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钟爱的十张古典乐CD唱片
李严欢 于 2010.02.06 10:56:11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投稿 | 平均/总评分:09.56/86
  • 编者按:虽然近年来古典音乐唱片业一直不太景气,但平心而论,在各大唱片公司发布的新唱片中还是不乏一些值得推荐的精品,2009年同样也不例外。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来自上海的著名乐评人李严欢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他从环球、EMI、SONY这三大品牌09年度推出的众多古典乐新碟中,精选出自己最为钟爱的十张予以详细介绍和品评。一方面这些唱片都有较高的聆听价值,同时也涵盖不同的题材领域,而且也比较容易在市面上买到,希望大家喜欢。
  • 回顾过往一年自己所听、所收集的CD制品,其中值得回味者并不少。特从其中选出最为欣赏的十款,与大家分享。

    ●《钢琴大师李帕第》
  • 罗马尼亚钢琴家迪努·李帕第的英年早逝,可谓是二十世纪乐坛的最大损失之一。在老师柯托的心中,他的演奏“完美无暇”;他那张安详的脸庞和那对深邃柔和的眼眸也时常在自己的另一位老师纳迪亚·布郎热的记忆中浮现;小提琴家梅纽因则以“他是灵性的体现,不受任何疾病和苦痛所侵”来评价这位好友的一生;对后世的听众而言,他是钢琴家中的神话,是个遥远的记忆。

    每当想起李帕第的演奏,脑海中总会跳出“抒情”、“优雅”、“纯洁”、“亲切”等字眼,确实,他从不以外露的炫技取悦于听众,在他的演奏中那永不枯竭的想象力、丰盈的音色和对细节出神入化的处理,这些才是吸引听众的根源。他在作曲方面的造诣,让他对所演奏的作品有了更深层、理性的分析,从而在手指与心灵、音乐与人性间获得了完美的平衡。难怪同是钢琴大家的好友哈斯姬尔对他的才华都羡慕不已,在给他的信中曾以幽默的口吻写到:“我真羡慕你的天分。但愿魔鬼将它夺走。为什么你天资那么高,我却偏偏那么低?这世间可有公平?”

    疾病的困扰,让李帕第的演出活动受到很大影响,留下的录音也极有限。在这套再版唱片中,收录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他于1937—50年间在EMI公司留下的全部录音。这其中包括了他演奏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拉威尔、埃内斯库等人的独奏作品和协奏曲。

    在李帕第的时代,以钢琴取代大键琴演奏巴赫的键盘作品,曾引来很大的争议,但当欣赏了他在唱片中所演奏的《降B大调第一帕蒂塔》后,这样的争论顿显毫无意义。在他的演奏中,籍由微妙的强弱变化,让每个小节听来都异常丰富,每一段落中的反复,也都被他赋予不一样的音色,甚至不一样的节奏,均有其特色,这正符合巴赫时代的演奏方式。聆听李帕第最为人所称道的肖邦作品演绎,从中所流露出的诗情画意和贵族气派,可谓深得老师柯托真传。如在《船歌》中,始终持续最基本的节拍律动,有条不紊。当他演奏《降D大调夜曲》或全套《圆舞曲》时,更如呼吸般自然。这套纪念集的最后一张,是李帕第人生最后一次登台——1950年9月16日,贝桑松独奏会的实况,弥足珍贵。

    ●《琉特琴之歌》
  • 初识这张新片的主角——琉特琴演奏家艾丁·卡拉玛佐夫,是在摇滚巨星斯汀于几年前在DG公司推出的《迷城之歌》中。这是一张特别的录音,全能的斯汀在玩转摇滚、民谣、爵士等诸领域后,首次涉足古典,重新诠释约翰·道兰(John Dowland 1563—1626)的作品。斯汀赋予了这些四百年前的音符崭新的生命,呈现出较一般学院派音乐家相比,更具时代活力的新观点。不过,除了斯汀感性迷人的嗓音,他的搭档卡拉玛佐夫奏出的空灵仿古的琴声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这张《琉特琴之歌》中,卡拉玛佐夫成了真正的主角,而相比在《迷城之歌》中的演奏,这里的卡拉玛佐夫显得更自主,也更自然。

