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入门 镜头大阅兵·三
刘恩惠 于 2012.07.20 19:43:34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10.00/100
●按镜头是否支持防抖功能分

在《数码相机入门 数码相机细分类·五[详解“防抖”]》[作者:刘恩惠 ] 中已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数码相机的防抖技术,所以我们已经知道:带有图像稳定器(或称光学防抖组件)的镜头称之为防抖镜头;用户在选购交换式镜头时应该将产品是否支持“防抖”纳入考量范围内。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说过,虽然图像稳定技术一度是高端镜头的专利,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各大厂家都逐步将这一功能下放到自己的入门级产品线上,普及程度已经很高,各大主流相机厂家目前出品的面向大众的低端套机镜头(直接与相机配套销售的镜头),大多都带有防抖功能。然而有趣的是,一些中高端镜头却并不一定支持防抖,譬如佳能推出不久的EF 24-70mm f/2.8L II USM,按其焦段来说完全可以为其配上IS组件,但佳能却没有这样做。

  • 在交换式镜头中,究竟怎样规格的产品会搭载防抖组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致而言,焦段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新一代长焦镜头几乎全都带有图像稳定器;标准镜头、中焦镜头没有定论;广角镜头一般较少搭载防抖功能,可也有少数例外的型号。所以说到底,是否带防抖,设计标准完全在厂家自己手里,用户需求和产品实用性固然重要,但某些时候商业策略难免会在其中起一些作用。

    ●按镜头与机身的搭配分——全幅镜头、APS小像场镜头、微单专用镜头

    由于数码单反相机使用的图像感应器有全画幅、APS-C画幅、4/3画幅之分,微单系统与单反系统在法兰距上也存有差异,因此催生出同一品牌下不同的镜头体系——全幅镜头、APS小像场镜头以及微单专用镜头。譬如,佳能的“EF”镜头属于全幅镜头,“EF-S”镜头是APS-C画幅专用的小像场镜头、“EF-M”镜头则是无反光板微单相机专用镜头;各主要相机品牌的可交换式小像场镜头、微单专用镜头具体标识及举例如下表:

  • 通常全幅镜头可以直接使用在同品牌的APS-C画幅机身上(视野范围会发生改变,须折算相应系数),但把同品牌的小像场镜头安装到全画幅机身上则会有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是无法直接安装的;另外一部分虽然可以实现安装(有些需要用特殊技术处理,譬如把镜头尾部切除一部分)但实拍时会产生明显的暗角;而尼康的DX镜头即便可以安装到FX机身上,但相机会随之自动切换为APS-C幅面工作。全幅相机无法与小像场镜头兼容的问题让消费者在镜头投资上必须谨慎,因为用户一旦决定把自己的相机从APS画幅升级为全幅,之前购买的小像场镜头在新机身上将不再有用武之地,您可能必须在镜头上进行二次投资。而诸如索尼NEX、尼康1、佳能EOS M等微单相机推出时,厂商都推出过用于接驳本品牌单反镜头的转接环,使用后就能让老镜头继续服役了(但部分品牌的产品在使用转接环后无法实现自动对焦功能)。

  • ●按镜头品牌分——原厂镜头、副厂镜头

    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镜头有“原厂”和“副厂”之分。所谓原厂镜头就是相机厂商自己设计生产的镜头,譬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尼康的尼克尔系列镜头、奥林巴斯的Zuiko Digital及M.Zuiko Digital系列镜头等等;而副厂镜头则由独立的专业镜头厂商出品,目前主要副厂镜头品牌包括:腾龙(TAMRON)、图丽(Tokina)、适马(Sigma)三大品牌(三家均是日本企业,除适马外另两家只设计生产镜头而不生产相机);此外还有同样来自日本的肯高(Kenko,已与图丽合并)、福伦达(Voigtlander,原德国品牌现隶属于日本确善能公司)和来自韩国的三阳(Samyang)也比较活跃。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卡尔·蔡司(Carl Zeiss)这样的高端德系光学品牌也列为“副厂”行列;只不过对于索尼而言,卡尔·蔡司这个合作伙伴就不能算副厂了。

    事实上,在民用级可换镜头数码相机领域,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副厂镜头主要是指腾龙、适马、图丽这三大品牌,原因在于这三家所出品的镜头在性能指标、市场定位、整体适应性上与主流原厂镜头最为接近;而反观其他副厂品牌——卡尔·蔡司走贵族路线、肯高的产品线比较狭窄(以折返镜头为主)、三阳和福伦达的产品则均为手动对焦镜头,因此这些品牌的用户群相对比较小众。

  • 广大入门级用户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副厂镜头相比原厂镜头有哪些特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探究一下那些主力副厂镜头品牌究竟何以在市场上立足,何以从原厂品牌手中分得一杯羹?简单地说就是“填空策略”和“性价比策略”。“填空策略”是指通过某些独到的设计来填补原厂镜头在某些方面的空白或不足,这类产品比较典型的例子有:

    • >原厂出品的远摄变焦镜头通常无法实现近距离对焦,而一些副厂镜头的同类型产品却带有近摄微距模式,譬如腾龙的AF70-300mm F/4-5.6 Di LD MACRO 1:2(A17)和适马的APO 70-200mm F2.8 II EX DG MACRO HSM;
      >适马的Sigma 8-16mm F4.5-5.6 DC HSM是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上视野最宽广的一枚超广角变焦镜头,腾龙的AF18-270mm F/3.5-6.3 Di II VC LD Aspherical [IF](B003)和18-270mm F/3.5-6.3 Di II VC PZD(B008)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变焦比最大“一镜走天涯”镜头(15倍变焦),在焦段指标上这几款副厂镜头都超越了原厂品牌同类别的原厂镜头。需要补充的是,随着AF-S DX Nikkor 18-300mm f/3.5-5.6G ED VR(16.7倍变焦)的发布,腾龙那两款“天涯镜”在焦段上不再具备绝对优势。
      >佳能和尼康的24-70mm/f2.8标准变焦镜头均不带防抖功能,但滕龙的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却搭载VC防抖组件。
      >腾龙的SP AF 60mm F/2 Di II LD [IF] MACRO 1:1(G005)是全球第一支兼顾1倍放大率和f/2大光圈的APS-C画幅专业微距镜头,最大光圈指标大于原厂镜头。

    “性价比策略”则是指在相近指标参数下,副厂镜头的价格往往相对更低廉,向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几乎是副厂品牌一致的追求,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当然,随着市场的发展,副厂品牌偶尔也会走一下精品、高价路线,譬如适马的50mm f/1.4 EX DG HSM与佳能、尼康的原厂50/1.4标准镜头相比,价格要高一些,却也凭借自身不俗的表现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此外,原厂和副厂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处于“水火难容”的状态,虽然有反面的例子(譬如某些大厂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不向副厂品牌提供必要的卡口参数,导致后者只能采用逆向设计,进而容易导致兼容性问题),但也存在互相之间进行战略合作的正面典型,索尼E 18-200mm f/3.5-6.3 OSS LE(SEL18200LE)和腾龙18-200mm f/3.5-6.3 DiIII VC(B011)如出一辙的设计就是很好的例证。

  • 不可否认的是,原厂品牌在综合实力方面还是有自身优势的,技术积淀和生产经验都很丰富,因此原厂镜头通常来说基本都很“靠谱”;但近年来,副厂在技术实力上与原厂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必完全拘泥于原厂型号。当然,具体怎么选要看用户自己的实际需求、经济预算以及可选产品之间的具体差异。需要提示的是,由于主要相机品牌各自所采用的镜头卡口互相之间不直接兼容,所以副厂镜头为适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卡口的相机,往往会设计生产多个卡口版本以拓展市场;相应的,消费者如果有意购买一款副厂镜头,那么首先要确定这款镜头是否已推出了自己相机所对应的卡口版本。

    ●按镜头外观特征分

    “饼干头”、“痰盂头”、“小竹炮”、“小钢炮”、“爱死小白”……菜鸟们听到这些“专业黑话”往往会一头雾水甚至引发歧义,请注意:饼干头并不是专门用来拍饼干的镜头,痰盂头也不是说这种镜头的成像质量差到只能用来吐痰,这些绰号其实都是因其外观特征而得来的。

    在相机轻便化设计中,饼干镜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饼干头的优点显而易见,轻薄、小巧、易于携带,但由于体积变薄,饼干镜头的焦距和最大光圈会受限制。饼干头通常是定焦镜,不过之前松下发布的H-PS14042GK新型可伸缩式饼干变焦镜头打破了这一定式。饼干头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胶片时代就有不少著名的型号,目前则常见于微单、单电系统——松下、奥林巴斯、宾得、索尼、三星、尼康、佳能的微单、单电镜头群中至少都配有一枚饼干镜头;当然,专供单反相机使用的饼干头也不在少数,除了宾得之外,佳能在2012年5月也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全幅饼干镜头——EF 40mm f/2.8 STM。

  • 一般认为饼干镜头的画质水准受自身体积限制可能会存在一些瑕疵,但其实只要精心设计、优化镜片用料,饼干头的成像素质完全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准,厚度仅9.2mm的宾得的smc PENTAX DA 40mm f/2.8 XS便是最佳例证。

  • 所谓“痰盂头”是指长得像痰盂的佳能EF 50mm f/1.8 II,但其实就外观而言,谁见过市场上出现过这么直统统的痰盂?之所以从用户那里获得这么一个雅号,与这支镜头用料简陋、售价低廉不无关系。严格地说,真正的“佳能小痰盂”是指上一代的EF 50mm f/1.8,而EF 50mm f/1.8 II是“塑料痰盂”;不过由于前者退市已久,所以后者继承了“光荣称号”,甚至把定位相近的尼康AF 50mm f/1.8D也一起带进来,使之成为“尼康痰盂”。

