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冷与暖
贾晓伟 于 2013.06.28 16:19:37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初听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会觉得他的感情不温暖,音乐的颜色缺乏光亮,尤其是晚期作品,给人的感觉像看他的照片一样,里面有个冷漠并“皱起眉头”的人。作为二战以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大师,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中准确地描述了20世纪经历过战争与革命洗礼后人类境况的画像。不像斯特拉文斯基与普罗科菲耶夫对音乐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发生深刻的兴趣,他创作时遵循的虽然是配器与曲式上的古典原则,但色彩及美学却是完全现代的。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的真实状况如何,应当从其作品里寻找。表面上看,他一生在苏联位居高位,也备受西方世界关注。这极易给人一种误解,即他是一位有音乐家之名兼带政治面具的人,直到今天,西方世界还把他当作一个极权时代的证人看待。对他音乐的解读,也很少脱离政治以及时代等因素,回归作品的内核。准确地说,作为肖斯塔科维奇这个级别的音乐家,绝不会简单的是东西方铁幕下一个属于东方集团的角色;他作品里的哀悼与绝望,是针对整个世界以及人类的。

就我个人的聆听经验,开始听西方古典音乐时,发现其核心精神是赞美,作品点线面要极为清晰、结实,才有一个轴心以及向上的指向。听肖氏的作品,首先对他作品中那种“萧瑟”不适应,尤其是听到他使用的管乐充满戏谑与讽刺的味道时,觉得古典音乐的世界在二战后变味了。还有一点,就是他的音乐不再以个人为中心,充满了对集体及人群的描述,有时一些片段近似于电影配乐。当时我有一个看法,即二战后整个世界范围的音乐作品,要么是形式的解体与语言的变化,要么则是色彩感与温暖感情的彻底消失;也就是说,古典音乐里所有的抒情成分在二战后都彻底消失了。想搭建一座贯通过去与今天的倾听桥梁,太困难了;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回到过去。

  • 这些天重听肖氏的晚期作品,感到自己需要纠偏,修订观念。必须这么理解,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里的冷与暗,源自他感受的真诚;他的温暖,隐隐藏在作品表层的黑暗与浓度甚重的悲伤里。想想他在意识形态极为禁锢的环境中不做应景的创作,该是多么艰难。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肖氏的创作抵制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虚无主义盛行的音乐世界。他的作品感情浓郁,语言别致,偶尔出现的荒谬、戏谑,其实是为我们这个世界与时代找到了一种崭新的音乐表达方式。他的作品从不从表面上控诉;在光暗混淆的世界,他端出的是不加糖的黑色咖啡,我们习惯之后才会品出里面的温暖与香味。

    晚年的肖斯塔科维奇在内心不再把苏联的情境当作重点,而是充满文化世界主义的情怀。他缩小乐队规模的交响曲里,经常加入人声,歌词是里尔克、洛尔迦以及阿波利奈尔的诗。当乐队被消减到几乎接近四重奏那样的规制时,从中可见肖斯塔科维奇的心境。他不再相信宏大与强烈。

    20世纪30与4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曾两次遭到官方批判,认为他的作品缺乏和谐,混乱的音符太多,误导人民。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肖氏承认要改变自己的创作方法,向人民学习。这是他的烟幕弹,表面上答应痛改前非,实际上遁入内心,向世界文化的脉络寻求连结点,也可以说是一种突围。他20世纪70年代去世时,官方讣告给予极为隆重的评价,但这种待遇,对一个音乐家而言是完全虚妄的。他只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在20世纪所有作曲家对交响乐的贡献中,肖斯塔科维奇是最大的。他创造了一个独有的音乐美学世界。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力量对抗,悲悼的弦乐与强力鼓声的二重奏鸣,如大地及海洋般宽广的忧伤,时时让人对20世纪的世界图景有了深刻的认知。在先锋音乐家们纷纷把个人感情及感知解除的创作大潮中,肖氏维持着感情在音乐中的存在。这种感情如此苦涩,让倾听者浸染其中,难以自拔,如同迷失在起伏的乌云当中;但正因如此,一个描述黑暗与寒冷的音乐家,证明了光的存在。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发表于2013.07.01 02:43:32
    3
    180.136.***.***
    180.136.***.***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13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