    在琉特琴的黄金时期,它是演奏和声与对位风格音乐的主要独奏乐器之一。其演奏技法、独特的装饰风格、新的分解和弦技巧以及连音等都对羽管键琴作品的创作有一定影响。渐渐地,它作为独奏和声乐伴奏乐器的地位开始为越来越盛行的吉他所替代,到了18世纪末,几乎已被人遗忘。直到上世纪,一阵“复古”风潮,重又燃起人们对琉特琴的兴趣,尝试着将它带回舞台。

    卡拉玛佐夫的老师霍普金斯·史密斯曾对这位爱徒作了个幽默的比喻,他说:“如果卡拉马佐夫是趟‘航班’,我一定不放心坐。”言下之意,他太爱冒险了。只需看看唱片中的12首曲目,从古老的马其顿民谣、几近失传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乔万尼·赞伯尼(Giovanni Zamboni)的奏鸣曲、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直到古巴当代作曲家列奥·布劳威尔(Leo Brouwer)、甚至斯汀的作品,便是这种冒险精神的印证。这样的曲目安排,不仅为乐迷重识琉特琴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也显示出演奏家有意打破听众对这件乐器的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能够对它的表现力给予重新定位。更特别的是,在此他不仅演奏琉特琴,且还拿起电吉他,“秀”了一把。不过在曲目安排上大胆的卡拉玛佐夫,演奏的风格却绝不刻意标新立异。他演奏时,绚烂的技巧始终退居音乐之后,那时刻流露出的诗意,才是吸引听众的关键。

    卡拉玛佐夫在Decca推出自己的首张独奏辑,曾与他有过愉快合作的多位乐坛明星自然得为友人捧场,高男高音安德烈斯·修尔、女高音弗莱明与老友斯汀的加盟,也为本片的欣赏性增色不少。

    ●亨德尔:《咏叹调集》
  • 在很多乐迷的心目中,诠释十九世纪歌剧中的抒情男高音角色才是男高音维拉宗的强项,因此,当得知他最新的录音计划是为纪念亨德尔逝世250周年而推出一张这位作曲家的《咏叹调集》时,大家不禁纷纷猜测他会为我们带来怎样一番诠释。如今,随着唱片的推出,相信每一位听众已在这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无论如何,有一点大家应该会达成共识,那就是:相比演唱唐尼采第、普契尼时的那个维拉宗,这里的他判若两人。

    其实,在维拉宗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初,一张由次女高音芭托莉演唱的维瓦第作品集就燃起了他对于十八世纪早期音乐的热情。那之后,在指挥家、大键琴家埃马努埃莱·安的鼓励下,他又曾接触并录制了蒙特威尔第的作品,由此开始为自己的声音找寻新的色彩与意义。

    在这张新专辑里,维拉宗大胆地从亨德尔的歌剧、清唱剧作品中,选出那些较不为人所熟知的咏叹调。而即使是像卡鲁索、吉利、科雷里等前辈都曾留下录音的咏叹调《绿树成荫》,维拉宗也并未步这些经典版本之后尘,他试着从巴洛克男高音的角度去演绎。

    能欣赏到这样一张颇为成功的亨德尔《咏叹调集》,与维拉宗合作的以演绎巴洛克作品见长的嘉布里耶利合奏团同样功不可没。在他们的领导者保罗·麦克里希眼中,维拉宗不仅有着一副适合演唱巴洛克作品的好嗓子,更乐于接受各种建议,并作出尝试。因此这份录音也可视作是双方一次极为愉快的合作的结晶。

