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白建宇的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会曲目说明书
schonne 于 2012.04.09 18:29:50 | 源自:上海交响乐团 | 版权:特约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时间地点:2012年4月21日(周六)19:30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演出阵容:钢琴独奏-白建宇;小提琴独奏-朴英;中提琴独奏-曹飞;余隆指挥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曲目安排:陈其钢《失乐园》;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作品号K.364];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沙皇的新娘>序曲》;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26号]

欢迎参与《数码多邀您免费听现场 上海交响乐团“白建宇的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会聆听招募》[作者:SSO Soomal ]

  • 一、陈其钢《失乐园》

    • 陈其钢1951年出生于上海。这首《失乐园》2004年由时任法国国立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音乐总监的指挥家库尔特·马舒尔(Kurt Masur)委约,同年完成。本次音乐会上演的是2009年的修订版。

      作品编制:竖琴,钢琴,钢片琴,定音鼓,打击乐(铝板琴,木琴,颤音琴,马琳巴,铃鼓,大鼓,大锣,大镲,沙锤),弦乐(五组分别16、14、12、10、8人)。这是上海交响乐团首次演出此曲。

  • 作曲家自述:人们总是不安于现状,渴望回到他们记忆中那似乎更好的过去。实际上,我们通过这种奋斗过程所并不一定会获得比原有的、原生的事物更好的结果。完饰之美经常有太多刻意的计划和构想,细察之,必突现假谎之处。最有力的美是原生之美——例如大自然。当今人类的许多创造普遍忽视了内心和事物的本质,总是强调新的概念和技术。于是,我们得到了很多表面的东西,但经不起细看。

    在创作《失乐园》时,我试图把自己从形式的限制中释放出来,让音乐自身引导我到达它想去的地方,而我只是用音符记下这股自然力量的旅程。当然,最后实现的结果和脑海中所想的从来不可能一模一样,只愿它还算是个对我当时对美的本质之感悟的忠实描述。(陈其钢,转译自Sharon Zhu的英译)

    二、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作品号K.364]

    •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1791年12月7日逝于维也纳。这首《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作于1779年春夏。

      作品编制:独奏小提琴,独奏中提琴,乐队包括:2支双簧管,2支圆号,弦乐。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此曲的最早记录为1944年4月8日,由费迪南德·阿德勒(Ferdinand Adler)任小提琴独奏,约瑟夫·普杜什卡(Joseph Podushka)任中提琴独奏,由A·斯鲁茨基(A. Sloutsky)指挥。

  • 1779年,莫扎特在游历了曼海姆、巴黎、慕尼黑等欧洲音乐中心后,心有不甘地回到家乡萨尔茨堡。他的主雇、萨尔茨堡大主教盛气凌人,令他讨厌,父亲的过多管教也十分碍事。两年后,他就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去维也纳谋生。

    在曼海姆和巴黎,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其中便有“交响协奏曲”这一体裁。这种体裁起源于18世纪50年代,兴于70年代,风靡一时,鼎盛时足以和交响曲、协奏曲三分天下。这是因为当时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管乐演奏者,而这种脱胎于意大利“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的“多人独奏”式协奏曲,在写法上规矩不那么多,相比传统的协奏曲,几位独奏都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发挥,展现技艺,所以深受演奏者青睐。可是,没过几十年,观众们对这样的炫技兴趣大减,这种体裁也就衰落了。

    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后,心情低落了整整半年,没写几部作品。但是不知怎的,也不知是为了谁,竟写出《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这样隽永的大作。首演时,莫扎特可能拉的是中提琴。因为父亲一直催促他靠拉小提琴出名,他十分厌烦。在这部作品之后,他再没写过一首带小提琴独奏的协奏曲,去维也纳之后基本上只拉中提琴。

    在这部作品中,独奏中提琴定弦调高了半音,音色更通透,方便独奏从乐队的音响中透出来。后来帕格尼尼也用这招,在《降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把独奏的琴调高半音,只是难度太大,后人干脆把整个曲子降到D大调来演奏。第一乐章用了莫扎特作品中少见的“庄严的”标记。整个乐章情绪张弛得当,步调沉稳。华彩段也不以炫耀独奏者的技巧为目的,而是为了加强音乐的张力,手法之纯熟直逼四年后的两首《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第二乐章,亚列克·海亚特·金(Alec Hyatt King)形容为“与其说是在抱怨诉苦,不如说是一种厌倦和绝望情绪的流露”,不悲不泣,令人动容。第三乐章是欢快的回旋曲,较前两个乐章简短得多,但莫扎特依然给了独奏不少新的旋律。因为体裁对独奏内容新鲜感的强调,《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音乐的丰富程度超过莫扎特所有其他协奏曲。而其他方面,尤其是其“坚毅感和凝重、严肃的表情”,则更令人难忘。

