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里看歌剧
张佳林 于 2012.05.23 15:09:19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4月22日晚上在国家大剧院现场欣赏了歌剧《托斯卡》,24号下午又在王府井东方广场百老汇影城,观看了世界首部3D歌剧实况电影《蝴蝶夫人》。同样是普契尼的不朽杰作,同样是出色地演出与制作,走出歌剧院与电影院时的心情却大不相同,而且这种不同心境的对比,本身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忽然发现,这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看球赛是一样的:现场看球情绪更激动、精神更集中;看电视直播细节更清晰、情感更投入。越是精彩的比赛,越值得去现场观看,但是很多精彩的比赛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看电视直播,而直播看得越多,去现场看球的渴望就越强烈,但现场看完回来,又忍不住赶紧回家看电视回放——那个球到底怎么进的?

  • 我以前在电影院看过用实景拍摄、对口型的“歌剧电影”,印象并不好,因为那实际上是加上画面的唱片,对于熟悉剧情且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人而言,那些画面有些多余,反而消减音乐和歌唱的表现力。演员因为是“假唱”,也更注重表情与造型的唯美,内行观众一看便知没出声儿,显得很假。而在电影院观看歌剧演出实况录像,今天是第一次。

    和在歌剧院看歌剧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导演的镜头调度和远近设计,舞台上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细节被充分的展现,就像进球的慢动作回放一样清晰。在歌剧院看歌剧,只有在池座前十排以内才有可能看清舞台上演员的脸,但是这个区域并非聆听音乐最佳的地方。而在一层、二层楼座这些音响效果的“黄金区域”,演员的表情就非常模糊,很多“小动作”也很容易漏掉。而在电影院,通过摄影机的脸部特写,不仅演员的表情,甚至眼神都参与到音乐与剧情的表现之中:当银幕上蝴蝶夫人用颤抖的双臂抱紧自己的孩子,一滴眼泪夺眶而出时,电影院中已经抽泣声一片,而这种感人的效果是不可能发生在歌剧院三层楼座的。特别是在重唱的段落,导演的镜头语汇通过对不同角色演员的特写切换,进一步加深了音乐与歌词的表现力。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剧情,更听不懂意大利语歌词的听众,这更能够帮助他们分清字幕机上哪句话是谁说的,比起在歌剧院里“猜”要省心的多。

    其实很多歌剧爱好者都曾经在家看过许多歌剧实况DVD,但是这种在电影院里“聚众”的气氛,以及本片导演Julian Napier极为出色的镜头调度和剪辑,都令观众感受到大银幕比起电视屏幕永远不会被取代的独特魅力。另外此次英国皇家歌剧院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在现场演出中允许拍摄方使用“大摇臂”等可能会干扰现场观众的设备,这也使得本版电影在视觉冲击力方面,要胜过以前大多数仅使用“多固定机位切换”拍摄的歌剧现场实况录像。

  • 制造商=NIKON;型号=NIKON D200;焦距=52毫米;等效焦距=78毫米;光圈=F7.1;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手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弱;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5/1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0.06.17 13:36:47
  • 但说实话我没觉得3D效果在这种歌剧院实况录像中有什么必要。不过若非3D,这部电影恐怕也不会成为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影片,因此从商业推广的角度这个“3D”则非常必要。同时也许正是因为歌剧实况录像在近距离特写镜头方面的优势,相比起歌剧院现场,在远距离整体画面的震撼感就稍逊一筹。相信国家大剧院版《托斯卡》第三幕启幕后如梦似幻的换景场面,如果在电影院中看录像,效果会打不少折扣。这就像看足球电视转播,镜头拉到最远也只能看到半个球场,而要想“俯瞰全局”,只能去现场。“电影院歌剧”的另一个软肋是高度依赖电影院的音响系统:如果是像今天百老汇影城这样的音响还原质量那就很令人满意,但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影院都有如此先进的音乐重放系统。

    相信很多歌剧爱好者看完这部3D电影,会说“英国皇家歌剧院做了一件大好事”,“希望以后有更多能够在电影院里欣赏的高水平歌剧演出”等等。其实过去这样的“大好事”有很多,但“叫好”之后没人“叫座”。在技术方面拍摄歌剧实况电影,甚至做歌剧现场直播都没有任何障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家也都做过许多这方面的尝试,问题是它能够有多少票房和收视率?投资方能否收回成本?在一片喝彩之后,这些喝采的人下次是否真会掏钱买票?“3D歌剧”也不可能成为歌剧艺术的救命稻草,“喜欢看”与“下次还来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恐怕并非仅仅是市场推广与营销策略的问题。对于歌剧这类非娱乐性、非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究竟是让它到市场中自生自灭,还是作为一种人类智慧与情感的象征,由政府出资保护与推广,这是需要对人类未来文明负责的抉择。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第一段比喻得很恰当!
    发表于2012.05.23 19:52:06
    3
    10

    此帖使用Android提交
    发表于2012.05.23 19:20:55
    2
    112.091.132.***
    112.091.132.***
    发表于2012.05.23 16:36:34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38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