    ●佩尔戈莱西:《圣母悼歌》、《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
  • 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虽然在26岁时便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在喜歌剧和宗教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却对后世音乐创作的发展,特别是奏鸣曲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就连巴赫都曾从他的创作手法中获得启迪。为了纪念这位作曲家诞生三百周年,指挥家阿巴多计划与莫扎特管弦乐团一起录制三张他的作品集,现已完成的第一张,收录了至今仍属佩尔戈莱西上演率最高的《圣母悼歌》与《圣母经》,同时擅长巴洛克作品的小提琴家卡米诺拉则演奏了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据佩尔戈莱西的首位传记作者的丘斯裴·西吉思蒙多的记载,《圣母悼歌》是作曲家受“悲痛的圣母”兄弟会的委托所作,以此替换会员们早已经听厌了的由亚力山德罗·斯卡拉蒂在二十年前撰写的作品。不过之后经进一步考证,又出现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这是他为自己所隶属的“音乐家互助协会”所写的作品。不论如何,这部曲式结构朴素、情绪氛围精致而统一、音乐与歌词间始终保持完美平衡、为宗教音乐带来崭新概念的作品,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人惋惜的是,在这部作品及为女高音、弦乐队和管风琴而作的《c小调圣母经》完成不久后,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就因患肺结核于1736年3月16日去世。

    这并非是阿巴多第一次录制这部《圣母悼歌》。此前,他曾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留下一个深受好评的录音。他在诠释这部作品时,注重表露音乐中那份虔诚的宗教情感的本质,也带来了更多的感情力量和激情。相比当年的伦敦交响乐团,这支小编制的莫扎特管弦乐团显然更适合于该作,他们的演绎自然、简洁而富有丰富的表情,与两位独唱家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

    此外,唱片中由卡米诺拉演奏的《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罕有录音。对这位巴洛克作品的行家而言,忠实于原作,不流于浪漫派的多愁善感的处理方式,才是演绎这部作品的首要准则。他以自己出色的技巧与对于作品完美的解读,为这一距离我们近三百年前的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

    ●《布伦德尔告别音乐会》
  • 钢琴大师布伦德尔退休了,不仅不再登台,且也不再录音。消息传来,不禁让我等至今仍无缘于现场聆听大师琴声的乐迷心生失落。显然他是希望自己能在琴艺尚未衰退前告别舞台,为乐迷留下完美的印象。不过以布伦德尔现在所保持的状态,相较耄耋之年仍活跃于舞台的鲁宾斯坦、霍洛维茨、塞尔金,甚至近百岁时仍在举行独奏音乐会的霍尔绍夫斯基或是前几日刚去世的那位90岁时依旧在公演贝多芬《“槌子键琴”奏鸣曲》的厄尔·怀尔德(Earl Wile)等名家而言,以78岁的年龄离开舞台似乎还早了些。好在Decca唱片公司在不久前将他最后两场音乐会实况公开发行,以此弥补大家的遗憾。

    唱片中的两场音乐会分别是2008年12月14日演于汉诺威的独奏会及四天后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合作的莫扎特《第九协奏曲》。布兰德尔表示:“这是我演奏生涯的结束,在历经六十年的舞台生涯后,我事先规划了这两场告别演奏会,我素来喜欢接受不同事物的挑战,因此对于自己这最后的演出,是以平静的心情期待着的。”也因此他并不像一些前辈那样在退休前还要举行大规模的巡演来昭告乐迷,而只是按照经纪公司原先排定的行程,当行程到了最终,就不再安排其它的演出。

    出现在独奏会节目单上的是海顿《f小调变奏曲》、莫扎特《F大调第九奏鸣曲》、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三奏鸣曲》及舒伯特《降B大调奏鸣曲》这四部奏鸣曲,而这四位作曲家正伴随了布伦德尔走过整个艺术生涯。或许大师也深知,在人们的脑海中,自己的名字将永远与这些作曲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此,他一如既往的以自己对音色的敏锐度与对作品内涵的深入分析赋予这些作品以新的生命。同时,他忠实展现这些作品中原有的音乐性格,对于源自个人的一些情绪,始终加以控制。很少演奏改编曲的他,这次却将布索尼改编的巴赫《圣咏前奏曲》作为音乐会的最后一曲“安可”,似是以此告诉乐迷们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将犹如这里的乐声般平静。 布伦德尔将真正的告别时刻留给了挚爱的莫扎特《降E大调第九协奏曲》。虽然他的演绎依旧十分注重刻画莫扎特音乐中特有的戏剧性,那份理智与幽默的结合也始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但相较以往,这里的解读变的更简约、更隽永,在这返朴归真的音符中,大师向他的听众们作别了。

