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唱歌手的音乐人生
肖向东 于 2014.04.14 10:37:18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继去年颁给《寻找小糖人》后,今年再度颁给同样音乐题材的《离巨星20英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些顶级伴唱女歌手的故事,特别是她们作为伴唱歌手时的辉煌以及想要突破自己、追求独立价值时的内心斗争和坎坷历程。

  • 这些伴唱歌手曾经站在雷·查尔斯、弗兰克·辛纳屈、滚石乐队、迈克尔·杰克逊、斯汀和斯普林斯汀等人的身边,通过自己天籁般的和声让巨星们的演唱更完整并更具生命力。从片中人的讲述可以看出,要成为顶级伴唱歌手,不仅要有天赋和技术,也要有观念上的突破:她们必须抱着分享而非竞争的意识与主唱进行不断的沟通和妥协,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挥又能共同生存。玛丽·克莱顿就说:你不一定要禁锢在自己的声音特点里,你可以把自己的个性打碎并融入到别的声音里;丽莎·费舍尔也一样,她有着神一样的能力,却毫不炫耀,最陶醉的事情就是享受“声音的颤动和与其他人的互动”,她所描述的完美的和声就如同“一片小小的羽毛,一直飞不会坠落,也不会撞到头,只是慢慢着陆”,而最值得敬佩的音乐人应该像卢瑟·范德鲁斯做得那样,懂得如何将各人的天赋挖掘出来,放在一起,拼出一件漂亮的珠宝。

    有的伴唱歌手安于现状,不想为了成为主唱而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但也有不少人雄心勃勃地追求更大的独立价值,不管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被忽视还是因为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到。但正如斯普林斯汀所说,“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从舞台后方鼓手旁边的位置走到前台,没有那么简单”,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飞跃”。片中的诸位伴唱歌手,无论是进入摇滚名人堂的达琳·拉芙,拿过格莱美的丽莎·费舍尔,出过个人唱片的玛丽·克莱顿,还是因被迈克尔·杰克逊看中而名声大振的朱迪斯·希尔,最终都没有像真正的巨星那样大红大紫过。

    其中原因非常复杂,有个人的原因,比如不愿意配合游戏规则、缺乏自我营销意识和管理成为主唱后繁杂事务的能力;也有伯乐难遇的原因,比如没有人真正发掘出她们的独特性并提供相应作品及包装等;还有命运的原因,冥冥之中仿佛就是注定红不起来,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付出多少努力。这是让人绝望的,以至于她们当中有人一度放弃了歌唱而去当了一名西班牙语教师或清洁工。也许,在伴唱歌手的内心深处,是揉碎自己的个性以成就他人还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是甘为绿叶还是争取成为红花,这种考量和斗争永远是存在的,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对她们而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看着巨星在20英尺远处光芒四射而自己却永远跨越不了这一步。这正是这部纪录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因为类似的内心考量和斗争以及对看似触手可及实则不可逾越的命运的无奈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马克斯·韦尔说:人声是最纯粹的表达,它能够接通你的灵魂,能量和身体,不会被一个小号、萨克斯或吉他掩盖。 这句话说出了人声的不可替代性,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如今唱片业越来越普遍的以数字技术和机器来取代人声以减少预算的做法,片中的音乐人也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伴唱歌手的和声经常出现在歌曲的华彩部分,并奉献了数不清的经典段落(卢瑟·范德鲁斯就认为一张唱片中最吸引他的就是伴唱人声),因此,倘若伴唱人声有一天在音乐作品中真的消失了,那将不止是伴唱歌手这一群体的悲哀,也是整个音乐发展史上的一次大不幸。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15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