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听音乐
张佳林 于 2012.05.06 22:13:54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67/29
在唱片发明之前,听音乐是一种群体活动,像凯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那样能够深夜独享《哥德堡变奏曲》的情况极其罕见。无论是宫廷、教堂,还是后来的歌剧院、音乐厅,音乐的演出都是一种聚会活动,有时是私人的,有时是公众的,但极少是个人的。演奏家自己演奏给自己听,我认为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奏”,因为无法区分它和练琴的区别:既然是“演”,就必然有对象。即便是凯瑟林听《哥德堡》这种个别情况,至少也是有两个人在场:演奏者与欣赏者,这才能构成“演奏”的最基本情景。

是唱片改变了一切。唱片使得“独享音乐”从奢侈的梦想变为举手之劳的现实,同时也改变着音乐本身和我们对音乐的认识。这就像电视,他最早是为了直播戏剧和音乐会现场而开发的,但是很快人们发现了电视本身的技术与艺术特性,专门为电视设计的“节目”逐步代替了其他传统剧场表演形式。唱片工业催生了所谓“流行音乐”产业的迅速崛起,大量只有通过音响设备的重放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唱片音乐”,将我们的耳朵调教成更喜欢“立体声”而不是“现场声”。于是音乐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种个人消费品:一种买回家享用的商品,就像电视剧一样。时间久了,在我们习惯了这种完全随意的欣赏方式后,忽然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就像一个妻妾成群的皇帝,在习惯了对身边女人为所欲为之后,忽然怀念起当年做“普通人”时的爱情,那种真正有交流的互动情感。当我们长期通过唱片掠夺性的占有音乐之后,当年那种“聚众”欣赏音乐的方式反而会令我们产生类似怀旧的亲切感。

  • 现在体育比赛转播的技术手段已经近乎完美,但对于真正的球迷而言,每当遇到真正在意的球赛,还是会选择去现场呐喊助威,尽管顶风冒雨,尽管没有慢动作回放和明星球员特写,甚至连进球都没看清是怎么进的,我们还是更喜欢那种和几万人同仇敌忾的意气,和亲身参与的兴奋感。如果是客场比赛,由于交通和时间成本的问题不能亲临现场,最”铁杆儿”的球迷会选择去酒吧或俱乐部集体看着电视摇旗呐喊,在“虚拟”的现场实现亲临现场的感受。同样,当音频处理技术已经发达到近乎“无所不能”的程度,唱片录音制品全都“完美无缺”的时候,许多真正的乐迷反而开始重回现场,重新找回那种不可重复的专心聆听的状态。作为现场观众,我们既是音乐的欣赏者,也是音乐会的参与者,这种参与感和仪式感,是在家自己听唱片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过世了的演奏、演唱大师,我们已经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回到当年他们音乐会的现场,只有通过唱片,才能重温他们绝世的风采。那么我们能否像世界杯时聚众看球一样,聚众听唱片呢?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这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重现大师的音乐会,也使得我们能够重新回到“珍惜音乐”的心态,像珍惜飞逝的爱情一样对待音乐,而不是在一遍遍CD重放中慢慢消耗掉对音乐这门“时间艺术”的热情。

  • 其实各种唱片欣赏会在京、沪、粤都曾经搞过,但是侧重点多在于发烧音响比较和唱片欣赏讲座,真正按照“音乐会”的形式,以听唱片为主要内容的非常罕见。最近北京的一群黑胶唱片爱好者们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尝试,试图以一种类似“读书会”的方式,用还原度最好的音响,播放最有艺术价值的唱片,与有着相似审美追求的音乐爱好者一起,共同分享保存在唱片中的音乐财富,力图“闭上眼睛穿越时空”。但就像现场音乐会一样,这种“过时”的聚众欣赏音乐方式,同样遇到和商业化市场模式的冲突。这就像没有哪家俱乐部是靠比赛票房养活球队,没有几家歌剧院能靠卖票自给自足。当我们试图在商业规则中兼容艺术原则,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与运气,还有甘于寂寞和冷落的耐心。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4.253.096.***
    114.253.096.***
    发表于2012.05.29 22:12:35
    5
    114.091.137.***
    114.091.137.***
    发表于2012.05.07 21:49:40
    4
    124.077.161.***
    124.077.161.***
    发表于2012.05.07 20:50:01
    3
    03
    发表于2012.05.07 17:41:20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46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