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丰580元TF10升级线——传世Transwarp测评报告
赵宇为 于 2010.04.19 22:28:35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8.29/116

在HiFi音响系统中,重度发烧友一定会玩“发烧线材”,音响系统中的这种发烧线材虽然价格高昂,但宣传的手段和烧友的文字更是让人容易中毒。在耳机玩家中,起步较早的玩家,要通过焊接的方式来更换线材,自从部分旗舰甚至中高端耳机采用了可换线的模块设计后,也有更多玩家加入其中。除了几款著名的顶级头戴耳机,UE的TF10应该算玩换线的最多的一个型号,从最初更换UE公司的定制版耳机UE 11 Pro线材,到后来国内泽丰公司开始为UE TF10和UE定制版耳机推出多款名字好听的线材。看到网上玩家的心得,颇有意思,我们抱着尝试的心态来玩玩这条泽丰定位“全面提升”的“传世Transwarp”线。

  • 不知道是商家推动的原因,还是UE的TF10确实更加适合换线把玩,针对TF10的线材相比同样可以换线的森海塞尔IE8的品种要多出不少。我们在购买中,也曾经简单咨询了泽丰的工作人员,他们认为森海塞尔IE8换线带来的提升和变化较为有限。当然,由于没有为IE8换线,所以这里我们不做评论。泽丰为TF10和UE定制系列推出的线材,大概定位向两个方向,所谓主攻“人声”和“器乐”,具体型号大家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我们原本打算购买定位于器乐与古典音乐最为高端的“维也纳”(外形漂亮),但正好没货,所以今天我们评测的是这款“传世”。

  • “传世”线外形相对较为粗壮,不便于随身携带,与泽丰定位较低的其他几款相比也没有好看的颜色装饰,所以它的定位就是为了家里听音的发烧友了。泽丰的TF10线材,在耳机连接末端用弹性橡胶做了弧度便于挂耳,与原线的可变形金属线相比,泽丰的线材设计更好看,但佩戴灵活度其实并不如原线。弹性有些过大,佩戴不注意很容易让耳塞与耳朵配合不够紧密。这需要用户细心的熟悉使用佩戴的位置,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 从图中来看,“传世”线要比原装线的直径大出一倍左右,线材与耳机的连接是通过标准宽度的两个插针和插座完成的,其实森海塞尔IE8的插针宽度与TF10是一致的,只不过森海塞尔IE8在插座旁做了一个半圆的弧度挡住了TF10的线材插头。由于线材上是插针,耳机上是两个孔的插座,所以就存在两者安装配合的问题。“传世”线作为第三者,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插针的直径较原线稍大,安装非常牢固。可是,如果你打算换回原装线时就有点麻烦,被撑大的耳机插座几乎轻轻用力就可以与线分离,非常不方便。

  •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测试,我们拿到了两个TF10进行AB对比(不断插拔耳机较麻烦,造成AB对比间隔时间较长,且对插座有损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所谓的“煲线”的时间大概在100小时以上,没有达到泽丰推荐的200小时。这里谈谈“煲线”,线材厂商工作人员在销售中隐约谈到“煲线”是要改变线材的分子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最好状态。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我们认为,所谓线材也要煲的惟一解释,那就是假设线材会改变耳机的声音风格,那么线材可能需要与耳机配合的过程,还是一个煲耳机的过程。所以,我们拿到两个TF10也可以验证上面的说法。这两个TF10耳机都经过超过200小时的煲机,一只耳机使用“传世”线煲机100小时以上,而另一只耳机虽然使用了超过200小时(媒体测试用品,使用时间可能更长)但没有与“传世”线有过亲密接触。我们将后者更换至“传世”线,得到听感结果与前者一致,说明在耳机充分“煲开”的状态下,“煲线”没有什么必要。其实不去较真什么原因,总之,我们的“煲机”过程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音质对比。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在上一篇评测《Ultimate Ears triple.fi 10 pro 耳机测评 》[作者:赵宇为 ] ,对于UE TF10的一些评价中的优缺点和要点。先说优点:首先,TF10有不错的结像力,三频声音密度较好,这两点优势相对高端动圈耳塞(以森海塞尔IE8为例)很大;第二,TF10 在大动态下控制力好,在非常夸张的低频和大动态下声音层次清楚,有足够的响度声音稳定不乱;第三,TF10瞬态控制力较好。缺点:第一,TF10声音密度大,即便在大动态下也层次清楚,但层次明显不如动圈耳机丰富,尤其在高频很高的向上延伸部分,几乎被切掉;第二,虽然在大动态下TF10声音不乱,但低频量感小,动态小,只做好了“大动态”所需的向上的部分,而低频下潜细节较差,所以低频动态较小;第三,我们认为TF10在中频较大音量时,可能会出现有害震动,让某部分频率很突兀,明显影响整体声音。

