,看你想要的是什么。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3.182.***.***
    123.182.***.***
    79
    123.182.***.***
    123.182.***.***
    78
    CD,作为一张700MB,16bit/44100HZ的音乐载体,或许不会有未来了,因为现在比它好的音乐格式有很多。
    但是“载体音乐”(用存储介质存储音乐的发售品,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好)我想是不会消亡的,也许下一个是DVD-AUDIO,也许是蓝光,也许是什么别的存储介质,就像从前CD取代LD,DVD取代VCD一样,存储介质是会更新换代的。
    我是那种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好,书也好,更愿意去买来实体CD或者书这类能摸到的实物,我想像我这样的人肯定还会有的。
    发表于2015.03.13 13:40:08
    77
    03
    去年在台北邓丽君纪念馆,买了一套邓丽君纪念版全集CD,听了那么多年盗版……
    发表于2015.03.09 20:52:40
    75
    首先是载体问题,CD只是一种载体形式,I do not care 音乐存放在CD里还是硬盘或闪存里;第二是音质问题,超越CD音质的数字无损解码器一大堆; So, CD & CD播放器必死无疑!!
    此帖使用MX4提交
    发表于2015.03.01 17:42:37
    74
    113.110.202.***
    113.110.202.***
    发表于2015.03.01 17:27:39
    73

    此帖使用MX4 PRO提交
    发表于2015.03.01 00:34:06
    72
    从小听CD的表示绝不会放弃CD。
    发表于2015.02.28 17:41:16
    71
    说的太有道理了。。。。。怒开始收CD
    发表于2015.02.18 13:55:26
    70
    180.171.232.***
    180.171.232.***
    发表于2015.02.18 13:54:26
    69
    03
    发表于2015.02.18 12:41:31
    67
    03
    当SACD级的音质来临之后,CD级已经显得单薄无力,区别大于CD级与320KMP3。因此,传统CD消失的确早应发生,只是一种怀旧的情结,就如至今还是有人在用卡带一样。
    发表于2015.02.16 11:05:50
    66
    123.120.***.***
    123.120.***.***
    CD的性价比和实体化特性是其存活的可能条件。而SACD的多声道和高质量特性,注定其对房间声学条件及回放设备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起码在中国,目前很多人都住不上房子,还哪里有地方摆6只音箱?另外,耳朵不象眼睛,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区分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因此,SACD的出路,恐怕在于录音资料的数字化高质量存档,以及少数人意淫的对象。
    此帖使用iPad提交
    发表于2015.02.16 08:50:10
    65
    03
    导致音质不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格式,而是糟糕的电路设计
    发表于2015.02.16 08:45:01
    64
    03
    主要CD太重,保存不便
    发表于2015.02.15 21:12:54
    63
    114.085.106.***
    114.085.106.***
    发表于2015.02.15 21:12:13
    62
    122.013.***.***
    122.013.***.***
    赞同!
    母带级的录音回放。不过那确实是一种“玩”,像功夫茶样,喝水解渴是其次了。可惜现代人早已耐不住那样的折腾,快餐式填饱才显时尚。现在整个生活的习性随着社会激进的节奏在迅速转变。
    此帖使用HUAWEI U8825D提交
    发表于2015.02.15 17:29:52
    61
    221.176.***.***
    221.176.***.***
    只要载体的精度超越了人耳朵能够分辨的程度,再往上提升其实意义是不大的。在图像视频领域也是一样。
    发表于2015.02.15 16:13:16
    6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58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