    ●《阿格里奇与弗雷里在萨尔茨堡音乐节》
  • 制造商=CANON;型号=MP210 SERIES;焦距=0毫米;光圈=F;感光度=ISO;曝光补偿=EV;曝光时间=秒;镜头=手动
  • “我实在是不喜欢个人独奏会,一个人孤零零在台上。不过,当有合作者的时候就完全不同。”钢琴家阿格里奇如是说。也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后,她很少举行独奏会,也久未在录音棚中完成一张独奏专辑,而是常与好友或后生同台,以演奏室内乐或协奏曲为重。钢琴家尼尔森·弗莱雷就是在舞台上与她建立下长期默契和友谊的一位。

    其实这两位钢琴家相识已久。还是在维也纳求学期间,两人便相遇了,对弗莱雷而言,阿格里奇“是那一代中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他们不仅很快成了好朋友,也成了一对志同道合的艺术拍档。1968年,他俩首度以双钢琴组合的形式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皇大厅亮相,由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合作,很多乐迷也正是透过两人合作的录音,才渐渐熟悉弗莱雷这位天性腼腆、谦让并刻意避免引人注意的钢琴家的。

    这张唱片中收录了两位演奏家2009年8月3日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中的演出实况录音。这些年的合作,让他们对彼此的风格与特点有着深刻了解,也明白应该在何时给予对方最有力的支持,这让两人的现场演奏不断摩擦出音乐的火花。只需先听一听他们四首联弹的舒伯特《大回旋曲》中那细腻的混合声响,两者的默契便可见一斑。当演奏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时,阿格里奇与弗莱雷尽可能避免一味模仿管弦乐队的效果,而是竭力表现出在两台钢琴上所能营造的一切音响色彩。这样的情况在他们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和拉威尔的《圆舞曲》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两人始终把握住潜藏于音符中脉动与对比,时而奏出充满幻想性的乐句,时而又将戏剧性的华丽色彩推向至高点,想必这一切皆因两人在演奏时共同投入的狂烈、炽热的情感而成。

    ●《卡内基音乐厅私藏录音》
  • 在钢琴家霍洛维茨生命的最后阶段,曾将自己私藏的、未曾公开发行的演奏会实况录音进行整理后全数捐献给耶鲁大学。这其中大多是他在1945—50年间委托一家私人公司固定为自己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所录。当时的霍洛维兹,正值壮年,无论是技术状态,还是音乐表现,都令人叹为观止。在大师离世二十年后,SONY公司联手卡内基音乐厅,将这些实况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公之于众,也为钢琴专业工作者和乐迷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它也成为了过去一年中发行的最具文献价值的历史录音再版唱片。

    1945年,对于霍洛维茨而言可谓是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如果说此前他一直将自己的演奏中心放在欧洲各国,那么这之后他的演出活动便开始集中于美国,而其主要的“根据地”自然也就是名流云集的卡内基音乐厅了。

    由霍洛维茨改编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并非首次出现在唱片中,以往已有分别于1947年为HMV及1951年(现场)为RCA录制的两个版本问世,这次又发掘出他于1948年4月2日在卡内基独奏会上的实况。虽三次录音的时间差得并不久,但相互比较欣赏,就会发现它们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演绎都充满着新意和灵感的火花,对作品解读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但却一样经得起推敲。这是霍洛维茨给予自己的最大挑战,也是他最为自豪之处。

    唱片中收录的另一部作品是他于1949年3月21日演奏的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传说”中的版本,据那些曾有幸欣赏过这次演奏的乐迷回忆,相比钢琴家在十六年前留下的那个技惊四座的录音室版,这里的诠释更胜一筹。此言不虚。比之1933年版的风驰电掣、意气风发,这一次的演奏更显沉着、洗练,也更以作品为本,服务于音乐。

    ●巴赫:《帕蒂塔》三首
  • 在钢琴家普莱亚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成为一个音乐家比成为一个钢琴家更重要。因此,他从不以炫技或是夸张的个性吸引大众,但是人们却能自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许多同行视他为“音乐家中的音乐家”,而其在数十年演奏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同时代钢琴家中罕有人能超越的。