    “传世”线材对TF10能否有所改变呢?在购买时,商家是允许试线的,在吵杂的环境中其实试不出太多效果,不过我们象征性的试了一下,只是用手上的iPhone作为音源,当时的感觉并不明显,不过我们专门试了一段人声大合唱(24/192KHz的一段音乐,所以经常使用,当然在手机里已经降低品质《2L公司24bit/192KHz FLAC音乐网上购买试音下载与试听 》[作者:赵宇为 ] ),这个在TF10第一次使用时就使用过,中频有害震动明显,声音突兀,类似啸叫般回声,在“传世”线上明显改善。所以购买时,也稍稍放心了一些,毕竟有些变化。

  • 由于在上次评测中谈到的原因,所以本次评测仍以乐之邦Monitor 02 US为主要音源。我们在上篇TF10评测中,曾经隐约谈到了更换“传世”线材对高频的改变,的确,这种改变是更换线材后最容易察觉的变化。记得我们在上一篇TF10评测中谈到,我们认为TF10原装线的高频风格是UE调音刻意所为吗?因为UE将TF10的高频指标标注为17KHz,也许因为我们听到TF10的高频细节确实偏少。上次没有谈到的是,TF10在类似iPhone、iPod Tocuh这种高频不太好的随身设备上时,较暗的高频和很少的细节实在让人不太习惯。不过这根不怎么适合随身听的“传世”线,却在iPhone这样并不好的音源上做到了高频的明显的改变。

    这种高频的改变,还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中高频在动态上的小幅提升以及向上延伸能力和细节的出现,让人第一感觉是非常不错的。但仔细对比,如果仍使用iPhone,包括高频不够出色的普通声卡,我们会不喜欢这个换线带来的改变。主要表现在,高频细节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毛糙感,高频不在温和,这种颗粒感较多的“解析力”听感并不好。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普通随身听音源上,更换线材导致结像力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人声部分位置开始有颅中效应。

    当然,我们的评测还要回到更好的音源上来。在Monitor 02 US上,高频毛糙感基本消除,更换线材后高频的表现同样要比之前有较明显改变。声音动态得到了提高,因此中高频部分更有张力,这主要表现在女声部分似乎比之前更加突出一点。在弦乐独奏或小编制协奏时,换线后的音色最为适合,在高频和中高频部分,“传世”线的改变是明显的。这是对TF10原本不足的一点补偿,换线后层次的丰富程度,仍不及动圈细腻,但在动态改善同时声音密度仍基本保持原有水平,所以整体听感相对TF10本身,是有所提高的,风格也有一定变化。

    在中频方面,我们谈到的大音量时的声音突兀问题有所改善,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完全消除。我们曾在柜台中大概听了一下泽丰定位人声的一根高端线材,这个突兀的问题更为严重。不过,在人声独唱时,这种问题是不会出现的。在中频部分,大家比较在意的人声、器乐和交响乐齐奏等不同应用中,更换线材同样带来了一定的改善,但这种改善相对高频改变幅度较小,但AB对比仍容易察觉。

    在低频方面,我们曾谈到TF10特色是在类似鼓类或电子类大动态低频时声音层次好而不乱,我们也谈到它低频下潜不够下潜细节和动态不足。更换线材后,这方面有两方面细微的改变。第一,声音稍微变的舒展了一些,鼓声可以被扩的更开一点,但幅度有限,低频量感微有提升;第二,中低频衔接部分,力度有细微提升,例如某些鼓点和Bass出来的更加扎实一点。

  • 曾经有人对泽丰偏向古典和器乐的线材评价非常之高,谈到更换了线材后TF10已经具有与大耳机(网上举例好像是HD600)媲美的水平,并且主要谈到了动态的提升和大编制交响乐声场的提升。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器材原因,至少从我们测试来看,这两方面提升并不是“传世”线材的特长,也达不到如此大的效果。

