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色大厅给谁看
张佳林 于 2013.11.01 10:51:41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20/46

  • 十月十八日《南方周末》刊载文章《金色大厅送票难 》[作者:曾鸣 藏瑾 ]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中国的形象总在两个极端剧烈摇摆,一边是高雅的‘音乐圣殿’,一边被人指责为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大厅’……一位国内当红明星在金色大厅演出,使馆朋友抱怨说,使馆下死任务,每人必须保证送出多少张票,而且要确保奥地利人来,不要华侨,这样可以保证电视录像效果!……他们可能不在乎这几万块钱,但这种行为非常的不理性,这跟中国人到国外买奢侈品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关于去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的争议由来已有多年,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早已不是么“内幕”,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还是争先恐后的要去。经常有人说我们是一个特别“好面子”的民族,其实自唐宋以后,历史上看似为了争“面子”的事情,其实都会有很实际的利益纠葛在里面。在如今这样高度市场化、货币化的时代,很少有人仅仅是为了“过把瘾”远渡重洋一掷千金在金色大厅办音乐会。区别只是,有的个人和团体“镀金”的目的非常明确、一目了然,有的则看似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其实是为了长远计划做铺垫。

    中国人在国外买奢侈品,有的是自用,有的是为了送人。在国内高档奢侈品是一种身份标识,可以借此获得某一圈子的接纳和类似VIP的特权。国人习惯并善于从住宅、座驾、穿戴、服饰等等方面估算出一个人的“身价”,再根据这个身价决定自己和这个人交往的必要性和方式。在欧美国家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存在,但似乎没有国内如此普遍。在成熟的社会文化中,“身价”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与谈吐中,而非外在的物质包装。但是如果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具备观察“气质”的经验,也没有鉴别“谈吐”的知识,则只能从背什么包、穿什么鞋、开什么车这些没有识别门槛的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了。至于买奢侈品送人,在一个崇尚“礼尚往来”的国家中很容易理解,但是送什么人、送的奢侈品价值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轻易变现,这里面的学问和特色就复杂了。

    去金色大厅“镀金”,有时候并不是为了回来向业内人士显摆,甚至有些还“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在国内现行体制下,对音乐家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直属领导的“重视”与否。如果领导是同行,或者是内行,去不去金色大厅则完全无所谓。但如果是领导是外行,甚至从未受过任何音乐艺术教育,那么“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取得‘广泛轰动’‘载誉回国’‘征服观众’‘走向世界’‘巨大胜利’‘扬我国威’”等等标签,在填表和上交材料的时候就真的“管用”了。当音乐家的水平没有办法向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人解释清楚的时候,“奢侈品”的华丽包装则是最直接,也最便于理解的展示方式。当音乐家身处缺乏艺术音乐鉴赏力、不屑于“崇洋”却习惯“媚外”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可以沟通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实力,又想获得足够的艺术地位和社会认可,“镀金”其实是最省时、直接,从长远看其实也是相对省钱的“上进”方式。

    金色大厅送票难 》[作者:曾鸣 藏瑾 ] 一文还提到:“一桩生意而已……奥地利一位曾在旅行社工作的华人透露,他们在今年7月接到了世界和平音乐节的外包订单,‘演出方弄了1300多个小孩过来,发的证书一模一样,很多参赛方非常不满。’该华人表示,仅这一单生意,团费总额就高达3000多万。由于有金色大厅的名号,利润高达40%,比做一般的旅行团高出更多。”既然是生意,只要合法就无可厚非。但能够“玩儿得转”如此复杂和“高规格”的生意,应该也不是纯粹的“民营企业”可以搞定的。就像能够劳烦使馆“下死任务”,应该也不是普通的音乐家能够“劳驾”的。这其中的学问和特色就更复杂了。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特别是看似不合理的事情,能够长期存在,甚至在广泛非议中愈演愈烈,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和原因的。质疑和指责现象很容易,可能也大快人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显而易见的,但有时又是必须视而不见的。这是真正令人对媒体失望与不满之处,也是真正令媒体无奈与无力之处。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后面肯定有别的厂跟风w
    发表于2013.07.30 17:53:49
    2
    03
    数毛果然跟步步高在搞基
    发表于2013.07.30 17:53:4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11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