    不过普莱亚也曾经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坎坷。就在他的琴艺登上顶峰时,意外也随之而来。他的右手拇指被意外割伤,虽经多方治疗但却始终不见明显好转,这迫使他暂别了自己心爱的舞台和听众,直到后来进行骨移植手术后才渐渐恢复。不料2001年旧伤复发,让他不得不又一次终止演出和录音,经过适当治疗后,终于在六年后又重返乐坛。不过就是在人生最曲折的时候,他也并没有灰心,更没有离开音乐。那一时期,巴赫的作品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这或许也是为何他在两度复出后,第一份灌录的唱片均选择了巴赫作品的原因吧。那之后,大量巴赫的键盘音乐出现在他的节目单和唱片目录中,他曾多次告诉别人“对我而言,巴赫的音乐太完美了。”他将自己的这份爱,融入了所演绎的《英国组曲》、《哥德堡变奏曲》、《键盘协奏曲》等作品中。

    在阔别录音室长达四年之后,普莱亚为我们带来了这张收录巴赫三首《帕蒂塔》的新唱片。《帕蒂塔》是巴赫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比之《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这里的音乐性格得到更自由的呈现,情感的表达也更为丰富。它们标志着巴洛克键盘组曲从程式化走向性格化的转变。

    这份录音被评论界称为:“有着哲学似的严肃性和无可催破的柔软度。”这意味着他的演奏在坚实的哲学深度里,又蕴含着可亲的音乐之美。普莱亚指端的巴赫,可说是高度复杂的音乐文化的体现,他追求在钢琴上重现巴赫时代大键琴的音色效果,不过在这层声音美学的物质面之上,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演奏有着钢琴家对哲学和美学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这是超越所谓的技巧层面的再创造,也是声音文明的不可多得的飨宴。

    ●《听中提琴在唱歌》
  • 虽然中提琴早已成为交响乐团或是四重奏组中不可或缺的中声部,但它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的地位直至二十世纪才渐渐被巩固,这自然与乐器先天条件的一些限制(如因它的高音区不及小提琴明亮,而低音又不及大提琴浑厚,致使它在作为独奏者与乐队合作时,很难与对方平衡,也因此成功的中提琴协奏曲甚为罕见),以及长久以来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系统的练习曲或独奏会用曲(需移植小提琴或大提琴的曲目)等原因有关,但也有人为的因素,那便是长久以来在很多学习者头脑中都有着这样一种偏见:中提琴是有些小提琴学习者对自己的前途看不到希望而又不愿放弃时,不得以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喜的是,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国际乐坛相继涌现出今井信子、巴什梅特、卡什卡希安(Kim Kashkashian)、齐默尔曼(Tabea Zimmerman)等一批以独奏家身份走红的中提琴家后,人们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不仅施尼特凯、武满彻、潘德列斯基等当代作曲家都纷纷为这件乐器写出优秀的作品,且以此为专业方向并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这张唱片中的主角、青年演奏家尼尔斯·孟克梅耶(Nils Mönkemeyer)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孟克梅耶学生时代曾先后随阿班·贝尔格四重奏组的中提琴家葛哈德·舒兹(Gerhard Schuls)和巴什梅特学习,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这也是他加盟SONY公司后的首份录音,在此他以“无词歌”为主题,演奏了舒伯特动人的《吉他型大提琴奏鸣曲》和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人的多首艺术歌曲改编曲,尽情展现中提琴那如歌般的音色与个性。

    在孟克梅耶看来,以中提琴演绎舒伯特的《吉他型大提琴奏鸣曲》“能将作品中的旋律线条更自然的呈现,也能让听者更清楚的了解这部奏鸣曲的创作灵感很多是来自于歌曲”。听了这里的演奏,相信你也会认同他的这一观点。首先,他的音色动听,尤其是在高音区克服了中提琴较易出现的“尖”和“硬”,让这里的音乐尤为温馨。其次,他在演奏时,全情投入于音乐之中,并不时闪现灵感的火花。如此令人赞赏的优点,自然也贯穿于整张专辑中。难怪这张唱片在推出不久即获得了德国“古典回声大奖”的“中提琴唱片奖”,孟克梅耶也被评为“明日之星”。