    综合而言,我们的确也最希望更换的线材能够让TF10在低频大动态时有明显提升,这样TF10的整体水平将提升一大块(毕竟有不错的控制力却动态不足的确有些遗憾),但实际表现只能说仅有可闻的改善,但水平和风格仍保持不变。在中频和中高频方面,TF10声音密度足够但细节层次不足的问题在换线以后得到一定改善,尤其女声更有活力,这种改变也算可闻的进步,在部分音乐下中频与中高频的改善是更加好听的,同时解决了原配线材中频突兀的奇怪问题。在高频方面,换线后变化最大,甚至在部分音源下改变了TF10原有的高频风格,细节、动态的改变让听感明显改善,我们认为是“传世”线带来最大提升的部分。

    但此时,TF10的细节仍有所不足,但改善相对其他部分是明显的。另外,换线后整个声音动态有所改变,声音稍微变得更加有张力,放松了一点;同时,声音的结像力有细小的下降,声场准确度有所下降,声音位置有向颅内靠近的趋势,某些音乐已经并不像原先那样清晰呈现于面前。

    总体而言,这次更换“传世”线材带来的改变是较为容易听出差别的(经过多人试听,不需要你是一个金耳朵),声音改变带来的好处也是多于不足的。对于想改变TF10高频不足的用户来说,它的表现相对较好;而对于想改善TF10低频动态不足的玩家,应该没有什么尝试的必要了。毕竟这根线材的价格可以赶得上一个耳机的40%了。有种说法称,玩耳机换线比购买不同风格耳机更为省钱,显然是不正确的。第一,线材很难改变一个耳机的风格;第二,达不到第一点,就更谈不上省钱了。

    最后,说说题外话。在几年前某次音响展上,著名的线材厂商“音乐丝带”在给大家做演示,当时小房间试听环境不错,相对安静,演示器材自然也达到近百万级别,可是不知何故,每换一根线材演示的人员就同时换一张CD,更不要谈AB对比,这让当时很多听众认为线材是一种玄学,即便是到了百万级别器材也听不出来,所以不给大家对比,现在看来应该并不是这样,但演示人员又何苦呢?

    另外,我们曾在Vsonic R04的评测中谈到歌德Grado iGi耳塞与Vsonic R02 Pro是一样的,而两者听感在高频上有部分明显差别,iGi高频会很容易发出难听细细的“cici”声,这是iGi用户反映的普遍问题,而我们发现这在银线版的R02 Pro上就完全没有,这是否是线材带来的差异呢?另外,众所周知,创新EP630、森海塞尔CX300、漫步者H260是来自丰达代工的同样耳机,而创新EP630i则是具有麦克风版本的EP630,由于线材的不同,音色也与EP630有着细微差别。

    看来,线材改变耳机声音并不是难事,麻烦的是在声音各种细节中能做到平衡又要保证改变有所特色,同时又应该让更多玩家消费得起,解决价格问题,的确是玩家和厂商都要考虑的问题。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38.206.***
    202.038.206.***
    发表于2014.03.05 00:06:51
    58
    114.243.106.***
    114.243.106.***
    发表于2013.04.04 02:32:08
    57
    119.053.157.***
    119.053.157.***
    发表于2013.02.18 13:41:56
    56
    203.194.169.***
    203.194.169.***
    发表于2012.08.15 12:59:22
    55
    220.199.106.***
    220.199.106.***
    发表于2011.11.23 11:51:09
    54
    113.074.193.***
    113.074.193.***
    发表于2011.08.10 04:18:21
    53
    03
    贵的噻
    发表于2010.05.05 09:38:26
    52
    03
    发表于2010.05.05 09:35:09
    51
    03
    发表于2010.04.21 20:31:33
    48
    117.025.***.***
    117.025.***.***
    如果你地器材够好,换线确实是有效果地。。。。。
    在马克推801的一套器材上木耳都能听出差别。
    但是对耳机换线。。。。特别是那条线高达580.。
    我觉得是你钱多人x,无所谓。。。。
    商家保线那个说法要是能成立,可以说挑战物理的底线了。。。。
    老板也别卖线了,今年诺贝尔奖金就是他的。。。。
    发表于2010.04.21 06:52:10
    45
    03
    发表于2010.04.20 22:41:33
    43
    如果我们得知线材中各金属的比例,是不是可以"山寨"一条出来呢?
    在实验室中,不是可以用光谱分析等找元素出来吗?
    P.S 纯科学讨论,并非鼓吹抄袭~
    发表于2010.04.20 19:10:15
    4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30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