    “小竹炮”、“小钢炮”却是专属于尼康镜头的绰号,“小竹炮”是指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一代)和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二代)。之所以被用户昵称为“小竹炮”,是因为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形似炮管的同时镜筒外观犹如竹节,虽然“小竹炮二代”的景筒外观竹节样式已不明显,但由于两款产品之间的传承关系,绰号也被沿用。而“小钢炮”则是泛指小竹炮的前代产品(80-200mm f/2.8系列),其中第四代小钢炮(AF-S Zoom Nikkor 80-200mm f/2.8D IF-ED)因外形相对更粗壮又被称为“大钢炮”。

  • 制造商=PHASE;型号=P 25;焦距=0毫米;感光度=ISO50;日期=2009.05.22 19:17:54;镜头=手动
  • 佳能的中高端远摄变焦镜头有自己的“绰号体系”,由于大部分型号的镜筒外表被涂成白色,因此有了“小白”(EF 70-200 f/2.8L USM)、“小小白”(EF 70-200 f/4L USM)、“爱死小白”(Canon 70-200 f/2.8L IS USM)、“爱死小小白”(Canon 70-200 f/4L IS USM)、“大白”(Canon EF 100-400 f/4.5-5.6L IS USM)这一系列称呼(“爱死”是指镜头的IS图像稳定功能)。大家或许会感到好奇,这些镜头为什么要被刷成白色?难道是为了“亮骚”?其实不然。由于白色不易吸收光线中的热量,所以把镜身弄成白色可以“减轻热量导致镜身膨胀及由此带来的对光学系统的影响”(佳能官方说法)。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佳能的某些中高端远摄镜头里采用了昂贵的萤石镜片,这种镜片能有效提高成像质量的同时也畏惧高温灼烤,因此把镜筒外表刷成白色是有技术含义的。

  • 到目前为止,萤石镜片仅仅应用于佳能的部分中高端远摄镜头里,佳能其他镜头的镜筒涂色多是黑的;不过也有例外,譬如小白、爱死小白、EF 70-300mm f/4-5.6L IS USM这三支镜头没有采用萤石镜片,但它们也是“白头”。显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白色已然成为佳能中高端远摄镜头的一个显著标志,其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因此即便不采用萤石镜片,佳能也会把某些型号的产品涂成白色,以暗示其市场定位。除了佳能之外,尼康、索尼等也推出过白色或灰色镜身的中长焦远摄镜头,某些型号甚至有黑、白两个版本,除了颜色之外其他部分完全一致,这多少就属于“为了亮骚而白”了。需要补充的是,白色镜头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佳能,而是美能达,后者的Minolta RF 1600mm f/11是世界上第一支“白头”。

    镜头外观还能反应很多问题。譬如低端、廉价镜头的尾部与相机卡口接触部分通常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工程塑料,而中高端镜头则多用金属;再譬如佳能高端L级镜头都涂有红圈,而尼康大部分高端镜头则都带有金圈,看到这两种圈基本就能判定镜头的档次不低;佳能还有一种绿圈镜头,特指搭配有DO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型号,这类镜头更易实现成像画质与镜身体积之间的最佳平衡……类似的标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镜头大阅兵》的下一篇中,我们将会和大家详细谈谈微距镜头。

    相关阅读: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80.042.118.***
    180.042.118.***
    发表于2014.08.25 23:19:58
    34
    049.077.034.***
    049.077.034.***
    发表于2014.02.11 21:01:12
    33
    069.197.***.***
    069.197.***.***
    32
    202.038.008.***
    202.038.008.***
    发表于2013.05.08 09:15:09
    31
    03
    发表于2012.07.24 11:19:59
    29
    03
    发表于2012.07.22 22:11:19
    27
    03
    发表于2012.07.22 11:42:46
    26
    03
    发表于2012.07.21 22:19:59
    25
    218.104.071.***
    218.104.071.***
    发表于2012.07.21 18:43:22
    24
    110.072.***.***
    110.072.***.***
    哪天数码多拆个镜头给大家观摩学习呀,镜头里的构造文章真的少之又少
    发表于2012.07.21 17:59:20
    23
    114.247.010.***
    114.247.010.***
    发表于2012.07.21 15:43:36
    22
    10
    “小竹炮”与“小钢炮”之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更修长、形似竹节,故而得名,如果是因为zoom,那么前代的小钢炮由怎么解释呢?
    发表于2012.07.21 13:20:33
    21
    小编的说法值得商榷.
    竹的来由其实是英文的zoom, 就是变焦的意思 因为这些都是大变焦zoom 长镜头炮筒, 所以就是竹炮了.
    发表于2012.07.21 13:12:39
    20
    117.067.002.***
    117.067.002.***
    发表于2012.07.21 12:18:39
    19
    03

    此帖使用Android提交
    发表于2012.07.21 10:32:10
    18
    03
    发表于2012.07.21 10:08:43
    17
    03
    发表于2012.07.21 08:33:37
    16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00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