    ●《著名小提琴小品集》
  • 古典音乐工作者或爱好者中,瞧不起“轻音乐”者大有人在,似乎这姓“轻”的偏生地位就该低那姓“古”的一等。也因此,若有“古”家之人“斗胆”让自己与“轻”或“沙龙”扯上丁点儿关系,立即会被视作“大逆不道”之举。实力不凡却始终不能走红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坎波里即是一例。甚至连被米尔斯坦、奥伊斯特拉赫等同行尊之为“教皇”的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难逃“噩运”,被我国音乐学院内的一些“学究”们认为是“一个只会拉小曲子的沙龙提琴家”,这是何等荒谬啊!试问今天又有哪位小提琴家能将小品演绎得如克莱斯勒那般出神入化?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样的观念正渐渐发生着改变,全国小提琴比赛中也已将克莱斯勒的小品作为指定参赛曲目。

    不过一直以来如何在“古”与“轻”之间取得平衡,让那些古典名曲在经过改编后,既能变得更动听而为大众所接受,又能保持其本身的风格和意蕴且不流于媚俗,已成为对改编者和演奏者功力的考验和挑战。最近欣赏到一张由Decca唱片公司再版的小提琴家约瑟夫·萨科诺夫(Josef Sakonov)与伦敦节日管弦乐团合作的古典小品专辑,就是将古典音乐“轻音乐化”的一个极为成功的例子。

    这张唱片其实算不上新,它是LP时代Decca“四相位”系列的产物。当它以CD形式出现时,尽“委屈”的成了另一张“四相位”时代的名盘《凯特尔贝管弦乐作品集》的补白,乐迷若不留神,很容易错过。

    不难发现,这位萨科诺夫一定是海菲兹的崇拜者,他的发音、指法以及风格等,可以说处处都在模仿这位前辈,更难得的是居然还能做到惟妙惟肖,唯一不同的是他将海菲兹“通俗化”了。聆听唱片中萨科协洛夫的演奏,还会发现这里的有些曲子似乎只有被如此“通俗化”处理时方能将音乐中的浪漫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给人带来美的听觉享受。就如康戈尔德的《花园场景》(这也是海菲兹的拿手戏),通常以钢琴伴奏,这里改编为轻音乐队伴奏,仅是引子部分乐队低声部奏出的那几个音符就仿佛将人引人仙境,而当独奏小提琴进入时又增添了一缕温馨的却又略带感伤色彩的韵味,如此效果,恐怕是连作曲家本人都未曾料到的。再听各类版本多如牛毛的马斯涅《沉思》,这首乐曲稍不留神就容易演绎的矫揉造作,但萨科洛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提琴家却以自然、恬静的意境打动着每一位听者的心。当演奏胡鲍伊《美丽的凯蒂》、蒙蒂的《查尔达什》等有着浓郁吉普赛风格的乐曲时,萨科诺夫所表现出的浓郁的狂野炙热之情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血液里一定有着吉普赛基因。

    无论从每一首乐曲的改编,还是就演奏者的技术水准、音乐品位而言,这张唱片比之许多同类小提琴小品专辑更动听,而相较于那些企图将古典“爵士化”的不伦不类的唱片,这里的演绎显然高明的多。可以说这是将古典音乐向大众推广的最悦耳亦是最容易接受的唱片之一,让人爱不释手。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08.110.***.***
    208.110.***.***
    11
    03
    发表于2010.05.04 13:57:48
    10
    现在听的都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比较少听,但是偶尔听一下真的能净化心灵!
    发表于2010.04.18 13:34:53
    8
    现在听的都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比较少听,但是偶尔听一下真的能净化心灵
    发表于2010.04.18 13:34:37
    7
    03
    支持,多推荐点好的音乐,现在,浮躁的东西太多了。。。。
    发表于2010.02.07 01:09:39
    6
    03
    发表于2010.02.06 21:51:36
    3
    218.058.***.***
    218.058.***.***
    都买不到的路过。
    发表于2010.02.06 13:34:31
    2
    03
    发表于2010.02.06 11:09:4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4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