    三、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沙皇的新娘>序曲》

    •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年3月18日出生于圣彼得堡往东200公里的季赫文(Tikhvin),1908年6月21日逝于俄国卢加(Luga)。歌剧《沙皇的新娘》作于1898年,次年在莫斯科马蒙托夫私人歌剧院(Private Opera of S. I. Mamontov)首演。

      序曲的乐队编制:1支短笛,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大管,4支圆号,2支小号,3支长号,1支大号,定音鼓,竖琴,弦乐。

  •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出身贵族,后来和“五人团”老大米利·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志同道合,因此以音乐为业,多少违背家人的意愿。此后,“五人团”成员——巴拉基列夫、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居伊(César Cui)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在精神领袖、批评家斯塔索夫(Vladimir Stasov)的领导下,跟随格林卡的脚步,就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相结合的问题,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作了曲折而有益的探讨。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主要作品是15部歌剧,《沙皇的新娘》是其中唯一的历史剧。他的歌剧现在远不如他为数不多的管弦乐作品流行,原因在于,“五人团”当时处理民间音乐的理念如今看来并不正确。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管弦乐创作则有重大的突破:他靠精湛的配器和和声营造出丰满华丽的音响,远胜格林卡、巴拉基列夫和鲍罗丁的简单变奏风格。《沙皇的新娘》是其晚期作品,乐队手法已经炉火纯青。

    四、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26号]

    • 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出生于乌克兰叶卡捷林诺斯拉夫省巴克姆特斯特区的松措夫卡(Sontsovka, Bakhmutsk, Yekaterinoslav districk, Ukraine),1953年3月5日逝于莫斯科。这首《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写于1917至1921年,首演于1921年12月16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亲任独奏,弗雷德里克·斯托克(Friedrick Stock)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协奏。

      作品编制:独奏钢琴,2支长笛,1支短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大管,4支圆号,2支小号,3支长号,定音鼓,大镲,响板,大鼓,铃鼓,弦乐。上海交响乐团最近一次演出此曲为2011年4月23日,由王羽佳独奏,张洁敏指挥。

  • 普罗科菲耶夫比斯特拉文斯基小9岁,在20世纪初幸得俄罗斯浪漫主义巨擘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格利埃尔教诲,但生性顽劣,年仅20岁时,以惊世骇俗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毕业作品,掀起轩然大波,令音乐学院院长格拉祖诺夫瞠目结舌。随后,他即以先锋派姿态恣意妄为,拥抱从意大利传来的“未来主义”,摒弃传统旋律、和声,用钢琴和乐队砸出钢铁的节奏和机器的轰鸣。奇异的和声和活跃的节奏成了普氏音乐的两大招牌。后随岁月增长,锋芒渐收,抒情的旋律愈发多见而真诚。

    十月革命爆发后,普氏以作曲家、钢琴家双料身份前往美国,开音乐会以演奏自己的作品为主。他的五部钢琴协奏曲,除第四部为应左手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而作外,其他都是他自己在音乐会演奏用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一些素材早在1911年和1913年就写下,但正式创作要晚得多。作品在美国首演,但反响平平。美国观众不如欧洲的前卫,之后他就去了巴黎。

    《第三钢琴协奏曲》综合了普罗科菲耶夫当时所有的特点。音乐总体上富有异域色彩,节奏充满动力,但又不乏抒情的段落。一开始的单簧管主题就极有“俄罗斯式的忧郁”。只是作曲家很快就按捺不住,在固定的节奏之上蓄势建起一段快板。钢琴把单簧管的前三个音前后颠倒了一下,抒情的主题彻底改头换面,一副朝气蓬勃的景象,各种进行曲式马不停蹄。一段钢琴独奏过渡后,双簧管在弦乐的步点和响板的伴奏下奏出跳跃的第二主题,却因为伴奏部分的节奏太过鲜明而几乎听不见。这个主题几次变化之后,音乐加速前进,依然以节奏为主导。接着,普罗科菲耶夫写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展开部:通常的展开部中,音乐张力骤然增加,但这个展开部却是整个乐章感情最充沛的段落,几乎让人想起拉赫玛尼诺夫。再现部又是马不停蹄的进行曲。钢琴和乐队以极快的速度放起烟花,令人眼花缭乱,精神振奋。

    作品没有真正的慢乐章。第二乐章由一个主题和几个反差极大的变奏组成,听来写得极为随意。第三乐章是三拍子,听着却像一首进行曲。钢琴在乐队上空恣意戏耍,充满招牌式的大跳(这一招在多年后《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发展得更为彻底),把钢琴的打击乐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接着,偏执的同音反复和上行冲刺营造出氛围的诡异,引来一段绵延不绝、让人释怀的抒情。钢琴一下子又从打击乐器变得极富歌唱性。最后,乐章开头的音乐以源源不断的动力把音乐推向最后的高潮。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2.091.132.***
    112.091.132.***
    发表于2012.04.09 19:25:2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43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