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评奖——呐喊助威还是自娱自乐
张佳林 于 2014.11.21 16:09:40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唱片的评奖活动和其它音乐比赛一样,自21世纪以来都进入了尴尬时期。艺术评奖与体育竞技不同,评奖本身并非终极目的,评奖之后所带来的舆论与市场效应,才是这些历史悠久的唱片大奖存在与举世瞩目的原因。这就像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等,对于获奖者当然是无上的荣誉,而对于普通大众,这些奖项更是观影指南和追星风向标,于是对于业界这就是投资与市场运作的重要参考。但如果这些奖项失去了指南与风向标的作用,仅剩下专业品质和业内荣誉的意义,它就变为“鸡肋”:不评对不住自身历史的积淀与业内精英的努力,而评完了市场毫无反响该卖不出去还是卖不出去。唱片评奖似乎成为了一位退役将军:仍然广受尊敬,但不再一呼百应。

    奥斯卡金像奖严格意义上并非国际性电影奖,但由于有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巨擘在背后,这个基本仅针对美国电影的评奖却成为世界最受关注的电影奖项。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香港等等国际重量级电影评奖,也都有雄厚的本土电影产业和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影人做支撑,才能具备权威性和市场影响力。20世纪的唱片评奖也一样:美国的格莱美背后有哥伦比亚(CBS)、RCA等等唱片公司;德国唱片大奖(回声音乐奖的前身)背后有德意志唱片公司(DGG);英国留声机大奖有EMI和Decca;荷兰爱迪生唱片奖有飞利浦(Philips)……这些重要的唱片奖项的底气无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唱片公司作为支撑。这些唱片公司尽管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瓜葛与资本串联,但在当时的古典音乐唱片领域,各自的产品特色是非常鲜明的:无论是体裁侧重、艺术家类型、录音风格、技术研发甚至平面设计等等,都有着自成一派的风格传承,资深爱好者有时一听就能知道是哪个公司的录音。相应的,这些公司所在国的唱片评奖,也在审美趋向、内容选择、评选方式、奖项标准等等方面有着风格性的区别。这就像再优秀的电影也不可能包揽奥斯卡、威尼斯、柏林、戛纳诸获一样,这种“百花齐放”正是评选公正与市场活力的体现。

    自20世纪末唱片业开始进入寡头垄断时代,欧洲大陆的唱片公司频繁兼并整合,随后英国与美国的老牌唱片公司也不能幸免,直至2011年最后一个纯音乐唱片巨头EMI(百代)音乐集团被拆分收购,环球、华纳、索尼三足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唱片公司”的时代彻底结束。尽管那些显赫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仍然被新东家使用,但是这些曾经的“老板”现在已经沦为“员工”,而且是边缘化、不挣钱的员工。在巨型娱乐产业公司中的古典音乐部门,其生存都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那些百年传承下来的录音技术风格与审美趋向更完全无暇顾及。老牌唱片公司的传统风格,现在只有在一些录音师个人身上还能有所体现。但这些录音师现在并不专为哪一个品牌的唱片公司工作,而大多隶属于公司架构类似律师事务所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就像客户,制作唱片时通过制作公司临时聘请录音师,按项目结算,因此所谓的“品牌风格”早就无从谈起了。

    于是现在唱片评奖有意无意的更重视独立唱片公司的制作,许多一直身处市场边缘地带的小唱片公司,还有拿索斯(Naxos)这种过去“低端”品牌形象的产品频频获奖,也体现了各国的评奖单位,在失去本土唱片巨擘支撑之后的心态与对策。但是小公司本身的市场拓展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唱片产业整体江河日下甚至苟延残喘的今天,一款仅能卖出几百张甚至更少的唱片,无论业内口碑如何盛赞、拿奖再多,其无人问津的尴尬还是令人质疑这些评奖的必要性与实际意义。相比之下由历史悠久、消费群体固定的《留声机》杂志与Classic FM电台联合主办的“留声机音乐大奖”相对“主流”一些,但其市场影响力也是日渐衰微。当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时候,通常不是“女儿”有问题,而是“皇帝”或者嫁女的方式出了问题。当优秀的录音制品市场发生急速萎缩,要么是这项产业本身已经日薄西山,像马车制造、胶卷制造一样即将成为博物馆手艺或历史遗迹,要么是商品形态和营销方式跟不上市场变化,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唱片评奖其实是负责为唱片市场呐喊助威的,现在它们的“主队”降级了,“啦啦队”暂时只能先自娱自乐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80.172.233.***
    180.172.233.***
    发表于2014.11.21 18:50:2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80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